(共21张PPT)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前秦)
北朝
南朝
梁
齐
东晋
西
晋
北魏
东魏
宋
陈
(266-316)
(317-420)
(420-589)
朝代回顾
历史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
国号:
年号:
谥号:
长安
北周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隋
开皇
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一、隋的统一
隋朝统一——历史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
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
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措施
影响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二、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
视频:《隋朝大运河》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个中心:洛阳
两个端点:涿郡、余杭
三市: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条河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评价?
我国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
三、科举制
科
举
制
科举制,又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极大程度地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隋文帝
隋炀帝
废除前朝选官制度,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开科举士】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对人才
的发展
对后世
的影响
对皇权
的加强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材料反映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什么变化?
材料二: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前者是门第的高低,后者是考试成绩(学识)。
思考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而,隋朝到了第二个皇帝时就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
四、隋朝的灭亡
隋朝的灭亡
原因
标志:
隋炀帝的暴政
(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营建东都洛阳;
巡游江南(开凿大运河);
三征辽东
农民起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统一与灭亡
581年建立隋朝
589年统一
618年灭亡
大运河
为了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洛阳为中心
加强了南北地区交流
科举制
隋炀帝时正式确立
隋文帝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课堂小结】
【课后检测,巩固提升】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作业清单1)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长期分裂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也迎来一个繁
荣与开放的时代。隋文帝锐意革新,使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形成国家富庶、社
会繁荣的局面。
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元年(
605年)开始营建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隋
炀帝先后征发百万男丁开凿通济渠,百万男丁和妇女开凿邗沟。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隋文帝采取的哪些措施促进了繁荣局面的形成?
标志: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课后检测,巩固提升】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作业清单1)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长期分裂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也迎来一个繁
荣与开放的时代。隋文帝锐意革新,使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形成国家富庶、社
会繁荣的局面。
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元年(
605年)开始营建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隋
炀帝先后征发百万男丁开凿通济渠,百万男丁和妇女开凿邗沟。
(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征发百姓的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
?
(3)上述两则材料对当今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有哪些启示?
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三征辽东。
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要维护国家统一,大力发展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关注民生等
【课后检测,巩固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作业清单2)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定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机会。
(1)材料一所示的大运河的中心在什么地方?该运河的开凿给隋朝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中心:洛阳
积极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课后检测,巩固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作业清单2)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定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机会。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特点:政府主导,自由报考(结合课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平等竞争
)
作用: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课后检测,巩固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作业清单2)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定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机会。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单评价一下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
他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统治残暴,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