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5 16:3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宋·柳永《望海潮》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水稻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这是一种能够种植在高昂地段上的耐旱的稻禾,‘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适应性强,而且早熟。”
——漆侠《宋代经济史》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水稻
农作物



平均产量
240斤
160斤
120斤
宋代不同作物平均亩产量(单位:市亩、市斤)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通史》
水稻产量居于粮食产量首位
“苏湖熟,天下足”。
太湖流域成为天下粮仓。
经济作物——茶树、棉花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茶树。
棉花种植由广东、福建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绸缎店】王家罗明疋(pi,同匹)帛铺、锦疋帛铺
2.手工业的兴盛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丝织业
“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
——陆游《老学庵笔记》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棉纺织业
南宋棉毯
安徽亳州出产的轻纱。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的兴盛
制瓷业
定窑
官窑
官窑
汝窑
钧窑
哥窑
景德镇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的兴盛
造船业
1974年8月从福建泉州湾后渚港出土了一艘海船,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深1.92米。船底为双重木板结构。龙骨为二段木接合而成,全长17.65米,宽42厘米,厚27厘米,主龙骨与尾龙骨用松木制成,全船有13个船舱。该船载重量有200吨,工艺高超。
规模宏大、设计科学。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城市贸易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城市贸易
打破市坊界限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城市贸易
灯牌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打破时间限制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3.商业贸易的繁荣
城市贸易
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3.商业贸易的繁荣
海外贸易
思考:仔细观察《宋代海外贸易图》,结合课本内容,假如你作为这时期的商人,要做海外贸易,装载哪些货物比较好呢?
进行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有哪些?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
茶叶、瓷器、丝绸、棉纺织品……
朝鲜
阿拉伯半岛
日本
东南亚
印度
非洲
市舶司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3.商业贸易的繁荣
海外贸易
材料:“与宋朝通商贸易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动以百万计”。
—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促进宋朝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同时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思考: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3.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币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五六十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难以携带。
——李攸《宋朝事实》
观察地图,思考:这时期的经济兴盛的地方集中在哪里?
二、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1045)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1196)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材料一:
思考:兴盛的南方经济,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变化有什么影响?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奠定南移基础
(魏晋南北朝)
开始南移
(唐中期)
南移完成
(南宋)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从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1页
北方战火频繁,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材料二: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2页
南方自然条件良好
三、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