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龙腾路小学美术学科教案设计
课 题 第十二课 别具一格的民居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任课
教师
教学内 容简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住所式样都因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历史沿革、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如生活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草原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他们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哪里的水草茂盛,就把牲畜赶往哪里,为了便于搬迁,他们居住的建筑物是可以拆搭的毛毯包房。生活在我国西南山区的苗、侗、土家、傣等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山高林密,野兽经常出没,气候潮湿多雨,为了防止野兽的侵扰和雨水对建筑物的冲刷;他们的建筑都采用了吊脚楼式的建筑形式。在祖国秀美的山山水水中,各少数民族的建筑绚丽多姿,各具特色,体现出各民族的多彩文化和智慧。
通过视频欣赏“金凤凰带我去旅行”各种少数民族的建筑图片,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建筑形式与人们生存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历史因素等诸多元素的关系。学会用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设计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用设计的民居组成民族家园。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各民族的民居形式都是因地(貌)而异、因情(况)而异、因材(料)而异的道理,认识美术与环境的重要性。
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欣赏民居,结合自己喜欢的少数民族的民居形式创作一座别具一格的民居,感受民居建筑的魅力,体现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同时,也得到学科知识的融合。
学生学 情分析 欣赏少数民族别具一格的建筑,了解少数民族人民居住的住所和他们因环境、地域、文化背景所形成的生活方式,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少数民族建筑,对于三年级的孩子颇具吸引力,线条的装饰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富有创新和多变色彩的。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建筑特色,它们北南不同,平原与山区不同。初步感受建筑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生活条件及气候的关联。
2、能力目标:学习用图形拼摆和线描装饰的方法,自主设计一座别具风格的民居建筑物,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民族民居建筑特色,学会关注生活,热爱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少数民族民居的建筑样式,学习用图形拼摆和线描装饰的方法,设计一座新颖、独特的民居。
教学难点:建筑外形与线条装饰的新颖表现。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少数民族民居图片、有关少数民族建筑的风景写生作品,麦克笔(粗线条墨笔)、图画纸等 年 级 三年级下册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思 路 本课虽然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但由于作业是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相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本课可以说是融合美术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自然知识为一体的美术课。本课教学的思路是:导学生欣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初步认识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独特外形及设计一座新颖、独特的民居,剪下房子贴到民居园博园,形成一幅展现各民族民居特点的民族大融合特色园。
课堂教学活动
一、导入 教师歌唱尼的呀进入教室引出广西是金凤凰的家乡
情景导入金凤凰带着孩子们到各地去看民居播放视频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金凤凰带我们去了哪里?都看到了哪些房子?
引出课题:《别具一格的民居》
二、新授
(1)认识民居
教师展示各地各式各样的民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居说一说都是用什么材料搭建的思考为什么用这些材料搭建?让学生初步认识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独特外形及其与地理、生活习惯等的关系
(2)概括民居外形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建筑由那些图形构成?让生学会归纳民居的外形。
三、示范教学 师生同步
(1)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
用各种几何图形试着在底板上摆一摆,拼一拼组合设计出一座新颖、独特的民居主体外形,并用画笔填补上细节。
添加花纹
学习纹样装饰,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如何运用基本的点、线、面对民居进行纹样的装饰
剪一剪、贴一贴
用剪刀把设计好的民居,剪下贴到民居特园博园里
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完成作品。
展评
走进民居园博园请学生代表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
五、下课
板 书
设
计 别具一格的民居
云南 新疆
蒙古
广西
福建
资 料
库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沙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教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吊脚楼
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土坯房
土坯房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就地取材、用土坯修造的民居旷以土坯外墙和木架、密肋相结合的结构,依地形组合为院落式住宅,属于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具有韵味。
蒙古包
蒙古包是根据游牧民族生活、生产所需而诞生的民居,它便于迁徙,具有很强的抵御狂风暴雨的能力。蒙古包呈圆形,象征着蒙古族“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是草原游牧哲学思想与科学创造的结晶。
傣族竹楼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主要材料建筑而成的。傣族的竹楼一般用数十根大竹子作支撑主架,在离地两米多高处铺楼板。楼分上下两层,楼下无围墙,是拴牲畜、养家禽和堆放农具的地方。楼上住人,竹墙缝隙较木,既采光又通风,所以一般竹楼都没有窗户。竹楼的一端设有楼梯,拾阶登楼,先是走廊,正面是阳台。阳台上放置水缸,人们在这里洗漱、晾晒衣物和纳凉。室内以一道竹篱笆隔成堂屋和卧室。楼顶呈A字形,覆盖以茅草编成的“草排”,像一顶被支撑的大帽子。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