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凸透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凸透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5 15:1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厘米处,就会在凸透镜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厘米处,则经凸透镜后会产生一个(??? )
A.?放大、正立的虚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不能成像
2.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3.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B.?会聚????????????????????C.?发散??????????????????D.?无法确定
4、某同学经过对凸透镜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旁的桌面上,发现桌面有个光斑比桌面上太阳直接照到的地方还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缸中的水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6.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7、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测得的像距也越大
B、成实像时,像距不可能小于透镜的焦距
C、物距大于像距则像放大
D、物体与像一定分居凸透镜两侧
8.如图10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9.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又想照一张同样大小的全身照,摄影师应使( )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 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
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 D.照相机不动,只调大光圈
10.如图,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10cm??????????????????????????????B.?f=5cm?????
C.?f=8cm??????????????????????????????D.?f=12cm
11.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12中的A和B,则( )
A、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12. 如今天津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13.图13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物体像的形状.以下填空时,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
(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4)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14.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14所示是物体放在A点的成像图。将物体分别放在B、C、D点,前后移动光屏,观察在________________点,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在________________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15.在图15中的凸透镜焦距为15cm,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其像的位置在_______cm与_______cm之间,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16.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在直线上依次放置_____、______和_______,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7.如图16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中心,A、B、C、D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根据成像情况可知,______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18.如图17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处,______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19.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_______移动.(选填(“向下”或“向上”)
20.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厘米。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21、正常的眼睛通过 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较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折射能力较 。
22、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做记录的表格中有一些空没有填写,请将表格中的空格填上:
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相比
像的倒正
像的虚实
60
15
缩小
实像
48
16
缩小
倒立
36
18
倒立
实像
24
24
倒立
18
36
放大
实像
15
60
放大
6
约12
正立
从上面第2题表格中前两列的数据推测:(1)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为 cm,
推测的依据是 ;
(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推测的依据是 。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0、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9所示.
(1)将凸透镜向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填"上"或"下").
(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D 6、C
7、B 8、D 9、B 10、C 11、C 12、D
13、(1)D (2)A (3)D C
14、C D
15、30 15 30 倒立 缩小 实
16、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同一高度 像成在光屏中心
17、D
18、a 照相
19、向上
20、(1)倒立、等大、实像;20(2)因为换的凸透镜焦距大于或等于40厘米,所以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得不到实像
21、睫状肌 薄 强
22、倒立 实像 缩小 等大 实像 倒立 倒立 实像 放大 虚像 (1)48 光路可逆 (2)12 物距为24 cm时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说明24 cm为两倍焦距。
23、(1)下 (2)缩小 (3)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