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判断平年和闰年的多种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简便方法——“巧算法”。
2、能运用“巧算法”,准确、快速的判断任意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多种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用“巧算法”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
复习有关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师: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能快速的判断出任意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吗?
探究新知
查验法
通过翻阅日历查找这个年份的2月有几天,只有28天的就是平年,有29天的就是闰年。
推算法
事先知道某个公历年份是闰年,然后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进行推算。如:假设已知2008年是闰年,用2008-4=2004,推出2004年也是闰年,或者用2008+4=2012,推出2012年也是闰年,以此类推···
计算法
(1)普通年份÷4,结果没有余数的年份就是闰年,结果有余数的年份就是平年。
如:2008÷4=502
,结果没有余数,那2008年就是闰年。
2018÷4=504······2,结果有余数,那2018年就是平年。
(2)整百年份÷400,结果没有余数的年份就是闰年,结果有余数的年份就是平年。
如:
2000÷400=5,结果没有余数,那2000年就是闰年。
1900÷400=4······300,结果有余数,那1900年就是平年。
以上三种方法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师:“查验法”要依赖查阅日历,很不方便;“推算法”只能从已知的闰年年份开始推理,和已知年份相距较远的年份推算起来很麻烦;“计算法”虽然任何年份都能判断,但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和除数是400的除法计算还没有学习,计算起来有困难。
提出疑问:以上三种方法都有弊端,那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巧算法
普通年份,用后两位数÷4,结果没有余数的年份就是闰年,结果有余数的年份就是平年。
如:2012年,取后两位数,用12÷4=3,结果没有余数,那2012年就是闰年。
1989年,取后两位数,用89÷4=22·······1,结果有余数,那1989年就是平年。
整百年份,用前两位数÷4,结果没有余数的年份就是闰年,结果有余数的年份就是平年。
如:2000年,取前两位,用20÷4=5,结果没有余数,那2000年就是闰年。
1900年,取前两位,用19÷4=4······3,结果有余数,那1900年就是平年。
师小结:“巧算法”
的优点,把复杂的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和除数是400的除法转化成两位数(或一位数,如2008的后两位是08,按8来算)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起来既简便又准确。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2014年
1800年
2008年
1990年
1600年
提问:请同学们用巧算法快速判断这五个公历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学生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用“巧算法”快速判断平年和闰年了吗?
板书设计:
巧算《平年和闰年》
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1、查验法
2、推算法
3、计算法
4、巧算法(简便、准确)
巧算法
取后两位
闰年
没有余数
普通年份
÷4
取前两位
整百年份
平年
有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