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忆鲁迅先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回忆鲁迅先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6 10: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回忆鲁迅先生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调羹(gēng)
舀水(yǎo)
弄堂(nòng)
校对(jiào)
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gǎn)
C.油膩(nì)
咳嗽(sou)
阖家(hé)
瞿秋白(qú)
D.不济(jì)
干劲(jìng)
捆上(kǔn)
果戈理(gē)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悠然
细徽
绞肉机
阿司匹林
B.抹杀
安顿
荷叶饼
和言悦色
C.琐碎
玻璃
铁栏杆
发人深省
D.洗澡
稀奇
闹烘烘
竭力避免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呐喊》等。
D.《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下列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鲁迅先生用原稿包油条,用校样揩桌子、擦手,洗澡间里也摆着校样纸,这说明了鲁迅先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吃鱼丸”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民主,遇事不盲从,做事认真,深人实际的严谨品质。
D.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5.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散文集《生死场》《牛车上》。
B.《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C.鲁迅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D.萧红与鲁迅先生是师生关系,她的成名作《生死场》便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发表的。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这家庭里边还有许多琐事,比方年老的娘姨病了,要请两天假;海婴的牙齿脱掉一个,要到牙医那里去看过,但是带他去的人没有,又得许先生。
②还有书、报、信,都要许先生看过,必要的就告诉鲁迅先生,不十分必要的,就先把它放在一处放一放,等鲁迅先生好些了再取出来交给他。
③而后拿出钱来,嘱咐好了娘姨,只买几块糖而不准让他格外地多买。
④来看鲁迅先生的人,多半都不到楼上来了,为的请鲁迅先生好好静养,所以把客人这些事也推到许先生身上来了。
⑤海婴在幼稚园里读书,又是买铅笔,买皮球,还有临时出些个花头,跑上楼来了,说要吃什么花生糖,什么牛奶糖,他上楼来是一边跑着一边喊着,许先生连忙拉住了他,拉他下了楼才跟他讲:“爸爸病啦!”
A.④①⑤③②
B.④①②⑤③
C.⑤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⑤③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截至20日闭馆时,“伟大的变革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累计参观人数约25万余人次。
B.能否准确把握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情,是读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文章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鲁迅先生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他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种无病呻吟的作品,令人深恶痛绝。
B.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举世瞩目,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C.“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B.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C.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D.郎朗演奏的钢琴曲真是太神妙了,我不仅听得入了神,而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
11.下面对联吟咏了我国几位著名文学家,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1)痛饮读离骚,放开古今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___________)
(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___________)
(3)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_______________)
(4)呐喊如狂人,为国为己;华盖育彷徨,导民中流。(____________)
12.(1)请根据下面相关资料,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阶段,老师建议你们小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部鲁迅的作品。你们小组的王晓明同学在阅读了《阿Q正传》之后查找了很多资料,对这部作品有些独特的见解,但是他羞于表达,把资料一股脑儿地推给了你。你觉得他自己说更清楚,于是鼓励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都在下面给你加油,别怕!”王晓明笑着说:“那我试试吧!”
阅读下面的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A.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B.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3.副词总是有着奇妙的作用,请你说一说划线句A句连用两个“还”字有什么妙处。
14.作者为什么强调“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
15.从用词精妙的角度赏析一下划线句B句,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四)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下列小题。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
《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
16.文中加线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中的“四月”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哪个重大历史事件?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18.本文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A
6.D
7.C
8.C
9.C
10.A
11.(1)
屈原
(2)
杜甫
(3)
李清照
(4)
鲁迅
12.(1)①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鲁
迅是一个真性情的文人,是一个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人。②多数人认为鲁迅先生改造国民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意义。
(2)晓明,你辛辛苦苦查找了这么多资料,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自己来讲不是表达得更清楚吗?
13.连用两个“还”字,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工作时间之长,工作的投入和辛苦,更好地突出鲁迅先生的坚毅的性格。
14.强调环境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的形象高大。
15.通过整整齐齐、压、站等词,写出鲁迅先生的书桌被收拾起很有条理,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性格严谨。
16.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17.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
18.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