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7 11:12:08

文档简介

(


)
(


)
(


)
(


)
(

)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查高一第二学期入学自主检测

(

)历



时量4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
,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国家政
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

)│
A.具有民主色彩
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王权结合
(

)
(

)2.《九章算术》内容为:第一章,方田,(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第三
章,哀分,(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第六章,均输,(以各
(

)种标准计算各地的赋税和分派工役)等。这反映了《九章算术》
(

)A.是一本应用数学著作
B.系统总结魏晋时期的数学成就
(
线
)C.形成数学的理论体系
D.体现了统治阶层对数学的重视
★3.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

(

)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D.南方人口数量增多
4.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许多侨州、郡、县安置北方南迁的侨民。东晋咸和
以后实行土断人户,即清理侨民户籍,使侨民同于当地土著居民,成为纳

调服役的编户齐民。土断政策
A.加剧原住民和侨民之间的矛盾
(

)B.不利于南北人民交融
C.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人和兵源
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5.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
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
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6.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由此可知,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削减藩镇节度使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派文臣担任各州长官
D.设转运司综理财政
明清时期,在小说《醒世姻缘传》中,晁夫人以她对家人、族人、朋友等的仁爱之心,展示了仁者的道德风范;在小说《林兰香》中,燕梦卿是舍身救父的孝女,是割指救夫的贤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反映了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生活
B.理学观念影响文学创作
C.文学艺术的世俗化增强
D.官方重视民间道德教化
★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空间,。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10.1906年,清政府陆续举办了几届旨在选拔、任用归国留学生的"考试,,内容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部分应试者获得相应功名出身。据此
可知,晚清时期
A.选官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变迁
B.封建正统思想仍然左右政治生活
C.新人才选拔体系受到留学生推崇
D.科举制依然存在并且发挥着作用
★11.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
图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可以嫁接
★12.有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国民党组织遍及全国90的省
区和将近25的县份,实有党员人数增至54.4万余人,国内党员占到
82
,远不再是原先那种情况了。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辛亥革命的成功
B.袁氏复辟的失败
C.国民党全面改组
D.国共关系的破裂
(
高一历史试题

附中版
)

2



8

)
)
毛泽东主义决不只是苏维埃战略的创新版,也不是正统列宁主义的范例,而是一种为适应中国20到30年代之军事政治国情而作出的原创性思想。此评价主要是基于毛泽东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作用
C.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14.1937—1945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
时间
日本陆军
总师团数
在中国
师团数
在太平洋及
东南亚师团数
1937年底
24
21

1939年底
40
34

1941年底
51
35
10
1942年底
70
37
15
1945年
168
53
44
据上表可知
A.中国战场自始至终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
B.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日本的对外侵略重点从中国逐渐转移到东南亚
D.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胜利
★15.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人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下图是关于1951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这一调整,主要是
由于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D.致力于完成全国的解放
★19.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
出厂,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的取得是由于A."一五,计划的实行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大跃进,运动开展
D."八字,方针的提出
20.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21.1954年,有人提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日益暴露出很大的矛
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A.土地革命
B.农业合作化
C.包干到户
D.人民公社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实现了从"中国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国,、从世界
体系的"局外者,到"局内者,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我国
全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全方位地展开了多边外交活动
C.结束了与美国等国的长期对抗
D.开始放弃意识形态的外交导向
有学者说: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
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延安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都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其主要表现分别是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毛泽东思想萌芽、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毛泽东思想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第I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第l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52分,其中第25、27题各18分,第26
题16分)
25.(18分)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一昌泰简
,里耶泰简_(右图),2002年6月出土于湘西里耶古城,上书有
,迁陵洞庭郡_五字,其中提到的,洞庭郡_改写了此前史学界对泰代湘西历史、地理的认知。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万六千多枚简牍,共计约二十余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泰代的文
献资料。
(1)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4分)
文物二昌石刻
,嘎仙洞石室祝文拓本_(下图),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很早就见于古代文献。但因没有明确记载和实证,石室的具体位置久无定论。1980年,研究者发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一个山洞———嘎仙洞石室内的石刻祝文。其文字内容不仅与《魏书·礼志》中记载的北魏皇帝此次祭祖的祝文文字基本相同,且多出78字。由此得以确证嘎仙洞即传世文献记载中的北魏拓跋鲜卑族石室祖
庙,由此证实了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就是拓跋族鲜卑部的发祥地。
(2)根据图文,分析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史料价值,并说明材料中用到的历史研究方法有何特点。(6分)
(
高一历史试题
(
附中版
)

5

(

8

)
)
文物三?印章
"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下图)是元朝皇帝赐给吐善佛教萨迦派领袖的龙钮玉印。元朝建立后大力扶植萨迦派,大量册封萨迦派宗教人物为
国师,帝师等。为了更有效地治理这一地区,元朝中央政府还设置了直接管理吐善事务的中央机构。另外,在卫藏和阿里地区各设有两名元帅管理当地的蒙古驻军和军民事务。1260年、1268年和1287年,中央政府先后三次清查吐善地区户口,将这一地区紧密纳入到中央王朝的行政体
系之中。在第一次清查户口时,忽必烈还下诏,命主管官员根据吐善实际情况,仿照汉地成例,建立驿站。
(3)材料中提到的是今天我国领土的哪一地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元朝是如何实现对这一地区的有效管理的。(8分)
(
高一历史试题

附中版
)

6



8

)
)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康有为的话说)孔子是一位"圣王,或"素王,)是以改制为务的。在他看来)改制不但可取)事实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把历史的变化看作直线的进步。尽管康有为的直线历史观显然主要来自他所读过的西方思想的著作)但他是根据今文学派的三世说来阐述这个道理
的。按照他对这一学说的解释)孔子认为人类历史不可抗拒地从据乱世
通过升平世发展到最后的太平世。每一世都有与它相当的政治制度:据
乱世为专制君主制)升平世为君主立宪制)太平世为共和政体制。随着历史通过三世向前发展)改制是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
陈独秀说:"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而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态度之明确)这在当时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石破天惊的巨大影响。因为在此之前)维新派也进行过西方新学的传播和批判封建思想的工作)但最终又与封建思想做了妥协)终不能形成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虽提出过民主主义的主张)但毕竟这场革命是围绕着"政权革命,展开的)不可能对封建伦理道德思想进行清理扫除)所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就从思想领域打开缺口)发出阵阵呐喊。
———摘编自杨乐平《陈独秀前期民主思想浅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思
想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其意义。(6分)
(
高一历史试题

附中版


7



8


)
27.(18分)人口流动折射出许多历史的信息,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解放后)大批的军人就地复员。大规模的建设开始后)很多农民就到城市做了工人。当时北方建了很多大规模的棉纺厂)很多农民、女工就进了城做了工人。还有很多人支援东北重工业)所以也有大批的流动。……北京成为首都以后)文化名人、服务业都到北京去了。材料二
从1958年开始中国人口逐步就基本没有自由迁移了。上世纪
60年代毛泽东决定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发fi地区迁移。大三线在/西fi部秦岭k里)四
、34、úfi)现在
地7我们知道
@多大的厂都是k个时?:3迁过去的)国?把建设重8或者是国fi建设重8放在大三线。各地有小三线)小三线在?fi。文化大革命又出现了人口大规模流动)一方面(城市p政机“干部)B3C简下放)上-支援新D)另一方面是上千万的知E)大城市??H?中等城市的知E都迁到农J)上山下5)到fiD去)MN龙‰、úfi、内蒙古各个地方迁。
材料三
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fl流动人口了。R‰、f东先开放)
建设fi区?flfl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fi的产业都是"三来一fi,)都是?动密?[的)?fl了大批的内地农J人口。还有一个\流是移B-外)出国。
———以上fl料_摘编自?剑a《人M高?))社会?不开迁?自由》
(1)从1949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从1958年开始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中的人口迁移有何影响。(8分)
(3)改革开放以后,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如果以三十年为分界
线,前三十年人口迁移和后三十年的人口迁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6分)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入学自主检洄
历史参考答案
共24

选择题

价: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有
虽中央集权。(2分
)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鲜卑族早期历史;印
文献的记载,弥礼
文献的不
点:重视

3)地区:西藏。(
式:扶植佛教势
萨迦派宗教领袖
属中央的宣政院
蕃地区驻
查吐蕃
建立驿
6分,任答三点目
变革的先师;历史的变化是直线的进步;制度变革具有渐进性。(4分,任答

因:民族危机
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启蒙思想的影

儒家文化的熏陶;传统势力根深蒂
分,任答三点
新变化
义:进
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是辛亥革命在
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主要方向:从农村到城市
原因:国家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或“一五
始实行、工业化开始起步等
)特点: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到工业化程度低的陕
贵等地区;从城市迁移到农村
利于中西部人口的增长;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和改善
局;推进
分,任答两
)特点: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中国迁移到国
不同:前三十年由政
年由市场主导。(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