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光的反射 平面镜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光的反射 平面镜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5 16:1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 光的反射 平面镜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  )
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
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
C.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
D.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
如图1,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A.30°?? B.45°?? C.60°??? D.90°
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2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 )
A.21:03??? B.21:15
C.20:15??? D.21:05
 
若一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桥下水深2m,则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
面的距离为
A.40m? ????B.42m ??C.80m ?????D.84m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镜”前试穿,如图,但他在镜中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 )
A.弯腰或下蹲 ?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
D.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一些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
A.ae??? B.ad
C.bc    D.Bd
有两块平面镜垂直放置着,如图3所示,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从不同的位置观察,通过镜面可以看到该物体的像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
C.4个? ???????D.无数个
决定物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因素是 (??? )
A.镜的大小??? B.物的大小    C.物到镜的距离??? D.像到物的距离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体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蜡烛A放好位置以后,用手移动蜡烛B时,眼睛应该从B处看过来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1块???.2块???C.3块???D.4块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l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
、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如图4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 行驶,向??????? 拐弯。
如图所示,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AM=9cm,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BN=3cm,MN=6cm,如果要使从A点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那么入射点O距M点的距离应为  cm.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如图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 ,所成的是一个??????? 像(选填“虚”或“实”);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如图4,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则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角是________度。
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
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17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向左移动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__,若液面不动,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向右移动3,则说明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________(粗糙 / 光滑)的白布做成的。选择这种材料的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_______(漫反射 / 镜面反射)使教室内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如图甲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入射.
(1)量角器量出θ的大小为50°,则反射角大小为? ▲? °.
(2)若将纸板B向后折,使两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我们在纸板B上没有看到反射光,此时? ▲? (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的存在.
(3)在图甲的装置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 ▲? 方向射出.
(4)若开始实验时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乙所示),? ▲?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A 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 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2)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3)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单选题
1.解:(1)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由于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垂直,因此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应是0℃,反射光线将沿原方向返回;
(2)由于镜面比较光滑,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仍然平行从小孔射出,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也没有光线射到墙壁上,因此整个房间一片黑暗。
故选:C。
2.B
3D
4A
5A
6D
7B
8B
9B?
10D
11B
112C
13D
、填空题
14北?? 西
15分析:? 用作图方法找到A点的像点A′,连接A′B与平面镜相交于O,根据数学知识判断△MOA′和△NOB相似,根据相似比算出反射点与M点的距离关系.
解答:? 解:如图所示,画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与平面镜相交于O,
对比△MOA′和△NOB,∠OMA′=∠ONB=90°,∠MOA′=∠NOB(对顶角相等),
所以△MOA′∽△NOB.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正比,可得: =,即: =
因为 A′M=AM=9cm,BN=3cm,MN=6cm,
所以=,
解得:MO=4.5cm.
故答案为:4.5.
16.反射、3 、仍能
17.解: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由于镜面反射,所以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
故答案为:平面镜成像;虚;镜面.
18.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1m=2m,则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3m+2m=5m,
视力表全长为0.8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m.
故答案为:5;0.8.
19.75度
20. (1). 6??? (2). 7:25
21.上升? 逆时针
22.粗糙? 漫反射?? 所有(任何)
、实验题
23.(1)? 40? ?(2)? 有? ?(3)? OE?? (4)?? 不能??
24.解:(1)A、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太强,客观性不够.此选项错误;
B、保持入射角不变,虽然进行多次实验,但得到的折射角是相同的,得不出客观的结论.此选项错误;
C、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每次实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发现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化的规律,得到的结论是普遍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C.
(2)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3)从实验过程可以看出,实验中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C;(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3)是;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