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教案+课件(12张PPT)+学习评价表+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4 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教案+课件(12张PPT)+学习评价表+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8 11:41:20

文档简介

《人类对生物的影响》学习评价表
班级:
姓名:
项目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科学知识
知道人类活动会对生物的生存及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知道人类非法滚钩捕鱼、江中爆破作业、被轮船螺旋桨击死击伤等都是导致白鱀豚数量锐减的原因。
知道人类增强保护、大量种植后,银杏树数量逐渐得以恢复。
科学探究
针对“白鱀豚数量锐减可能已经灭绝”的现象,能查阅资料写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
针对“银杏树退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事项,能查阅资料了解银杏树数量逐年增加的原因。
科学态度、STSE
乐于查阅资料、调查了解人类对生物的影响,积极分享。
辩证看待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多方面影响,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老师给我的评价:
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教师在最下面的一行中给出评价,用、、的符号表示。(共14张PPT)
4.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中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栖息于长江中下游等地,纺锤形,长约1.5-2.5米,背面蓝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或乳白色,鳍白色,所以有的也称为白鳍豚。
调查白鱀(jì)豚逐渐消失的原因
白鱀豚种群数量(头)
1980
1986
1990
1994
2002
(年)
观察我国珍稀动物白鱀豚的数量变化统计数据。
白鱀豚的数量逐年在减少,截至2002年只剩下50头。
200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méng)发布了《2007受威胁(xié)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我国长江独有的白鱀豚被列在“极危”类别中,而且注明“可能已经灭绝”。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查阅资料,调查白鱀豚数量锐减的原因,写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
非法滚钩捕鱼
江中爆破作业
被轮船螺旋桨(jiǎng)击死击伤


调查银杏退出濒危植物名单的原因
早在200万至300万年前,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就已濒于绝种,只在中国奇迹般地保存下来部分古银杏。因此在
1999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银杏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而在2008年开始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修订过程中,专家们却一致同意银杏退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从这则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事实?这是怎么回事?
查阅资料,寻找使银杏树数量逐年增多的原因。
人工干预、大量种植、加强保护等都是使得银杏树数量逐年增多的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类的保护活动对生物有积极的影响。
人类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哪些行为可能导致动植物数量的变化?
说一说,人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动植物数量的变化的?
大型采矿
乱砍滥伐
非法盗猎
大面积烧荒
地球是个大家庭,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动植物。
课后作业
做一份爱护地球、保护动植物的宣传报。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国独有的十大濒危动物
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唯有大熊猫遗存下来。
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白鱀豚
白鱀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1种,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鱀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亦称“中国虎”,在野外已灭绝。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华南虎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联合国1996年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
朱鹮
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褐马鸡
褐马鸡是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目前,褐马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
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种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来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偷猎者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为打击盗猎,我国林业公安一直在为保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而战斗。
四不象
“四不象”为麋鹿的俗名,它是作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环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态,即所谓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四课
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人类活动会对生物的生存及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知道人类非法滚钩捕鱼、江中爆破作业、被轮船螺旋桨击死击伤等都是导致白鱀豚数量锐减的原因。
知道人类增强保护、大量种植后,银杏树数量逐渐得以恢复。
2.科学探究
针对“白鱀豚数量锐减可能已经灭绝”的现象,能查阅资料写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
针对“银杏树退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事项,能查阅资料了解银杏树数量逐年增加的原因。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查阅资料、调查了解人类对生物的影响,积极分享。
辩证看待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多方面影响,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人类对生物的影响。你觉得我们人类会对生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2)学生自由回答。
(二)新课学习
1.调查白鱀豚逐渐消失的原因
(1)介绍白鱀豚:图文介绍。中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栖息于长江中下游等地,纺锤形,长约1.5-2.5米,背面蓝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或乳白色,鳍白色,所以有的也称为白鳍豚。
(2)查看白鱀豚种群数量统计图。发现白鱀豚的数量逐年在减少,截至2002年只剩下50头。
(3)提供材料:200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了《2007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我国长江独有的白鱀豚被列在“极危”类别中,而且注明“可能已经灭绝”。
(4)讨论: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白鱀豚在近几十年数量锐减至“可能已经灭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明确任务:查阅资料,调查白鱀豚数量锐减的原因,写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
(6)汇报与交流。
(7)小结:人类非法滚钩捕鱼、江中爆破作业、被轮船螺旋桨击死击伤等,是近几十年白鱀豚数量锐减至“可能已经灭绝”的原因。
2.调查银杏退出濒危植物名单的原因
(1)自主阅读材料:早在200万至300万年前,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就已濒于绝种,只在中国奇迹般地保存下来部分古银杏。因此在1999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银杏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而在2008年开始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修订过程中,专家们却一致同意银杏退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2)提问:从这则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事实?这是怎么回事?
(3)明确任务:查阅资料,寻找使银杏树数量逐年增多的原因。
(4)汇报与交流。
(5)小结:人工干预、大量种植、加强保护等都是使得银杏树数量逐年增多的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类的保护活动对生物有积极的影响。
3.人类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
(1)讨论:人类的哪些行为可能导致动植物数量的变化?
(2)学生自由发言。
(3)课件展示教材P40的中间的四幅图。说一说,人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动植物数量的变化的?
(4)小结:大型采矿、非法盗猎、乱砍滥伐、大面积烧荒会影响动植物的数量变化。我们要认识到地球是个大家庭,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动植物。
(5)任务布置:做一份爱护地球、保护动植物的宣传报。
(三)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