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可能性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可能性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5 19:2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确定现象,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养成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本节课教材主要设计了有趣的摸球游戏为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性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且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
经历“实验-猜想-验证-推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难点: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安卓平板电脑或者手机,跳棋,抽奖箱,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利用一起作业app进行了预习作业的检查,使本节课的讲解更有针对性)
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有些商场为了吸引顾客会进行一些满购抽奖活动,转盘的指针指向哪个区域就会获得相应的奖项。如果有这样的规则:指向红色代表获奖,指向绿色代表未获奖,假如你是商场经理,你会怎么设计转盘呢?
(数学从生活中来,问题导入,激起兴趣)
生:红色涂的少,绿色涂得多(猜想)
......
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可能性真的有大有小吗?它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
探究新知
体验“哪种棋子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哪种棋子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师:到底是不是大家说的那样,红色少,抽到的可能性就小,绿色多,可能性就大呢?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验证)
师:首先我们往盒子里边放8个绿色棋子,2个黄色棋子,然后摇匀,闭眼摸到一个棋子拿出来看看它的颜色。(教师示范规范的摸棋子环节)
生:可能是绿色,也可能黄色
师:那我们看完呢,还需要做什么才能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用笔记录
生:还需要放回,以保证下次实验的公平性。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总结下一次完整的实验步骤
摇一摇,摸一摸,看一看,记一记,放回去。
师:接下来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20次摸棋子的实验,并选派一名同学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自主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生:(小组活动)
师:选派小组成员来到讲台前汇报填写实验报告单
(使用白板汇报,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积极性)
生:填写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数据,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小组都是摸到绿色的次数多,就说明摸到绿色的可能性大。每个小组都是摸到黄色的次数少,就说明摸到黄色的可能性小。
师:摸到绿色次数多的原因是什么?
生:绿色棋子多。
师:(板书)所以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反之,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
师:接下来,请各个小组自己设计实验,决定好放那种颜色的棋子,各放多少个,猜测下摸到哪种棋子的可能性大,然后与实验结果进行比对。
生:汇报本小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加深学生对验证猜想,从数据进行推理分析的数学思考过程的理解)
应用数学APP体验“抛硬币等可能事件”
师:打开软件的抛硬币选项,要求大家进行20次实验,记录下硬币正反两面的出现次数
生;:小组汇报(分析数据)
师:硬币有一面正面,一面反面,正面和反面的数量相等,所以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板书)
三.巩固练习
一号口袋:红球10个
二号口袋:红球8个,黄球2个
三号口袋:红球一个,黄球9个
A: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
B: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C: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
D: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四.学以致用
师:学了这些知识,现在同学们自己当商场的小经理,设计转盘。
生:设计转盘(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师:展示一名同学的作品,其他同学在app上进行验证,然后进行结果统计,看看小经理设计的转盘是否合理。
五.总结概括
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可能性
可能性有大有小 等可能性
与数量多少有关系 数量相等
教学反思
优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个概念。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从游戏入手,让学生猜神奇宝贝在老师的哪一只手里面,体会可能。不仅能让学生兴趣盎然,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步接触可能性,简单而有效地突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问题,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
不足之处: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安排的时间太少,没有充分的让学生说,压制了学生,不能巧妙的把握预设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