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编号:0107】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注: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
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如:==
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如:
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如:
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如:
例1:计算27+(-15)+13+(-25) (仿照课本P19 例3)
27+(-15)+13+(-25)
解:原式=
=
=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83)+(+26)+(-17)+(-26)
(2)(-2.5)+(-3.5)+(-)+3+(-)
练习A:
1、(-23)+16+(-15)=[( )+( )]+ =( )+ =
27+(-19)+(-27)+19=[( )+( )]+[( )+( )] =
(-13)+55+(-25)+23=[( )+( )]+[( )+( )] =
()+()+()= +[( )+( )]=( )+( )=
2、一天早晨的气温是-2℃,中午上升了6℃,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气温是( )
A、-2℃ B、-8℃ C、0℃ D、-4℃
3、计算:
(1)(-3)+(-5)+(+10) (2)3.1+(-5.4)+0.2+(-1.6)+3.7
练习B:
1、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
A、1 B、0 C、-1 D、-3
2、用简便方法计算:
练习C:
1、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下:
81,81,79, 81.5, 81.2, 78.7, 78.8 ,81.3 71.1, 81.8 (单位:千克)
(1)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2)如果每袋小麦以80千克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第一章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0117】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本课主要知识点:
1、近似数——与实际接近的数,近似数的截取方法,常用的是“四舍五入”法
2、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表示。
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取近似数时,有:
≈3 (结果取整数,精确到个位)
≈3.1 (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
≈3.14 (精确到0.01,或叫做精确到百分位)
≈3.142 (精确到 ,或叫做精确到 )
≈3.1416 (精确到 ,或叫做精确到 )
例1: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0356≈ (精确到万分位) 2)61.235≈61 (精确到 )
3)1.8935≈ (精确到0.001) 4)0.0571≈0.06 (精确到 )
3、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
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如:0.025有两个有效数字:2,5
例2:填空:
(1)1500 有 个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分别是
(2)0.103 有 个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分别是
(3)1.804≈ (保留2个有效数字) (4)3.0154≈ (保留3个有效数字)
二、练习 【A组】
1、填空: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按要求取近似值
(1)0.34082≈ (精确到千分位) (2)64.8≈ (精确到个位)
(3)1.5046≈ (精确到0.01) (4)0.015962≈ (精确到0.0001)
2、下列各数各有几个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分别是什么?
(1)127.32有 个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分别是
(2)0.0407有 个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分别是
(3)230.4有 个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分别是
(4)4.002有 个有效数字,有效数字分别是
3、填表(表中近似数由四舍五入得到)
近似数 0.0016 1.60 1.6 160
精确到哪一位
有效数字分别是
4、填空(按括号内要求取近似值)
(1)7.0149≈ (保留3个有效数字),此时精确到 位
(2)0.0909≈ (精确到0.01),此时有 个有效数字,分别是
(3)0.599≈ (精确到百分位),此时有 个有效数字,分别是
【B组】
填空:
(1)2587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千位数字为 5 ,
≈(精确到千位)
(2)4714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百位数字为 ,
≈ (精确到百位)
(3)359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千位数字为 ,
≈ (精确到千位)
(4)有2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十位
(5)有 个有效数字,精确到 位
(6)有 个有效数字,精确到 位
(7)≈ (保留2个有效数字),此时精确到 位
(8)3025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 (保留3个有效数字),此时精确到 位
(9)31418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 (保留3个有效数字),此时精确到 位
(10)72.3万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第一章 有理数
1.2.4绝对值 【编号:0104】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1.绝对值的概念
观察 出示一组数6与-6,3.5与-3.5,1和-1,它们分别是一对互为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相同.
【总结】 例如6和-6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两点虽然分布在原点的两边,但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如果我们不考虑两点在原点的哪一边,只考虑它们离开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都是6,我们就把这个距离叫做6和-6的绝对值.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求8,-8,3,-3,,-,0的绝对值.
解:=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即:若a>0,则│a│=_______; 若a<0,则│a│=_______; 若a=0,则│a│=_______.
2.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例2 你能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吗?
(1)│-3│与│-8│ (2)4与-5 (3)0与3 (4)-7和0 (5)0.9和1.2
解:(1)│-3│____│-8│ (2)4_____-5 (3)0_____3 (4)-7_____0 (5)0.9______1.2
【总结】 由以上各组数的大小比较可见:正数都____0,0都_____负数,正数都______负数.
思考: 若-7表示-7℃,-1表示-1℃,则两个温度谁高谁低?-7和-1的绝对值,哪个大呢?
【总结】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______,或说,两个负数绝对值小的反而________.
注意 ①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又多了一种方法,即: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②异号的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先比较它们的绝对值.
例3 比较下列每组数之间的大小:
1______0 , 0______-6 , 4_____-2 , ―3_____―7 , ―3.7_____―2.9 , _____
例4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解:(1)先化简, =1 , =-2
因为 1>-2 ,所以>
(2) =_______ ,=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 , 所以_____________.
(3) 先化简, =_______ , =______
因为___________ , 所以_____________.
练习A:
判断:
①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 ) ②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 )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越靠右;( )④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数是2;( )
⑤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 ) ⑥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 ( )
相反数等于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倒数等于的数是______________,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或“=”
(1) (2) (3) (4)
练习B:
1.下列四组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果a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负数 B. 一定是正数 C. 一定不是负数 D. 一定是负数
3.比较-和-的大小,并写出比较过程.
解:
练习C:将有理数:-(-4),0,-│-3│,-│+2│, -(-3),表示到数轴上,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归纳: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__________相同。
②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__; 0的绝对值是______.第一章 乘除混合运算 【编号:0112】
初一( )班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乘除混合运算方法:1、按运算顺序,有括号先算括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
2、把除法化为乘法,用乘法运算性质简化运算。
例1:
练习题A
计算:
练习B:
计算:第一章 有理数减法 【编号:0106】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两变,“一是减号变加号;二是减数同时变为其相反数”)
例1:计算:
(1) (-3)-(+5) (2) (-3.7)-(-2.4)
减号变加号 减号变加号
解: (-3)―(+5)=(―3) + (―5)=-8 解:(-3.7)-(-2.4)=(-3.7) ( )=-1.3
减数变相反数 减数变相反数
(注意:两处必须同时改变符号.)
(3)(+2)-(-25)=(+2)+( )=
(4)12-21=( ) ( )=
练习A:
1、填空:
(1)(-5)-(-7)=(-5)+ =
(2)(-3)-(+5)=(-3) ( )=
(3)0 -(-7)=0 +( )=
(4)5.3-9=5.3+( )=
2、 温度3℃比-8℃高 ℃,列式为 ;
海拔-30m比-20m底 m,列式为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B、两个负数相减,差仍是负数
C、负数减去正数,差为负数 D、正数减去负数,差为正数
4、计算:(1)(-32)-(+5) (2)(-2)-(-25)
练习B:
1、比0小5的数是 ,比0小-5的数是 ,-10比 小5,-10比 大5
2、已知被减数是-13,差是3,则减数是 ( )
A、-17 B、-10 C、17 D、10
2、计算(直接写出结果)
(1)(-3)- (-2)= (2)(-1)-(+2.3)=
(3)0-(-3)= (4)1-5=
3、某地连续五天内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记录入下表所示,哪一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一 二 三 四 五
最高气温(℃) -1 5 6 8 11
最低气温(℃) -7 -3 -4 ―1 2
4、计算:
(1)(-23.4)-(-12.4) (2)2-(-3) (3)-(-)
练习C:
1、计算:
2、已知,,,求的值。第一章 有理数
1.1&1.2.1 正数、负数和有理数 【编号:01001】
具有相反意思的量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运入”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同学们能举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数和负数
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
①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________米。
②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_________。
③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_____m。
④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记作________℃。
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其中:
正数: 正分数:
负数: 负分数:
负整数: 正整数:
练习A:
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支出180元记作___________;如果电梯上升了两层记作+2,那么-3表示电梯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初一年级举行乒乓球比赛,一班获胜2局记作+2,二班失败3局记作_________,三班不胜不败记作_______.
下列各数中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是( )
A.-1 B. -3 C.-0.13 D.0
4. -206不是( )
A.有理数 B.负数 C.整数 D.自然数
5.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 )
A.+5 B.-5 C.0 D.8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这五类数
B.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为-100米,如果它再下潜20米,则高度是_______,如果在原来的位置上再上升20米,则高度是________.
练习B:
1.判断:①所有整数都是正数;( ) ②所有正数都是整数:( )
③奇数都是正数;( ) ④分数是有理数: ( )
2.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13.5,2,0,0.128,-2.236,3.14,+27,-,-15%,-1,,26.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3.北京某一天记录的温度是:早晨-1℃,中午4℃,晚上-3℃,(0℃以上温度记为正数),其中温度最高是______(写度数),最低是________(写度数).
4.某班在班际篮球赛中,第一场赢4分,第二场输3分,第三场赢2分,第四场输2分,结果这个班是赢了还是输了?请用有理数表示各场的得分和最后的总分。
解:
练习C:
1.如果用m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m是( )
A.负数 B.正数 C.零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对
归纳:
①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________的意义。
②数0既不是_______,也不是________.有理数乘法 【编号0109】
初一( )班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__,异号得______,把________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______。
例1:(1) (-5)×(-3) (两个乘数同号)
解:原式=+(___×___) (积取_____号,把绝对值相乘)
=_______
(2) (-7)×4 (两个乘数____号)
解:原式=____(___×___) (积取_____号,把绝对值相乘)
=_______
2、象3和,和这样乘积是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计算下列各式,并找出积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1)-10×0.1×1×2×3×4=_________
(2)-10×(-0.1)×1×2×3×4=_________
(3)-10×(-0.1)×(-1)×2×3×4=_________
(4)-10×(-0.1)×(-1)×(-2)×3×4=_________
(5)-10×(-0.1)×(-1)×(-2)×(-3)×4=_________
(6)-10×(-0.1)×(-1)×(-2)×(-3)×(-4)=_________
(7)7.8×(-8.1) ×0×(-19.6)=_________
总结:
①一般地,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
积为________;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________。
②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为_______.
练习题A:
填空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1)一个有理数与-1相乘得它的相反数。( )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原数。 ( )
(3)两个有理数的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
(4)两个互为倒数的数的积为正数。( )
(5)对于两个有理数a 、b,如果ab>0,那么a>0,b>0。( )
(6)如果有理数a 、b的积为0,则a、b都为0。( )
(7)任何一个不是1的正数都大于它的倒数。( )
练习B:
4、计算:
5、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积( )
A、符号为正 B、符号为负 C、一定不小于0 D、一定大于0
6、有两个有理数,它们的和为负数,它们的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都为正数 B、都为负数 C、一正一负 D、符号不能确定
7.如果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负因数的个数是( )
A. 1 B.2 C.3 D.1或3
9、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练习C:
10、a、b、c均为不等于0的有理数,其积必为正数的是( )
A、a、b、C同号 B、a>0,b、c同号 C、b>0,a、c异号 D、c<0,a、b同号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测试 A 【满分:120分 】
初一( )班 姓名: 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计算:
⑴ 8-15=_______ ; ⑵ -15×=_______ ; ⑶ (-12)―(―8)=_______ ;
⑷ (-1)4=_______ ; ⑸ =_______ ; ⑹ =________.
某日北京的平均气温是5℃,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是-10℃,那么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比北京的低______________℃。
的倒数是___________, 。
的绝对值等于_________; 立方得-8的数是__________。
右上图是一数值转换机,若输入的为-5,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
6.观察下面的数(式)的排列规律,写出它后面的数(式):
-1,3,-9,27, ___ , ___ ,…。
7. 760340 (精确到千位)≈ .
8. 在等式3×_______-2×_______=15的两条横线上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
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这6个数中,负数共有 ( )
A. 1个 B.2个 C. 3个 D. 4个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
A.1 B.-1 C. 0 D. 没有
3.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一定( )
A.是正数 B.是负数 C.是非正数 D.是非负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5.太阳的半径约为 696000千米,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
A.千米 B. 千米 C. 千米 D. 千米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7.734精确到千分位 B. 0.007有4个有效数字
C. 1.7万精确到千位 D. 精确到百位
7.在数轴上,把2的对应点移动3个单位后,所得到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 )
A.5 B.-1 C.5和-1 D. 不能确定
8.若,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回答:
⑴ 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上面各数;
⑵ 最大数和最小数表示的两点之间相距几个单位?
解: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最大数和最小数表示的两点之间相距__________个单位
计算:(每题6分,共36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4分)若,,求的值。
六.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1) -3与5的和乘以2的倒数; (2) 3与-5的差的平方。
七.一架直升机从高度为450米的位置开始,先以20米/秒的速度上升60秒,后以12米/秒的速度下降120秒,这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多少?(7分)
八.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求:的值。
(7分)
输 出
×(-3)
输入x
-2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测试 B 【满分:120分 】
初一( )班 姓名: 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计算:
⑴ 8-15=_______ ; ⑵(-12)―(―8)=_______ ; ⑶ -15×=_______ ;
⑷ (-1)4=_______ ; ⑸=_______ ; ⑹ =________.
某日北京的平均气温是5℃,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是-10℃,那么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比北京的低______________℃。
, 的倒数是___________。
的绝对值等于_________; 立方得-8的数是__________。
右上图是一数值转换机,若输入的为-5,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
6.760340 (精确到千位)≈
7.. 观察下面的数(式)的排列规律,写出它后面的数(式):
-1,3,-9,27, ___ , ___ ,…。
8. 在等式3×_______-2×_______=15的两条横线上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
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这6个数中,负数共有 ( )
A. 1个 B.2个 C. 3个 D. 4个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
A.1 B. 0 C.-1 D. 没有
3.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一定( )
A.是非正数 B.是负数 C. 是正数 D.是非负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5.太阳的半径约为 696000千米,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
A.千米 B. 千米 C. 千米 D. 千米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7.734精确到千分位 B. 1.7万精确到千位
C. 0.007有4个有效数字 D. 精确到百位
7.在数轴上,把2的对应点移动3个单位后,所得到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 )
A.-1 B. 5 C.5和-1 D. 不能确定
8.若,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回答:
⑴ 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上面各数;
⑵ 最大数和最小数表示的两点之间相距几个单位?
解: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最大数和最小数表示的两点之间相距__________个单位
计算:(每题6分,共36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4分)若,,求的值。
六.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1) 3与-5的差的平方; (2) -3与5的和乘以2的倒数。
七.一架直升机从高度为450米的位置开始,先以20米/秒的速度上升60秒,后以12米/秒的速度下降120秒,这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多少?(7分)
八.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求:的值。
(7分)
输 出
×(-3)
输入x
-2有理数的除法
初一( )班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____。
(2)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__,异号得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0除以
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______.
复习:
————————————————————
例一:
例二:化简下列各数:
练习题A:
计算:
计算
化简下列各数:
练习题B:
计算: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零有倒数 B、零除以零,商为零
C、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商都不为0。
D、一个数除以-1,商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3、
练习题C:第一章 有理数乘方 【编号:0113】
初一( )班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 a…a记作,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中, a叫做______,n叫做______, 读作_________。
例2:
从例2,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当指数是______时,负数的幂是_____数。
当指数是______时, 负数的幂是_____数.
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可看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___。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为_______,0的任何正整数数次幂都为_______。
练习:
1、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并求出幂。
2、填空:
3、填空
填空
(1)平方后得9的数是_______;立方后得-64的数是_____________。
(2)平方后得 的数是_______;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
(3)平方后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立方等于 的数是__________。第一章 有理数加法 【编号:0105】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1) (-8)+(-5) (两个加数同号)
解:原式=-( + ) (和取 号,把绝对值相加)
=
(2)(-8)+(+5) (两个加数 号)
解:原式=-(8 5) (,和取 号,把绝对值相 )
=
(3)(+8)+(-5) (两个加数 号)
解:原式= (8 5) ( ,和取 号,把绝对值相 )
例2:填下列表格
加数 加数 和的组成 和(结果)
符号 绝对值
-12 3 - 12-3 -9
-9 16
-9 -5
-16 16
-15 0
例3:今年我省元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延安市最低温度为-6℃,西安市最低温度为2℃,这一天延安市最低温度比西安市 ( )
A、8℃ B、-8℃ C、6℃ D、2℃
练习A:
1、填空:
(1)(-5)+(-6)=-( + )=
(2)(-25)+9=-( - )=
(3)(-0.4)+3.6= (0.4 3.6)=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1)( )+(-3)=-8 (2)( )+(-3)=8
(3)(-3)+( )=-1 (4)(-3)+( )=0
3、两数相加,如果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 ( )
A、都是负数 B、都是正数 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D、至少有一个为负数
练习B:
1、计算(直接写出结果)
(1)(-15)+(-32)= (2)(-0.4)+4.4=
(3)(-1.5)+0= (4)(-)+=
2、计算:
(1)(+2)+(-11) (2)(-4)+(+8) (3)(-7.89)+0
(4)()+(+) (5)(-2.6)+(+)
练习C:
(1)(-3)+2= (2)-3+=
(3)已知两个数是15和-23,这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是 ,绝对值的和是第一章 有理数
1.2.3相反数 【编号:0103】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1. 相反数的概念:
观察下列数:4和-4,2和-2,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
想一想 (1)上述各对数之间有什么特点?
(2)表示这两对数的点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
(3)你能够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数吗?
观察 像这样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例如4和-4互为相反数,2和-2互为相反数。
思考:数轴上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 , 表示-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_,
数轴上表示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 , 表示-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_,
例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 ( )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②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点一定在原点的两边;
③所有的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④相反数是符号相反的两个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2 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是原数的相反数.
如-(+5)=-5,表示+5的相反数为-5;-(-5)=5,表示-5的相反数是5;-0=0,表示0的相反数是0.
例3 化简下列各数:
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A:
1.判断题
(1)-3是相反数 ( ) (2)-7和7是相反数 ( )
(3)-a的相反数是a,它们互为相反数 ( ) (4)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 )
2.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把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0,4.5,-2.5,3
解:
3.(1) -5.8是 _____ 的相反数, ______的相反数是-(+3)
(2)正数的相反数是 ____ ,负数的相反数是 ______, 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4.若,则.若,则;若,则;若,则;如果,那么.
6.化简下列各数的符号:,,.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是相反数 B.与互为相反数
C.-4是4的相反数 D.是2的相反数
练习B:
a的相反数是 _______ ,a-b的相反数是 _____ 。
2.若、表示有理数,且,那么在数轴上表示数与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______ (填序号).
①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较远 ②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远 ③一样远 ④无法比较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符号相反的两个数是相反数 B.任何一个负数都小于它的相反数
C.任何一个负数都大于它的相反数 D.0没有相反数
4.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 )
(-1)与+(-1),+(+1)与-1,-(-2)与+(-2), +[-(+1)]与-[+(-1)],-(+2)与-(-2),与.
A.6对 B.5对 C.4对 D.3对
5.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及它们的相反数。
练习C: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
(1)在数轴上表示、;
(2)试把、、0、、这五个数从大到小用“>”号连接起来.
归纳: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是在原点两旁,并且距离原点_______的两个点.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关于_________对称.
我们把a的相反数记为_____,并且规定0的相反数是______.
0科学记数法 【 】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1、复习:
1)计算:
(1) (2)
(3)
(4)的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__;的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__ 。
(5)
从题(2),等式左边的指数和等式右边的个数,可发现:
在1的后面有_____个, 即 =……
个
2、填空:
__________
一个大于的数,可记成形如: 其中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即,为正整数。 这种的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696 000 (2)1 000 000 (3)58 000
解:=
(4)-1 800 000 (5)-376.8 (6)1007.87
(7)-7 468 000 (8)8 007 000 000 (9)4000.32
5、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 (2) (3)
解:=
(4) (5)- (6)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面的数
(1)1万 (2)1亿 (3)2.3亿
解:1万=
(4)一千二百三十六万 (5)2万亿
7、比较大小
(1)_____ (2)_____
8、一天有秒,若一个月按天计算,则一个月有多少秒?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第一章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编号:0114】
初一( )班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先________,再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
同级运算,从_____到______进行;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进行.
计算:
解: 原式= ----------- 先算_______.
= ---------- 再算_______.
=0 ---------- 最后_______.
练习: 计算:
⑴ ⑵
⑶ ⑷
⑸
例2 计算:
解: 原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计算:
(1) (2)
(3)
例3 计算:
解: 原式=
=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观察下列三行数
-2,4,-8,16,-32,64……①;
0, 6,-6,18,-30,66……②;
-1,2,-4,8, -16,32……③.
第①行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3个数的和.
解: (1) 第①行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
=
练习: 计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除遵守以上原则外,还需注意灵活使用运算律,使运算准确而快捷.第一章 加减混合运算 【0108】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有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运用减法法则,把式子统一成“和”(即变成加法)的形式
运用加法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1: (-8)+10-6-(-4)
解:原式=(-8)+10+(-6)+(+4) (统一成“和”的形式)
=[( )+( )]+[( )+( )] (运用加法法则、运算律简便运算)
= +
=
例2:把10+(+8)-(-6)-(+4)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读出来。
解: 10+(+8)-(-6)-(+4)
=(+10)+(+8)+(+6)+(-4) (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 10+8+6-4 (省略括号和加号)
读作“10、正8、正6、负4的和”或“10加8加6减4”
练习A:
把下列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1)(+9)-(+10)+(-2)-(-8)+3=(+9)+( )+ ( )+ ( )+ 3
(2)-5.13+4.62-(-8.47)-(-2.3)=-5.13 + ( ) + ( ) + ( )
(3)=+( )+( )+( )+( )
(+8)+(-6)+(+4)+(-10)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为
读作 或
练习B:
1、计算:
(1) (+10)-(+17)+(-3)-(-8)+2
解:原式=(+10)+( )+(-3)+( )+2 (统一成和的形式)
= (运用加法法则、加法运算律)
=
=
(2) (-4)+(+17)-(+36)+83
(-2)+(+)-(+0.5)-(-1)
6.5+24-(-16)-6.8-3.2
练习C:第一章 有理数
1.2.2 数轴 【编号:01002】
1.数轴的三要素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①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____________;
②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____________;
③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直线上从原点向____,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____,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
按照以上要求,画出一条数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轴与有理数
例1 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例2 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从数轴上可以看到,所有的_________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________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数可用原点________边的点表示,0用_______表示。
请根据数轴的意义,把例2出现的有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把他们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到原点的距离
在数轴上表示数1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
在数轴上表示数-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长度;
练习A:
1. 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2. 如图所示,点M表示的数是( )
A. 2.5 B. C. D. 1.5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原点、正方向的直线是数轴 B. 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C. 有些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D.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 下列各组数中,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5. 数轴上点M到原点的距离是5,则点M表示的数是( )
A. 5 B. C. 5或 D. 不能确定
6.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中,在原点右边的点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起来。
练习B:
判断:①在+3和+4之间没有正数; ( ) ②在0和-1之间没有负数;( )
③在+1和+2之间有无穷多个正分数;( ) ④在0.1和0.2之间没有正分数。(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是最小的有理数 B.0是最小的整数 C.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D.到原点距离是3的点在数轴上只有一个
3.画数轴,并在数轴上作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1000,1500,-2000,3000,5000
练习C:
已知 a,b,c为三个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试确定a与b, b与c, a与c的大小关系:
用“>”把2a , b ,c连接起来。
归纳:数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归纳: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________,正数都_____零,负数都_____零,正数大于负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__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个单位长度。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2 【编号: 0119】
初一( )班 姓名: 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1.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 (用 > , < , = 填空)
(1) , (2) , (3) , (4) -π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打“√”,若错误的打“×”
⑴ -1是自然数 ( ) ⑵ -1不是有理数 ( )
⑶ -1没有倒数 ( ) ⑷ -1是最大的负整数 ( )
⑸ 1>-5 ( ) ⑹ -10>0.1 ( )
⑺ -0.01<0 ( ) ⑻ ―0.9>―1.1 ( )
3.几种特殊的数
⑴ 最小的正整数__________ ; ⑵ _________最小的正有理数 ;
⑶ 最大的负整数__________ ; ⑷ _________最大的负有理数 ;
⑸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 ; ⑹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 ;
⑺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 ⑻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 ;
⑼ 数a与它的相反数的和等于_____; ⑽ 非负数是指__________;
⑾ 非正数是指___________.
4. 将下列各数填入表示相应集合的大括号中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5.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比较大小
解:
6.填空:
⑴ 数a的相反数是______, 0的相反数是_____. 若a和b互为相反数, 则a+b=____,
⑵
⑶
⑷ 数轴上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的数是____________.
⑸ 数轴上到2的距离为4个单位的两个数是__________.
⑹ 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数轴上大于-3而不大于2的整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⑻ 1.5982 (精确到0.01) 为_____________.
⑼ 0.03085 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__,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__.
⑽ 近似数 3.20×105是精确到_______位, 它有_____个有效数字.
⑾ 开发大西北的重大公路之一青藏公路,全长为1088000米,把1088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米.
⑿ 的倒数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⒀ 如果数轴上表示和的两个点,分别为A, B,那么A点与B点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
⒁ 2000年人口统计的结果公布,我国的人口总数约为 129 000 000 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人.
⒂ 大于-7的负整数共有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⒃ 如果, 那么整数共有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⒄ 当时, b_____-b (填≤或≥或<或>)
⒅ 如果一个数在1.5与2之间, 那么它的相反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绝对值 相反数 倒数
7.填表:
8.选择题:
⑴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0是整数 B. 0没有倒数 C. 0是最小的数 D. 0的相反数是0
⑵ 下列比较大小的式子中,错误的是 ( )
A. B. C. D.
⑶ 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其中负因数的个数一定不可能是 ( )
A. 1个 B.3个 C. 4个 D. 5个
⑷ 在中负数是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⑸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B. C. D.
9. 计算(直接写出答案)
⑴ -150+250=________ ⑵ -15+(-23)=________ ⑶ -5-65=________
⑷ -26-(-15)=________ ⑸ -6×(-16)=________ ⑹
⑺ 8÷(-16)=_______ ⑻ -25÷=________
10.计算:
⑴ ⑵
解:原式= 解:原式=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11.知识应用
(1) 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路线,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请你根据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收工时距A地多远?
②若汽车行驶耗油为1.5升/千米,那自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
解:①
②
答:
(2) 已知,求的值。
解:有理数测试(一)
满分:100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最小的有理数是( )A、0 B、1 C、0.00001 D、不存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0不是有理数 B、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D、存在最大的负有理数
3、下列四个数中,大于-3的数是( ) A、-5 B、-4 C、-3 D、-2
4、用算式表示“比-3℃低6℃的温度”正确的是( )A、-3+6 B、-3-6 C、6-3 D、6+3
5、计算1-的结果是( ) A、3 B、1 C、-1 D、-3
填空题 (每空2分,共40分)
1、比较下列各组有理数的大小:(用“<”,“>”,“=”表示)
(1)18.5 0 (2)-28 0 (3)-7 -3 (4)-0.25 - (5)-0.3 -
2、化简:(1)-(+3)= (2)+(-)= (3)-(-0.05)=
3、绝对值是3的数是 ,最小的正整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4、计算:
(1)(-5)+5= (2)(-0.5)+(-1.5)= (3)-8+ =-16
(4)(+21)+(-101)= (5)0+(+13)= (6)(-16)-(+5)=
(7)(-6)-(-8)= (8)0-(-3)= (9)7-(-8) =
计算:(每题7分,共21分)
(1)(-)+ (2)(-0.9)+(-2.7) (3)-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
(1)(+18)+(-24)-(-15) (10分) (2)(-)-(-3)+-5+2 (14分)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1 【编号:0118 】
初一( )班 姓名: 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回顾与思考:
有理数的分类及相关的概念
知识点 举 例 说 明
有理数的分类 分类1
分类2
数 轴
相反数
绝对值
科学记数法
近似数
有效数字
知识点 举 例 说 明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方法1 ①正数______零, 例: +5>0②负数______零, 例: ③正数______负数,例:④负数与负数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方法2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__________.
有理数的运算
运算 运 算 法 则 举 例 说 明
加 减 法 加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 除 法 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 方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_;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__ , 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____.
运算 运 算 法 则 举 例 说 明
加 减混 合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_______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 算 混合运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举例:
利用数轴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例1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3.5 , -3.5 , 0 , 2 , -2 , -1.6 , , 0.5
解:
例2 有理数a ,b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比较 a,b, ―a, ―b
解:
练习: 把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应用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特征进行运算
若、互为相反数,则的值是多少
解: 因为、互为相反数, 所以
所以
=
= 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求的值.
解: 依题意,得 所以 ,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与互为倒数,且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解: 因为与互为倒数, 所以_____________;
因为与互为相反数, 所以_____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若,则=________.
(2)若 a+12与 -8+b互为相反数,求a与b的和.
(3)(提高)已知、互为相反数,与互为倒数, 的绝对值是2,求的值.
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我国现有总人口1295330000,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解: 我国现有总人口12953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计算
(1) (2)
数轴是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涉及含字母或绝对值符号的问题,借助数轴往往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
、互为相反数可以用以下三种形式表达:
(1) ;
(2) 或 ;
(3) ,而且、异号.
因为
所以任一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为______.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第一章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编号0110】
初一( )班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______相等,用字母表示为ab=___________
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先相乘,_________相等,用字母表示为:(ab)c=_____________
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_________
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________________.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1、(-4)×(-85)×(-25) 2、
解:原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原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
解:原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原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
解:原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A:
1、填空
(1) 根据的运算律____________________
(2)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
(3) (4)
(5)
练习B
1、计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
(3) 提示:
练习C:
模仿以上例子,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