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4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40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5 22: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版的新课标要求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聚焦学习目标
1.知道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了解“文化大革命”,认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
3.知道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体会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苦创业精神。
导入新课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1968年12月29日竣工。那个时期又发生了重大事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探索中良好开端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地点
会议内容
1956年
北京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的国,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
地位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良好开端。
相关史事
1956年,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既是从总结我国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中提出来的,又是在吸取苏联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毛泽东主席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失误——总路线的提出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提出时间
会议
会议内容
1958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影响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消极
片面强调“快”,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材料一: “此件印发军委会议各同志,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农业和工业上的表现有哪些呢?
A.大跃进
深耕细作产量高,
一棵玉米冲云霄;
彩云栓住玉米腰,
吓得月亮弯了腰。
思考: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在现实中可能吗?
“大跃进”运动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2.失误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农业上的表现——
虚报夸大宣传粮食产量(浮夸风)
一、在探索中艰难前进
河北省安国县娄底乡卓头村小麦亩产5103斤。
河南省西平县和平农业社,亩产小麦7320斤。
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一颗“早稻高产卫星”是每亩36900多斤。
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放的一颗“中稻高产卫星”亩产130000多斤!
河北徐水县正计划放几颗“高产卫星,一亩山药120万斤!一颗山药500斤。
——1958年《人民日报》
(亩产稻谷13万斤是个什么概念呢?把这些稻谷摊放在一亩地里,足有20多厘米多高!合每平方米195斤)
农业(浮夸风)——虚报产量
“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
全民大炼钢铁(瞎指挥)
工业——大炼钢铁
大炼
钢铁
为 实 现 钢 产 量
1070 万 吨 而 奋 战!
以 钢 为 纲 ,
全 面 跃 进!
工业
——大炼钢铁
“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
全民大炼钢铁(瞎指挥)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大跃进”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一、在探索中艰难前进
结果
一、在探索中艰难前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真是进了共产主义了”
反正干多干少晚上食堂都吃的一样
共产风
2.失误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艰难前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越大越公: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
结果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失误①——总路线的提出
结果: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在探索中艰难前进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自然灾害严重
导致了什么后果?
——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启示: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1年开始实施。
七千人大会
阅读28页第2段,面对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国家是怎样调整的?
一、在探索中艰难前进
2.探索中的重大失误
天灾
人祸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严重
“大跃进”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
调整(八字方针)
二、“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存在资产阶级,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摘自《文化大革命简史》
毛泽东认为当时的中国应优先解决什么问题?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抓阶级斗争
由此可见,导致文革的原因是什么?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
2.时间: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夏——1976年10月
3.动乱局面
(1)红卫兵运动
红卫兵集结天安门广场
二、“文化大革命”
江清
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
毁文物
拆匾额
拆寺庙 斗和尚
烧古籍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小将
大字报满天飞
二、“文化大革命”
3.动乱局面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批斗大会
二、“文化大革命”
3.动乱局面
(2)批斗“走资派”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批斗文学人士
二、“文化大革命”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周小舟 (1966年12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
阎红彦 (1967年1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
陈昌浩 (1967年7月30日 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
刘少奇 (1969年11月12日,共和国主席)
彭德怀 (1974年11月29日,元帅)
贺龙 (1969年6月9日,元帅)
刘盼遂(1966年,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
杨朔 (1968年8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作家)
李广田(1968年11月2日,云南大学副校长,作家)
周瘦鹃(1968年,现代作家)
刘绶松夫妇(1969年3月16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授)
吴晗 (1969年10月11日,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政界及社会名流人物
二、“文化大革命”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文化大革命”
4.结束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二、“文化大革命”
4.结束
——“四人帮”
(“文革”结束的标志)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二、“文化大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说过: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十年文革中,红卫兵运动最初是走上街头破四旧,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很快发展到抄家、打人、砸物等全国内乱的局面,文革整了1亿人,非正常死亡773万人。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各级干部遭到批斗。
十年“文化大革命”我国经济损失5000亿元之多,而1949—1979年的基建投资总共才6000亿元。这就是说文革消耗了建国后的大部分的能量。职工平均工资下降4.9%;农民平均收入没有增加,许多农民甚至连温饱都难保证。
文革死亡人数:官方的统计数字是:“总的估计,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达到一亿人以上。”
二、“文化大革命”
5.影响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
6.启示和教训
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转到
经济建设上来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建设成就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1957年
1965年
193
676
1.3
1132
2.3
146
1223
535
钢铁
油田
新兴工业
(电子、原子能、航天)
交通
水利和生物
2.模范人物
1.成就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
模范人物
“铁人”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无私奉献、
勇往直前、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东方红一号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总路线”
建设成就
“大跃进”、人民公社
国民经济调整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成绩令人瞩目。并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八大召开
反映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
探索之路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
大革命”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