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方程的意义 课时 1 课型 新授
项目 内 容
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进一步探究方程知识的乐趣和欲望。
二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难点:会列简单的方程。
三 导学问题 如何理解方程意义的本质?
四 思维导图
五 四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等式
1.认识天平,介绍天平。
师:做实验时,我们经常会利用天平来称物品的质量。
2.演示天平,根据天平现象写出等式。
师: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100克的砝码,你们猜猜看,此时天平会是什么样的状态?生:平衡。师:平衡意味着什么?左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天平倾斜了,要想天平平衡,可以怎么做?
师:后面的同学可能看的不是很清楚,我们在大屏幕上再次进行实验。
50+50=100或50×2=100。
师小结: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3.引导生列举出不同的等式。
师: 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谁来说一说?生举例。
师:(小结)看得出,同学们脑海已经浮现了很多这样的等式,那让我们回到天平再来认识一些不一样的等式。
二、探究研讨,以书为本
1.读书本例题四幅连环画,领悟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玩了跷跷板,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相类似的物体吗?
师:是的,利用跷跷板的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你知道天平是用来称量什么物体的吗?其实天平也可以称很重的物体。请看大屏(课件出示各种天平)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就是这种在实验室中用的托盘天平(课件出示托盘天平)
师:在学习方程时,编写教材的老师特别编写了一组连环画,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有关联的。(让学生生说每幅画的意义)
师:下面我们来称量这个水杯的重量(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托盘天平,然后再出示一个水杯)。我应该把水杯放在哪?(课件演示:把水杯放在左盘,而且天平左高右低)然后呢?(在右盘放砝码)老师在右盘放了100克砝码,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一个杯子重100克)
师:那么一杯水重多少千克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往杯子里倒水),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不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杯子和水的重量大于100克)如果老师要想称量这杯水的重量怎么办?(接着放砝码)请大家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这时你发现了什么?(天平还是不平衡)哪边高?哪边低?这说明了什么?(杯子+水>200克)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板书:X+100>200)
师:如果想继续称量怎么办?(接着放砝码)好,请同学们接着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左高右低了)这说明了什么? (杯子+水<300克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吗?(板书:X+100<300)
师:通过刚才两次称量,你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的质量大于200克,小于300克)你能猜猜杯子和水的质量是多少吗?那么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得接着称量。谁能说一说应该怎样继续称量?(拿走100克,换上一个小一些的砝码)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看见了什么?(课件演示:拿走100克,拿来50克)这时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吗?(X+100=250)
2.认识方程,完善课题。
师:像X+100=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
师:我们该给这个课题取个名字,引出课题: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认识不等式X+100<300,区分方程与不等式
师:什么是方程?你会怎么介绍方程?(同桌互相说意义)
师:老师这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请大家帮老师判断一下
课件出示:
下面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想一想为什么?
35+65=100 X-14>72
Y+24 5X+32=47
28<16+14 3÷X=1.5
师:要想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课件出示:一个方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1.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
⑵判断题
1.方程都是等式。 ( )
2.等式包含方程。 ( )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 ( )
4. b+24=m 不是方程。 ( )
引导师生圈出重点词语,并区分方程与等式的区别,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游戏快速点击方程(男女PK赛)
(巩固判断方程的条件)
你会列出方程吗?
(巩固方程的本质)
沟通新知和旧知的联系。
方程贯穿在我们过去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实际上我们早已经接触到方程,只是我们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
四、总结拓展
1.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同学们不仅能自己写出喜欢的方程,发现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而且能根据老师提供的生活中的信息,列出了那么多的方程,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请同学们把你在生活中看到或想到的信息写在练习本上,让同桌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列出方程。 批注及二次修改
分层设计作业:
六 察学记录
七 自我反思
八 教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