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某位同学在朋友圈中分享了去西藏旅游的图片并配文:“在拉萨见到了清朝驻藏大臣衙署。”清政府设置这一重要机构的主要目的是
(
)
A.巩固西北边疆
B.册封达赖和班禅
C.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平定回部叛乱
2.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西域都护
3.在商讨与沙俄谈判的方针时,索额图提出:“雅克萨系我达呼儿总管倍勒儿故墟……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河—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这次谈判(
)
A.使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沙俄强租中国旅顺、大连
C.清政府准许沙俄派兵驻守黑龙江地区
D.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的主权
4.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哪一机构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 )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西域都护府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某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祖国,得到了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该部是
( )
A.回部
B.准噶尔部
C.土尔扈特部
D.维吾尔族
6.清朝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 )
A.道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7.康熙时,针对对台湾地区的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必将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圉”。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的意义是( )
A.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
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
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D.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关于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
A.册封五世达赖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9.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前期加强对西北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 )
A.文成公主入藏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立驻藏大臣
10.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
A.设置伊犁将军
B.签订《尼布楚条约》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实行金瓶掣签制
二、非选择题
1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贵国”是指哪个国家?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郑成功的功绩是什么?
(3)材料三中“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为解决黑龙江、松花江一带的边境争议,中俄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
(4)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解析】
伊犁将军是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的军政长官,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故选C项。
3.D
4.B
5.C
6.B
【解析】
清朝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7.B
8.D
9.C
10.B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内容是清朝疆域和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件。清朝在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西南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台湾地区设置台湾府;在东北雅克萨之战胜利后,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1.(1)东南边境安定,没有倭寇侵扰。戚继光率领“戚家军”,通过台州大战等,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2)荷兰。元朝设置的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4)都捍卫了国家主权,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