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复习—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阅读复习—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6 10: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阅读复习—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之间用“像”“好像” “仿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
明 喻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 “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暗 喻
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借 喻
比 喻
比 喻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①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印象鲜明;
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人易于接受;
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加深体会。
比 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拟 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拟 物
比 拟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百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度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①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②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夸 张
对事物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
夸 张
夸 张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讲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人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③引起联想,创造意境。
排 比
由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句子成分接连构成。
排 比
排 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①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②说理透彻,条分缕析;
③长于抒情,更显气魄。
反 复
用同一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感的修辞手法。
反 复
好一个安塞腰鼓!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式微式微,胡不归?
①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对 偶
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对 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①句式整齐,结构一致;
②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③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设 问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 问
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收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①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②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反 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只问不达。
反 问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①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感彩强烈;
②激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引 用
话语文章中运用现成的语句或典故来达意。表达上常有明引和暗用两式。指明所引语句或典故出处的,是明引;表达上对所引语句或典故不指明出处的,是暗用。
引 用
引 用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①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
②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用 典
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用 典
用 典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①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②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③简洁精炼,内涵丰富;
④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借 代
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也叫“换名”。
借 代
借 代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如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
双 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里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 关
双 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未选择的路》
①语言幽默,饶有风趣;
②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反 语
故意使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
反 语
反 语
实在标致极了。
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①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②语言风趣、幽默、诙谐,使语言多有变化;
③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反语比正面论述更为有力。
通 感
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互相沟通起来,也叫“移觉”。
通 感
通 感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魅力。
互 文
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
互 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互文多用于对偶句式,一定程度上是让语义内容服从表达形式的对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