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光学
一、选择题
1.(2020·衡阳)下列光现象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潜望镜
C.手影
D.有趣的倒影
2.(2020·黔西南州)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
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2019·温州二模)小园用一块长方体的玻璃砖做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如图是他画的光路图,其中光线错误的是(
)
A.1
B.2
C.3
D.4
4.(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5.(2019·无锡)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6.(2019·衢州校级一模)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像的光路图的是(
)
7.(2019·海宁校级一模)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下运动,应使小球(
)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8.(2019·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
9.(2020·绥化)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10.(2020,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1.如图,平面XOY上,平面镜M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当一发光点S从坐标原点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
)
A.0到-1区域
B.-1到-2区域
C.0到-3区域
D.-2到-4区域
12.(2019·诸暨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3.(2020营口,16)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________;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14.(2020镇江,19)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
15.(2020,泰安)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
__。
16.(2020广东,11)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2020辽宁,10)如图所示,大威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2020恩施,16)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
19.(2020广州,13)如图所示物体MN放在凸透镜前,0cm处为凸透镜光心,M点发出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
①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画出光线b经光心后的光线______;
③物体MN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
④要使光线a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经过K点,应使凸透镜沿主光轴水平向左还是水平向右移动______?
缩小水平向左
20.(2020本溪,15)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_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______(填“f2f”)。
三、实验探究题
2020抚顺,22)如图所示,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凸透镜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请画出:
(1)S点发出的入射光线;
(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3)凸透镜左侧焦点的位置。
21.(2019常州)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A.A′.
(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两个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20甘肃天水)“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
23.(2020海南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
cm,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8光学
一、选择题
1.(2020·衡阳)下列光现象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潜望镜
C.手影
D.有趣的倒影
【答案】B
2.(2020·黔西南州)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
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答案】B
3.(2019·温州二模)小园用一块长方体的玻璃砖做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如图是他画的光路图,其中光线错误的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4.(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A
5.(2019·无锡)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答案】C
6.(2019·衢州校级一模)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像的光路图的是(
)
【答案】C
7.(2019·海宁校级一模)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下运动,应使小球(
)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答案】D
8.(2019·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
【答案】D
9.(2020·绥化)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答案】C
10.(2020,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答案】D
11.如图,平面XOY上,平面镜M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当一发光点S从坐标原点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
)
A.0到-1区域
B.-1到-2区域
C.0到-3区域
D.-2到-4区域
【答案】D
12.(2019·诸暨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答案】D
二、填空题
13.(2020营口,16)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________;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答案】直线传播:浅:折射:反射
14.(2020镇江,19)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
【答案】(1)2(2)②(3)上(4)大
15.(2020,泰安)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
__。
【答案】55°;
16.(2020广东,11)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虚像(2).变小(3).不变
17.(2020辽宁,10)如图所示,大威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虚(2).变小
18.(2020恩施,16)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
【答案】(1)凸透镜(2)正立的放大(3)远离字
19.(2020广州,13)如图所示物体MN放在凸透镜前,0cm处为凸透镜光心,M点发出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
①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画出光线b经光心后的光线______;
③物体MN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
④要使光线a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经过K点,应使凸透镜沿主光轴水平向左还是水平向右移动______?
【答案】3.0
缩小水平向左
20.(2020本溪,15)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_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______(填“f2f”)。
【答案】(1)凸透镜(2)实(3)f<u<2f
三、实验探究题
2020抚顺,22)如图所示,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凸透镜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请画出:
(1)S点发出的入射光线;
(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3)凸透镜左侧焦点的位置。
【答案】
21.(2019常州)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A.A′.
(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两个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仍能反射(2)等大(3)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选用的是厚玻璃板,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
22.(2020甘肃天水)“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
【答案】(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5)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3.(2020海南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
cm,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答案】(1)10;小于;(2)右;变大;(3)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