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备课组
教师
余老师
班级
学生
日期:
上课时间:
主课题:
声
教学目标:知道声波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决定因素。了解不同介质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含义,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声波产生传播的条件。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会识别区分声音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热身训练1.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__。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人是靠__________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振动、振动、声带振动、介质2.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________。振幅、振幅、距离、越大3.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生超声到接到回波所用时间是4.2秒,问海底深度是
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3045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C.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5.
我们能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
D
)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C.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介质
D.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6.
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B?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7.
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C
)8.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C
)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9.
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一个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B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10.
人们可以凭听觉识别出不同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B
)A.频率
B.音色
C.振幅
D.声速11.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12.
在拉二胡的同学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二、知识回顾1、任何声音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________。物体的振动;声波2、声波的传播a.真空中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声音____在真空中传播。
b.声波不但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____和____中传播。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的。
c.常温下,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2.
a.无法;b.
液体、固体、不同;
c.
340m/s3、回声a.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这就是____。
b.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____,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____。
c.人耳能区分的最小声音间隔时间为____。
d.利用回声可以________。a.回声;b.
强、强;
c.
0.1s;
d.
测距离4、声波的接受——耳听录音机播放自己说话的声音时,总感觉不像。5、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
____________。A.有声源
B.有传播介质
C.有良好的听力(有接受器)6、声音的三个特征:
、
、
。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它与声源振动的
快慢有关,还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频率:物体每分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频率的符号用
f
表示,单位是赫兹,简称赫。声源振动的快慢用频率的高低表示。发声体振动快,声音的频率就高,音调也就越高;反之,声源振动慢,声音的频率就
低,音调也就越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程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
大,响度就越大;反之,振动幅度越小
,响度就越
小。响度还跟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
轻,响度越
小。(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音色是不同的。人能够区分或辨别不同人的声音或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作出判断的。7、声音可分为:
乐音
和
噪声
。
动听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发出乐音的发声体的振动具有
规律
性。
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和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声音称为
噪声
。一般生活中,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噪声源处减弱;(2)在
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接收处减弱。8、次声波和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
超声波
。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
次声波。人耳感觉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举例说说在
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超声波和次声波。三、经典例题例1、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B
)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钟罩内的iphone,只看到显示的来电手机号,却听不到铃声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鼓时见到的泡沫塑料屑不停的跳动
D.登上月球的航天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考点分析: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条件。方法指导:声波的产生是由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的。例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方法指导:“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洗涤。例3、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B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考点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方法指导:花盆、瓷器等器皿是否有裂缝,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例4、一个人站在一座山峰对着另一座山峰喊话,经过2.5秒钟听到回声,求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山上温度约为150C)。425考点分析:
回声测距离。方法指导:人发出声音后听到的是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是两座山峰之间距离的两倍例5正以重7.2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驶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经4s听到从崖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鸣笛时汽车与崖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340m/s)。684m例6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68m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例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D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四、课堂小练1、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后盖打开,在扬声器上放几个塑料小球,发现小球在扬声器上跳动,这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把发声的物体叫做
。振动、声源;2、要能区别自己发出的声音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回声与原声相差至少0.1秒),你至少要离高墙
米。173、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其频率越大,音调越
高;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发声体振幅
的大小,二是听者距离发声体的
距离
。4、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甲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11.0???
s。5、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D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D、瓶子振动,
水的高度6、码头上的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是因为
(
C
)A、汽笛声音调高
B、汽笛声音色好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速度大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不停的振动;B.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水能传声;C.声呐是利用回声的原理确定水下鱼群的位置的;D.将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时隔着枕头仍能听到手表的声音,说明枕头能传声。8、声音要靠__介质_传播,某同学测出声音在空气中2
s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是690
m,由此他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345__m/s。9、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__真空__不能传声。10、
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在____传播过程____中减弱噪声的。11、医院中利用“B超”来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B超”在工作时,向人体发出的是
超声波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这是因为大象的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
次声波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2、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2.5s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了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1875m五、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光传播的速度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2、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C
)A.1声
B.2声
C.3声
D.很多声3、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4、甲乙两个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
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____2___次敲击声。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某同学在一个雷雨天先看到闪电,然后经过4秒钟听到了雷声,则闪电处离该同学的距离为
1360
米。6、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
屑
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振动__,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响度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7、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能发出声音
B.声源不一定在振动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8、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B??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9、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C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10、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D
)A.铝、海水、空气
B.
铝、空气、海水
C.空气
、铝、海水
D.空气、海水、铝11、某同学走在两山之间大喊一声,听到一个回声,经过6
s后又听到另一个回声.这个同学到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已知两山相距1200
m,当时气温为15
℃)1110m、90m12、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4655m/s13、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
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
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两峭壁垒森严间的距离为多少?425m14、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10m/s
PAGE初中科学备课组
教师
余老师
班级
学生
日期:
上课时间:
主课题:
声
教学目标:知道声波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决定因素。了解不同介质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含义,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声波产生传播的条件。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会识别区分声音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热身训练1.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__。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人是靠__________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2.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系,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________。
3.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生超声到接到回波所用时间是4.2秒,问海底深度是
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C.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5.
我们能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
)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C.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介质
D.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6.
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7.
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8.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9.
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一个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10.
人们可以凭听觉识别出不同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A.频率
B.音色
C.振幅
D.声速11.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12.
在拉二胡的同学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二、知识回顾1、任何声音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________。
2、声波的传播a.真空中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声音____在真空中传播。
b.声波不但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____和____中传播。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的。
c.常温下,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
3、回声a.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这就是____。
b.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____,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____。
c.人耳能区分的最小声音间隔时间为____。
d.利用回声可以________。
4、声波的接受——耳听录音机播放自己说话的声音时,总感觉不像。5、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声音的三个特征:
、
、
。
音调:是指声音的
,它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还与发声体的
有关。频率:物体每分钟振动的次数称为
。频率的符号用
表示,单位是
,简称
。声源振动的快慢用频率的高低表示。发声体振动快,声音的频率就
,音调也就越
;反之,声源振动慢,声音的频率就
,音调也就越
。响度:是指声音的
,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振动幅度越
,响度就越
;反之,振动幅度越
,响度就越
。响度还跟
有关,离发声体距离越
,声音的能量越
,听到的声音就越
,响度越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是不同的。人能够区分或辨别不同人的声音或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
作出判断的。7、声音可分为:
和
。
动听悦耳的声音称为
。发出乐音的发声体的振动具有
性。
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和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声音称为
。一般生活中,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减弱;(2)在
减弱;(3)在
减弱。8、次声波和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
。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
。人耳感觉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举例说说在
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超声波和次声波。三、经典例题例1、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钟罩内的iphone,只看到显示的来电手机号,却听不到铃声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鼓时见到的泡沫塑料屑不停的跳动
D.登上月球的航天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考点分析: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条件。方法指导:声波的产生是由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的。例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方法指导:“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洗涤。例3、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考点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方法指导:花盆、瓷器等器皿是否有裂缝,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例4、一个人站在一座山峰对着另一座山峰喊话,经过2.5秒钟听到回声,求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山上温度约为150C)。考点分析:
回声测距离。方法指导:人发出声音后听到的是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是两座山峰之间距离的两倍例5正以重7.2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驶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经4s听到从崖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鸣笛时汽车与崖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340m/s)。例6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例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四、课堂小练1、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后盖打开,在扬声器上放几个塑料小球,发现小球在扬声器上跳动,这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把发声的物体叫做
。
2、要能区别自己发出的声音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回声与原声相差至少0.1秒),你至少要离高墙
米。
3、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其
越大,音调越
;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发声体
的大小,二是听者距离发声体的
。4、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
s。5、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D、瓶子振动,
水的高度6、码头上的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是因为
(
)A、汽笛声音调高
B、汽笛声音色好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速度大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不停的振动;B.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水能传声;C.声呐是利用回声的原理确定水下鱼群的位置的;D.将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时隔着枕头仍能听到手表的声音,说明枕头能传声。8、声音要靠__
_传播,某同学测出声音在空气中2
s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是690
m,由此他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
__m/s。9、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__
__不能传声。10、
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在_
___中减弱噪声的。11、医院中利用“B超”来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B超”在工作时,向人体发出的是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这是因为大象的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2、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2.5s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了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五、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光传播的速度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2、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1声
B.2声
C.3声
D.很多声3、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4、甲乙两个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
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____
__次敲击声。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某同学在一个雷雨天先看到闪电,然后经过4秒钟听到了雷声,则闪电处离该同学的距离为
米。6、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
屑
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
__,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
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7、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能发出声音
B.声源不一定在振动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8、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炮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9、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10、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铝、海水、空气
B.
铝、空气、海水
C.空气
、铝、海水
D.空气、海水、铝11、某同学走在两山之间大喊一声,听到一个回声,经过6
s后又听到另一个回声.这个同学到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已知两山相距1200
m,当时气温为15
℃)12、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13、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
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
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两峭壁垒森严间的距离为多少?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