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4 孙权劝学
情境导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知识能够改变人,能够塑造人。三国时的吕蒙是威震天下的东吴大将,一开始他并不爱读书,被人称作“吴下阿蒙”,后来经孙权再三相劝,他才开始读书,最终让都督鲁肃刮目相看,成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孙权劝学》这篇文章,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学习目标
1.积累“当涂、见、更、辞、过、及、熟”等文言词语,并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能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体会人物在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并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写作技法。
3.学习文中人物刻苦治学的精神,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高效突破
[结构图示]
乃始就学
非复吴下阿蒙
[主题思想]
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4.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解析】A.事务/必须;B.比得上/如,像;C.从事/接近,趋向;D.经过
D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答案】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案】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答案】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案】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A
【解析】吕蒙不是沾沾自喜,趾高气扬,而是为自己才略大进而感到自豪与得意
5.简答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获得惊人的长进,原因是什么?
【答案】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2)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答案】孙权是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课后巩固训练
【解析】就:接近,走近
D
2.把句子“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
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答案】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案】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为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参考译文】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承担重大的责任,与蜀汉的关羽成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
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定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座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和谋略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