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安徒生童话》
[2017年考查·7年1考]
安徒生( 1805—1875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2017],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一生共计写了168篇童话,有“现代童话之父”的美誉。
《安徒生童话》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童话: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2.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出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母亲的故事》等。
3.晚期童话:比中期童话现实性更强烈,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剧命运,揭露社会的阴暗和等级的森严,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幸运的贝儿》等。
篇 目
主要内容
《拇指
姑娘》
有一位老奶奶非常渴望能有一个美丽的孩子,巫婆帮助她实现了这个愿望,让她得到了漂亮、善良的、只有大拇指大小的小女孩儿,人们都叫她“拇指姑娘”。可有一天,一只癞蛤蟆偷走了拇指姑娘,致使她开始了惊险、梦幻般的旅程。在旅程中,癞蛤蟆和鼹鼠都要娶拇指姑娘,但拇指姑娘最后嫁给了花世界的国王,两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海的
女儿》
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英俊的王子,为了追求幸福的爱情,将自己甜美的嗓音献给巫婆,并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尾,以换来人腿。但王子最后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美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的腿上,美人鱼就可以回到海里,重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她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投入海中,化为了泡沫。
《卖火柴
的小女
孩》
在一个圣诞夜晚,因为一根火柴也没有卖掉,小女孩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她又冷又饿,于是擦亮了第一根火柴,她看见了温暖的火炉;接着擦亮了第二根火柴,她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又擦亮了第三根火柴,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擦亮第四根火柴的时候,她看见了祖母,她想让祖母留在自己身边,于是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母亲的
故事》
一位纯朴、贫穷的母亲,死神夺去了她唯一的孩子,为了能够救回自己的孩子,她不惜忍受暴风雪的吹打,用自己的胸脯温暖快要冻死的荆棘丛,把一双明亮的眼睛交给湖泊,把美丽的黑发献给看门的老太婆,使自己换上了一头白发。她威胁死神,说要拔掉代表生命的各种植物。这些植物是上帝赋予死神的职责范围,若没有得到上帝的许可,谁也不能拔掉它们。
当死神把预示着孩子两种命运的两幅图像向母亲展示时,她“看见一个生命是多么幸福,看见它的周围是一片欢乐的气象;她又看了一下另一个生命,它是忧愁、贫困、苦难和悲哀的化身”。母亲深知,如果挽回孩子生命,让孩子回归现实,那么孩子必然要遭受苦难、贫穷和饥饿的煎熬。于是,母亲毅然选择了让死神带走她的孩子。
《幸运的
贝儿》
主人公贝儿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仓库看守人,母亲是一位洗衣工。贝儿在一个寒酸的私塾里学习知识,但他通过顽强的奋斗与坚定的毅力,成功地实现了当一名歌唱家的梦想,最后在胜利的快乐中幸福地去世了!故事通过一个青年对于艺术事业的追求和他在这方面奋斗的经历,写出了作者青年时代的理想,可以看作作者的有自传色彩的童话。主人公坚持不懈地追求“美”,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取得了艺术的最高成就,因而他是“幸运”的。
1.《拇指姑娘》记述了拇指姑娘惊险、梦幻般的旅程,在这期间,鼹鼠和 癞蛤蟆 都要娶拇指姑娘,但拇指姑娘最后嫁给了
花世界的国王 。因为他尊重拇指姑娘,赢得了拇指姑娘的芳心。(2分)
2.《安徒生童话》中塑造了许多拥有美妙歌喉的人或物的形象,其中用动听的歌声延续了一位中国皇帝生命的是一只善良的
夜莺 ;以自己的嗓音和300年生命为代价从巫婆那里换取
药酒( 或:汤药 ) 用来长出人腿的是海里的小美人鱼。(2分)
3.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 丑小鸭 》写出生时是一只丑陋的小鸭子,历经种种磨难后,变成了美丽的 天鹅( 或:白天鹅 ) 。(2分)
4.在《 皇帝的新装 》中,愚蠢的皇帝被 两个骗子 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2分)
5.《幸运的贝儿》是一篇以安徒生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为基础写成的有 自传 色彩的童话,主人公坚持不懈地追求
“ 美 ”,终于取得了艺术的最高成就,因而他是“幸运”的。(2分)
6.《野天鹅》中的艾丽莎用 荨麻叶 织成披甲送给哥哥们,才使他们重新变成了人。但在哥哥们获救之前,艾丽莎不能
说话 ,否则一切无法实现。(2分)
7.《豌豆上的公主》里,老皇后之所以认定小姑娘是公主,是因为小姑娘能感觉出 二十床垫子和二十床鸭绒被 下面有“东西”,该“东西”是 一粒豌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