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上册《5. 奇妙的组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上册《5. 奇妙的组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06 22:2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奇妙的组合》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五年级
相关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义务教学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本课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进行备课与授课,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我认为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组合的概念,可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拼摆、归纳组合方法、大胆组合,其中教师设置照片欣赏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摄影艺术与平面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区别于之前的造型表现领域课程,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领域的组合。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造型表现领域要通过运用各种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课程设置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因此,本课将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支撑本次的教学。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5课《奇妙的组合》,本课教学设计共一课时。为“造型·表现”领域内容,这一领域中
本册教材中第3课《细致的描绘》为“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为学生利用线条表现黑、白、灰的线描画奠定技能基础 。第4课《美术家达利》为“欣赏·评述”领域内容,为《奇妙的组合》一课做了知识的准备。学生对于达利将不相关的物象组合在一起,构成出人意料的形象有深入了解,组合方式多样,能够塑造出不同的具有奇妙、有趣效果的画面,而这一点也会应用于本课《奇妙的组合》的学习中。
学情分析:
我校五年级学生对于线描画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也有一定的写生经验,线条的不同表现力,学生能够感性领悟。本课注重的是发散思维,在学生已有的线条表现力的基础上,着重物象的组合方法,也就是学生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掘,以往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略有欠缺,因此本课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讲授中教师会提供大连的视觉信息,示范一定的具体组合方法,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架构新知来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
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具结合
技术准备:
黑板、实物投影、多媒体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奇妙组合的表现方法,学习用这种方法创造新形象。能用奇妙组合的方法表现出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造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发现生活中丰富的奇异组合现象,在探究中学习奇异的组合方法,创作出神奇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几种不同形象进行巧妙组合,以及形象特点的表现。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2571750269875
一、组合的基本方法
二、体验中发现
25717505080
2571750267970三、探究与提升
2571750271780四、实践中感悟
五、交流与评价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教师活动】孩子们,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神奇的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见图1),在图片中圈出一个圆形,只有圆形里面能看画面局部,圆形以外被遮住)
1028700-4445191452590805
图1
【学生活动】说出所看到的事物。
【教师活动】(逐渐将圆形面积扩大)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马、风车、人、剑。
【教师活动】你知道这些形象来自于哪部小说吗?
【学生活动】《唐吉柯德》
【教师活动】画面中的人和物都来自于一本小说《唐吉柯德》,而这位拼组合出的人像就是这本小说的作者——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谁能说一说这幅画中使用了哪些组合方法呀?
生:重叠,随意的拼凑。。。。。。
【设计意图】由一张神奇的图片进行导入,探索式的慢慢发现图片的神奇之处,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李老师利用这些组合方法,在课前给同学们拍了很多神奇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呀?
【学生活动】想!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照片。(见图2)
-31115120654318011049019570701104903563620110490
图2
【教师活动】把我们的奇思妙想组合起来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画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奇妙的组合》开启我们神奇的艺术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的创意照片,发现组合的方法的多样性,照片中的人物又正是本班的同学们,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二、讲授新课(13分钟)
演示组合
【教师活动】你们看这是谁呀?
【学生活动】说出学生名字。
【教师活动】我现在要将某某和我们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进行奇妙的组合。(教师演示放大、缩小、反转、重叠)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明确基本的组合方法。
(二)尝试组合
【教师活动】我们来看这幅《莫斯科的英国人》(见图3)作者是马列维奇,你从画面中看到了哪些事物?
1866900127000100965050800
图3
【学生活动】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鱼等。
【教师活动】马列维奇正是运用重叠、穿插、随意组合的方法,才将这么多的元素组成一幅奇妙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莫斯科的英国人》与之前欣赏的塞万提斯的头像形成对比,使学生知道组合的元素也可以是不相关的。
(三)组合方法
【教师活动】李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画面中的几样物品,谁能按照你的想法去摆一摆,重新组合出新的画面?
【学生活动】上前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活动】有一点可别忘了(将画框添上)画之前要确定你的画面适合横构图还是竖构图,画面是否饱满。相同的事物可以运用多种组合方法创作出不同的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环节,学生总结出基本的组合方法,此环节学生就可以自己动手参与组合画面,明确同样的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形象,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同时提醒了同学们构图要饱满。
【教师活动】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见图4-7)在看之前李老师给你们提个小要求,能不能为你所看到的组合方法起个名字。
1.借位组合
6667510414020383502565403600450256540
228600174625
图4
666753079752.借物组合
438150698525615906985
图5
3.拼接组合
635001466854375152349502828925235585

图6
4.随意组合
(播放绘画天安门、人物、华表、和平鸽、气球等的绘画视频)
695325-635093281583820
图7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四组不同组合方法的图片,学生试着研究和思考,归纳总结出基于之前基本方法更有深度的组合方法,此处体现分层教学。
抓住特征
1.抓特征、有深意
【教师活动】艺术家们运用想象力通过组合方法创作出各种形象,这些画面有的有趣、有的神秘、还有的富有内涵和意义,比如这一幅《COOPY的下场》(见图8)看到这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1039495193675695325146050
图8
【学生活动】不做违法的事情。
【教师活动】coopy的意思是抄袭,而手铐象征着法律的制裁,两者通过组合,在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警醒不法分子。谁能说一说画面中有哪些奇妙的组合呢?
【学生活动】手铐有两个圆形,和字母中的两个O形状一样,作者抓住特征巧妙地进行了借物组合。通过归纳组合方法和抓住特征的环节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师示范(2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示范借位组合对摩天轮进行添画(见步骤1),变成自行车(见步骤2),接着示范借物组合自行车变成眼镜,添画人脸(见步骤3),再进行自由组合渲染气氛,(见步骤4)丰富画面。(纸为半透明,每步骤逐层覆盖上一张)
219075153670
3429001612902686050170815


步骤1 步骤2

21907524130
26860505080037147550800

步骤3 步骤4
四、艺术实践(19分钟)
实践要求:
灵活使用各种组合方法,创作出一幅具有奇妙组合的线描画
大胆地进行想象,创作出的形象体现出奇妙的感觉
构图饱满,画面具有黑白灰的色调
五、教师辅导
集体辅导:讲解可以利用相关的事物进行组合,也可以使用不相关的事物进行组合,使画面内容丰富、有趣。
个别辅导:辅导个别学生构图及画面内容。
六、展示评价(2分钟)
【教师活动】我们现场办一次小型画展,同学们可以自由欣赏黑板上的作品,你喜欢谁的,互相交流一下,教师拍照记录欣赏交流的瞬间。
教师小结。
拓展(1分钟)
【教师活动】奇妙的组合不仅限于绘画这一种形式,还可以废物利用,使用旧杂志进行剪裁、组合。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艺术。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并不单一,通过奇思妙想我们会创作出更美好的换生活。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要素从组合方法、画面效果、线条造型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评价量表如下: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
评价
要素
主要指标(权重)
A
B
C
个人自评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
组合方法
40%
理解并能够很好的运用各种组合方法进行创作。
知道要用基本组合方法进行创作。
本节课没有对组合方法产生认识和理解。
画面效果
30%
理解如何创作出奇妙、有趣的画面。
知道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的去设计画面。
本节课没有意识到要大胆想象,创造奇妙、有趣的画面。
线条造型
30%
所创作的作品具有黑白灰色调。
所创作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线条装饰。
所创作的作品没有线条装饰。
【设计意图】本节课把组合方法、抓住特征创作奇妙、有趣的画面设为重点,因此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围绕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组合方法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画面进行,以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一、摄影与绘画,艺术的融会贯通
导入环节设置学生欣赏自己为主角的创意照片,首先学生被照片奇妙的构图吸引,进而思考因何奇妙,找出组合方法,摄影艺术的构图和绘画是很相似的。其次照片中的人物可能就是身边的同学或者就是观者本人,这种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创作的欲望。
二、头脑风暴,学生迸发奇思妙想
课程环节环环相扣,教师引导着学生由基本的组合方法,逐渐升华诚自主探究出更为复杂的组合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不断给予学生视觉的刺激以及头脑风暴,学生们思路打开了,创作灵感也就更加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