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下册《6. 画家徐悲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下册《6. 画家徐悲鸿》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06 22: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画家徐悲鸿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就是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以自主探索并交流汇报为主。以对临原作局部为实践小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感受分析作品、小组探究作品、评述交流、写随堂笔记诸多学习过程,自主构建知识。老师就起到是引导释疑的作用。
2.内容分析
ー、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作品。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而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也渗入了他的素描和油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有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都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些作作品不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同时还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是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有两个页面。
第12页,简单介绍了徐悲鸿的艺术成就。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其作品、感悟作品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生平和经历,甚至时代背景。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动(如调査问卷、小组竞赛等)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
“我的发现”板块,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欣赏中国画作品的方法:除了画面内容、造型、构图、色彩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以外在欣赏中还要关注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寓意,这样才能深入地感悟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感受徐悲鸿艺术作品魅力的同时,更要学习欣赏的方法。
第13页,“我爱探究”中“为什么说徐悲鸿是融贯中西的画家”,这个问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评析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感悟徐悲鸿将欧洲的古典写实的绘画方法融入中国的水墨画之中的表现方法。徐悲鸿先生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此种画法不但在徐悲鸿先生表现的动物题材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在人物题材甚至山水题材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进一步感受徐悲鸿先生的艺术特点和他的艺术造诣。
“提示”中的四个方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欣赏评述的基本方法,也是《画家齐白石》一课学习内容的延伸与提高。教师要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分散本课的难点,提高欣赏评述的能力。
“艺术实践”和“参观感受随笔”均在引导学生利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借鉴“提示”中的问题,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我会评价”板块,也是引导学生从本课教学重点出发,再次现固欣赏评述绘画作品的方法与步骤,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3.学习者分析
学生具备搜集整理、分析评述画作的能力,比如在分析画作内容、构图、色彩、笔墨等方面就很不错,但是在小组合作中需要进一步发展观察思考画面细节的能力以及概括画家绘画风格及绘画理论的能力,通过讨论汇总小组意见,进而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知识:回忆徐悲鸿的生平,复述出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初步概括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技能: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能用美术语言对徐悲鸿的作品进行描述并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提高欣赏评述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欣赏、图片对比、小组探宝、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画家中西融合的艺术创作风格。指导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发现式、小组合作式等学习方式感悟徐悲鸿作品的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和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体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将徐悲鸿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阐述、比较、分类。学习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方法及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2.教学难点
运用美术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课前准备:徐悲鸿生平故事,作品图片,并简单地给作品按题材归类。
参观央美“悲鸿生命”现场视频导入
设问:悲鸿何许人也?
根据前期搜集到的资料用连连看的形式简单了解一下徐悲鸿先生的生平。完成连连看游戏。播放电视剧《徐悲鸿》片段。
板书: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课前自学成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感悟徐悲鸿先生作品魅力
欣赏作品并设问:除了奔马先生还有哪些擅长题材?又是用了哪些表现方式?
欣赏作品后,完成填空游戏: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山水、走兽、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图像识别,加深对先生的经典作品的画种、题材认识。
概括徐悲鸿的绘画理论精髓。
欣赏创作稿与草稿若干件以及《天女散花》视频。强调:尽精微,致广大。
四、分小组探宝
小组竞赛
1.牢记本组作品名称及绘画种类2.评述画面内容及技法(构图、造型、笔墨、色彩)3.情感(联系创作背景)
第一组《田横五百士》义卖作品,支持抗战。构图既均衡,又突出主体。徐悲鸿以自己为模特,将自己画入画作中,表示如果他在这五百壮士之中,它也会和他们并肩作战。反映主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画面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这件作品不仅表现了威武不屈的精神,同时还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
第二组《前进》动感十足,自由、勇敢、奔放,彪悍。中锋、侧锋、中锋转侧锋的方法。塑造出抑扬顿挫,有驰有缓的线条。即使是站立的马,它的尾部和鬃毛也是舞动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体现了马的动态美以及马所代表的自强不息,奋斗进取,力争上游的精气神。立体感方面。用浓墨淡墨的变化,把马的肌肉,甚至光影都表现出来,这种明暗、体积的表现方法跟哪个画种的技法很相近呀?素描、油画。先生有一句名言:古法之佳者守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第三组《风雨鸡鸣》
用淡墨表现背景风雨,雄鸡四周很少有墨色。加大了明暗的对比,主题更突出。象征民族气节的墨竹有虚有实,雄鸡不怕风雨,斗志昂扬。公鸡的造型很像中国地图,这是为了借物抒情。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多么有创意呀,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提醒人们振作起来,一起抗敌!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能够对作品细节进行概括评述,加深文化理解力。
五、艺术实践: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徐悲鸿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六、拓展
徐先生还是一位收藏家。徐悲鸿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名家书画1134幅,中外美术书籍、碑帖、画册、图片约万件。其中,唐画《八十七神仙》卷等均为稀世珍品。请大家利用节假日时间前往徐悲鸿纪念馆参观。
评价:肯定学生的总结及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关注文化传承的能力。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准确说出画风:中西合璧,写实主义代表,细节很细致,尽精微,外国技法表现古代故事。
技法:笔墨中锋、散峰,逆峰,中峰转侧锋技法,精准表现出物象的空间感和体积感。
情感:借物抒情的方法,忧国忧民。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教学设计特色:
1.积极鼓励孩子自主搜集学前资料,并细化到对徐悲鸿先生的生平、作品和为人三方面的了解。2.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能使学生加深对先生作品以及画论的理解。3.分三小组探宝,学生能够自己组织语言,概括评析先生的作品以及人品。4.欣赏评述课需要延伸,最后告诉大家先生还是位收藏家,鼓励学生继续参观徐悲鸿美术馆一饱眼福;张贴教师自己临摹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学习悲鸿先生的构图笔墨技巧。
教学反思:
1.我本人对徐悲鸿先生的生平、画风、构图、立意了解得比较全面深入,教具学具准备充分,目标明确,重难点清晰。
2.本课领域特征突出,资料准备典型,以视觉形象为主,我还将自己临摹的徐悲鸿先生的国画作品呈现给学生观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对典型视频、图片的图像识别,问题对答,填写作品分析学习单,对作品的学习层层深入,分析作品很细致,也凸显了此课的深度。
3.学生在课前积累很充分,带着自己的内心感受来参与此刻的学习与表达,能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实效性较好。
4.不足之处在于:再增加一些与学生的互动,运用问答法以外的学习方式来更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