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拼贴画》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小学高年级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年 7 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的学习活动设计,遵循《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美术课程要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新的美术教学理念指引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要想获得新知,就要亲身体验、实践和探究,针对学生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学有所得。
在环节设计上遵循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以及生本教育的理念。课程注重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观,结合生本教育的相关理念,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在实际课堂中充分体验,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抓住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感受和体验过程的本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本课还采用了生本教学的指导思想,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理论依据:
本课主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结合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的方法论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与内核生成课程,促进学生感悟,开发潜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提升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本课采用建构主义——搭建适合学生的“脚手架”,设置了两个学习路径,分层化解本课难点。运用非线性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优先选择学习路口,在两个学习路径中分别采用探究讨论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尝试,体验的生生互动课堂,让学生学有所获。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及方法为学生搭建起学习新知的“脚手架”,从而分层次化解教学难点。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拼贴画的相关知识,学习拼贴画的制作方法并巧用材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一张拼贴画。纵向看本课在技法上沿袭了剪贴的技能,为六年级的《动物装饰》一课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学生对于造型表现的课程学习阶段,由简单造型制作过渡到综合运用制作的提高阶段。
学生情况: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美术的造型能力和基本美术素养并具有一定的用纸剪贴的造型能力和提炼概括形象的捕捉能力,这些良好的基础为完成本课学习新内容提供前提。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采用非线性教学,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生本教学,灵活运用探究、体验等方法,层层深入,设计有效教学。
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体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再在教师引导下逐步的解决问题,从而学生自主获得制作拼贴画知识与技法。对高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展示空间和更多鼓励,树立他们的探究与合作意识,引导他们观察、欣赏、分析,鼓励他们大胆的体验、表现。
学生易出现的问题:
问题
解决方式
(1)拼贴画剪贴人物时速度慢,造型拘谨,陷入局部。
两次体验+示范:在行动者的路径情景中,采用生本理念先让学生体验剪人物,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示范,然后再次请学生进行剪贴尝试,直观教学,及时反馈。
(2)对于制作材料的使用,不会筛选和巧用材料进行拼贴。
探究讨论+体验示范:在思想者路径中,采用探究讨论的方式,结合材料肌理、质感等特点巧用材料进行拼贴,在学生汇报基础上,教师有效示范,再请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化解课程难点
(3)在课堂上无法按时完成拼贴画作品,课堂时效性的体现不足。
微课+合作:通过微课程的展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拼贴组合完成拼贴作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配合进行制作,突出课程重点。
教学方式: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实际实践与获得,注重学生图像识别、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建构主义理论和支架式教学,分层次化解教学难点。
以非线性教学为主,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营造情景教学结合小组合作与微课教学相结合的生本教学方式分层次解决课程难点。课前请学生自行收集制作材料并自学拼贴画的相关知识,通过设置路标情景,让学生自主选择优先进入到哪个路口进行学习,在实际课程生成中,学生先选择了行动者路径,本路径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先自主体验制作拼贴画,然后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与示范,让学生再次尝试剪贴,从而掌握正确的剪贴方法。在思考者的路径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层次化解课程难点,自主研究学会材料的合理运用。最后结合微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巧用材料制作拼贴画。
为使学生在课程中学有所获,所有环节都是设计都是围绕学生自主体验探究为主,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课程中学生出现的困难问题进行示范引导,突破难点,鼓励学生深入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的作品。
教学手段:
本课学习以生本教育为主,在不同情境中注重学生体验和探究,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
1、情境教学:营造不同的学习路径,让学生自主选择优先学习的路径,在不同的路径学习中完成课程重点。
2、体验尝试学习法:在行动者路径中通过两次实践体验,感受剪贴人物的方法,化解课程难点。
3、自主探究学习:思考者路径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如何巧用材料制作拼贴画。
3、直观演示教学(微课+示范):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知道艺术创作的步骤和方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在制作拼贴画的步骤中,运用直观演示操作和微课程演示《拼贴画微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分层化解难点。
技术准备:
为了使本课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学中主要运用了PPT课件、教师范画、制作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以尝试体验、自主探究、教师演示和范画为主要教学手段,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教师准备:
微课、教材、范画、投影、教学课件、剪刀、胶棒、彩纸、多种制作环保材料等。
学生准备:
收集的多种制作材料、剪刀、胶棒、双面胶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
知识:初步了解拼贴画的相关知识,学习拼贴画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步骤。
技能:学习巧妙运用收集的材料制作拼贴画的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自学和观察欣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拼贴画以及制作步骤是什么。
2.通过设置路标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路径,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3.通过两次体验尝试和有效示范,分层次化解教学重难点。学生第一次尝试后,教师针对学生出现
的问题进行有效示范,然后请学生进行第二次尝试,获得制作拼贴画的知识技法。
4.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与体验实践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巧用材料制作拼贴画,分层次解决本课教
学重难点。
5.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学会如何合作制作完整的拼贴作品,最终解决本课重难点
6.通过自主评价,巩固本课教学重难点,树立学生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实践,了解拼贴画的特点,体验拼贴画的制作方法,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课程中的多次实践与合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并产生对拼贴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拼贴画特点和制作材料,学习拼贴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巧用身边的材料,拼贴出具有美感的画面。
教学流程示意图
-1143006985直观导入
初步学习明确重点
路口情境自主选择
学生分析描述
教师引导出示概念和步骤
行动者
思考者
任务驱动初次体验
发现问题教师示范
二次尝试反馈效果
回归课本观察分析
探究讨论有效示范
合作实践化解难点
微课示范作品完善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完整步骤
艺术实践合作完成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分层辅导
展示评价夯实重点重点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评价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重点
感受我国独具特色的各种材料拼贴画
明确重点
自主实践
两次体验
及时反馈
化解难点
探究讨论
巧用材料
合作实践
化解难点
妙用微课
落实重点
小组合作
分层辅导
自主评价
教师点评
材料拓展
情感升华
00直观导入
初步学习明确重点
路口情境自主选择
学生分析描述
教师引导出示概念和步骤
行动者
思考者
任务驱动初次体验
发现问题教师示范
二次尝试反馈效果
回归课本观察分析
探究讨论有效示范
合作实践化解难点
微课示范作品完善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完整步骤
艺术实践合作完成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分层辅导
展示评价夯实重点重点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评价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重点
感受我国独具特色的各种材料拼贴画
明确重点
自主实践
两次体验
及时反馈
化解难点
探究讨论
巧用材料
合作实践
化解难点
妙用微课
落实重点
小组合作
分层辅导
自主评价
教师点评
材料拓展
情感升华
20764501968500028860758763000
00
33985208773160
00
32194509454515
00
32194509454515
00
28860758763000
00
33985208773160
00
28860758763000
00
33985208773160
00
5286374989457000
19221456350000
教学过程(表格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应用
时间
新
课
导
入
师:看到咱们的今天要使用的学具了吗?能猜到这些材料和工具是做什么用的吗?
教师:同学们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使用这些材料,研究制作一幅拼贴画
板书课题:拼贴画
学生回答:可以进行剪贴制作。
从制作工具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制作工具
1分钟
课
程
新
授
初步学习明确重点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一些拼贴画。
问题:这些作品就是拼贴画了,你认为什么是拼贴画呢?教师依据学生回答后出示拼贴画概念。
师:教师:如果请你制作一幅拼贴画,都需要哪些制作步骤呢?
路径选择体验探究
师:今天我们有两个学习入口都可以研究关于拼贴画的知识,你们今天想先从哪个入口进行学习?选择思考者还是行动者呢?请学生举手投票决定先进入哪个路口学习。
生:用纸剪出来,然后拼到一起的画。
学生回答制作拼贴画步骤。教师依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出步骤关键词:材料收集——形状设计——拼贴组合——完善画面
学生思考后,根据自己的医院自主选择学习路口。
-76207175500根据实际的课程生成,学生先选择了行动者的路口。
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观察和反馈,凸显课程的学习重点。
非线性教学和生本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
课件
板书明确步骤
3分钟
分
层
学
习
行
动
者
路
径
任务驱动自主体验
行动者路径学习:
教师出示一张人物动态图片并提出尝试要求:在90秒内剪出图片上的人物并拼摆在卡纸上。
师:时间到,有哪位同学完成了?
87757081788000师:好。现在田老师也用同样的时间,看看都能剪贴出什么?教师示范一个完整的人物。(教师在90秒内示范剪出了人物)
提问:你们发现为什么同样的时间内,老师可以完成吗?
教师:老师用了简化外形,概括动态的方法。(教师继续出示几个不同的人物姿态)现在请你用这种方法再试着剪出一个不同姿态的人物。
教师展示一个学生作品提问:拼摆时如何让人物更自然生动呢?拼摆时需要注意什么关系?
教师:太对了,在拼摆的时候还可以调整一下人物的动态,可以更夸张生动些。
教师:我们现在完成了行动者的任务,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到思考者的路口继续学习。
学生依据图片,在90秒内进行人物剪贴。学生初次自主尝试。
-558808064500
实际反馈:无学生完成
学生带着体验感受,观看教师示范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老师剪的比较概括,用了对折的方法。
学生进行第二次尝试剪出不同姿态的人物。
学生回答:注意遮挡关系
学生观察学习
任务驱动请学生先自我体验发现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示范。
二次尝试
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让学生学有所得。
技巧讲解为拼贴做好准备
课件
实物投影
8分钟
分
层
学
习
思
考
者
路
径
探究合作化解难点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引导学生进行比眼力的环节。
师:在书中这张作品中,哪个材料比较特殊最有趣?巧妙之处是什么?
探究讨论:
拿出你课前收集的材料,说说你们组收集的材料适合制作什么并说明理由。
教师介绍自己收集好材料,示范用不同材料贴出背景并出示更多的背景范画。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任务以及合作好建议。让学生进行合作拼贴背景。
回归课本
学生:利用了杂志、糖纸、塑料花等材料,巧用这些材料的色彩、肌理和质感,画作很逼真漂亮。巧用材料上的颜色,肌理,形状等选择适合做哪些物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材料的材质,自己的材料都适合做什么。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学生几分钟尝试合作粘贴背景。
观察发现材料与拼贴画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分析、探究讨论、教师示范以及学生的合作实践,有效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件
实物投影
8分钟
微
课
引
导
微课视频重点学习
教师:我们通过两个入口的学习,在大家的共同研究下,了解了制作一幅拼贴画的基本步骤,但现在这幅拼贴画并不完整,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丰富和添加,接下来通过一个小微课,我们看看如何让这幅画变得更丰富有趣吧。
播放视频结束后再出示几幅完整的画作。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完整的范画。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学习如何完善作品。
学生欣赏拼贴画进行思考
借助微课程落实课程重点通过合作实践,将前两个路径中的成果合理运用,培养合作意识。
微课视频
范画展示
3分钟
艺
术
实
践
教师出示艺术实践要求:请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继续完成一幅拼贴画的作品。
温馨建议:构图饱满遮挡正确颜色搭配协调
学生继续合作,进行艺术实践,教师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教师依据各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辅导,引导学生将自己在两个路径中的体验成果合理运用到拼贴画中并巧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完善画作。
合作实践,是现场生成的内容,同时也是检验本课教学的实效
学生通过合作和材料的筛选制作呈现出重难点是否解决
课件
12分钟
展
示
评
价
教师现场添写板书为:
拼贴画展
师:现在请大家欣赏咱们自己创作的拼贴画展。请你介绍一下你们组都运用了哪些材料制作?为什么会使用这个拼贴材料?
教师总结:我们要关注生活,树立环保意识,让这些材料化身为美丽的拼贴画。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学生以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组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巧用的原因。
关注学生实践获得
通过自评和互评巩固本课教学重难点。
课件
3分钟
总
结
拓
展
教师拓展为欣赏我国格局地域特色的拼贴画。鼓励学生热爱艺术并对拼贴画学习的持久兴趣。至此授课结束。
学生聆听,感受丰富的拼贴画
鼓励学生热爱艺术并对拼贴画学习的保持持久兴趣。
课件
2分钟
板式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本课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通过实践让学生感悟拼贴画的制作方法,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让学生学有所得,注重渗透环保理念和合作意识,提升美术学科素养。
因此,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
1.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自评巩固本课教学重难点。
2.学生小组评价:在巩固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同时,提高同学之间相互欣赏的能力。
3.教师点评: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拼贴画制作的活动。
二、评价特色:
1. 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针对情景路径的优先选择,尊重学生意愿。
2.课堂生成有效评价,在体验和探究讨论的环节,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
成功的喜悦,教师针对课堂生成给予提示和点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3.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展示平台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辅助给予鼓励和点评。
三、对课堂的评价:
学生是否可以在愉悦气氛中高效的获取知识从而学有所得,是否积极参与课堂的实践体验,是否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品是本节课的评价重点。从实际课堂生成中看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践体验活动,自主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拼贴画的制作,可以有效的进行自我评级和小组评价,教师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合理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通过互动来检验本课教学时效性。课堂实际生成:19个小组,16个小组达到“优秀”,3个小组为“良好”。
评价量规:
评价主体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评价结果
完成的打√
学生自评
我学会了制作拼贴画的方法
我运用了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小组互评
合作按时完成配合默契
帮助同组解决问题
教师评价
课前收集材料课堂表现积极
可以合作完成作品
评价标准
以上6项评价标准,4个√以上为优秀,4个√以下为良好。
组员姓名
作品题目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课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引导下,结合生本教学的方法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自主优先选择,在不同的学习路径中引导学生多次实践体验和小组探究讨论,掌握课程重点化解难点。结合微课程的学习,获得对拼贴画制作方法、巧用材料的学习,把这些知识点与能力点进行内化,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本课的亮点是:
1、注重生本教学实践学有所得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受,在行动者的路径中引导学生两次实践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教师针对初次体验后的问题,进行有效示范,然后请学生进行第二次实践,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在思考者路径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演示,配合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合作和实践体验中学会制作拼贴画的方法。通过多次自主实践探索,让学生学有所得,体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收获喜悦。
2、多种教学方式分层化解课程难点
采用非线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脱离单纯的教师讲授式课堂。在课程中设置学习路径情境请学生自主选择,在每个学习路径中,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实践体验,在行动者路径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在思想者路径中运用探究讨论合作尝试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制作拼贴画的方法,分层化解教学难点,夯实教学重点。
3、直观示范结合微课教学提升美术学科素养
在学生体验实践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直观示范,化解了课程难点。课程还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应用,利用微课视频教学,提升时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实践和感受,提升学生美术表现,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课后反思(500-1000字)
《拼贴画》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本课在实际上课中,能够感到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本课十分感兴趣。因此在课程设计上,结合实际的学情,教师以建构主义和生本教育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给学生多次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并且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示范,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
这节课的亮点如下:
生本教学让学生自主实践化解难点使学生学有所得
采用非线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脱离单纯的教师讲授式课堂。在课程中设置学习路径情境请学生自主选择,在每个学习路径中,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实践体验,在行动者路径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采用两次实践让学生及时获取技法。在思想者路径中运用探究讨论合作尝试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制作拼贴画的方法,分层化解教学难点,夯实教学重点。
2、直观示范结合微课教学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在学生体验实践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直观示范,可以化解课程难点。课程还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应用,利用微课视频教学,提升时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实践和感受,提升学生美术表现,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审美能力。
在这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我认为如下一些方面是值得深思探究的。
1.在生本教育的方法论中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与内核生成课程;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读和做,缓说破——促进感悟,开发潜能。要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本节课当中,我尝试改变以往的授课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与合作权,教师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行适度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行动者的环节中进行两次尝试,第一次尝试出现问题后在老师示范后主动进行第二次尝试,剪一个不同姿态的人物。第二次剪贴部分同学对于变化人物动态不够主动,还是有模仿教师示范的现象,在这里还应再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实践,去想象,可以在第二次尝试前先练习旧知识帮学生回忆《动态之美》的相关知识,摆一摆不同的姿态进行调整,转变美术课堂的操作行为,从而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小组合作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性语言还值得推敲,需要更加明确的传达给学生,这样对于学生有指导意义,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在制作中有困难的同学,及时反馈,这样能更好的鼓励学生,放松大胆的享受拼贴的乐趣。
3、在小组评价上,可以请更多的学生进行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丰富多彩,可以请学生在介绍材料的基础上,介绍一下本组的设计意图,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更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教育者的最高境界是当学生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学生的学习最后发生在学习者自己的头脑中,教育建筑在人的潜能发挥的基础之上。因此,教育行为的本质是推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新的美术教学理念指引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要想获得新知,就要亲身体验、实践和探究,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学有所得,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粘贴教师演示作品及学生作品:
教师示范作品:
2298707937500
45732701968500003317240196850000148844018694400011684018694400032619955740400045732705746750011557057404000学生作品(小组合作):
67945180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