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单元课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各个历史阶段世界各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认识人口迁徙对人类文化和变迁的影响,以及人口迁徙和移民社会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问题。
在分析全球化下的难民问题的相关史实基础上,认识到当今难民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难点问题。
学习目标
能说出全球化下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史实,认识现代社会移民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能够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全球化下移民社会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一、
二、
三、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全球劳动力市场
(1)背景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加强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北美
大洋洲
南欧
东欧
拉丁美洲
东南亚
中东
非洲
日本
西欧
20世纪以来全球化带来的劳动力在全球流动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全球劳动力市场
(2)发展过程
二战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九十年代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的劳动力流入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国家。
非洲劳动力涌入中东产油国;
亚非劳动力流入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东欧国家劳动力流入西欧、北美地区。
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西欧国家谋求共同体,经济实力增强;
大洋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中东产油工业发展迅速
经济高速发展
20世纪九十年代,长期受到苏联模式影响的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困难,社会经济出现严重危机,而西欧、北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特点:由经济发展较慢国家向经济发展较快国家转移为主。
影响:①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③加强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
(1)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2)表现
20世纪50——70年代:多数移民从事的是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中繁重的体力劳动。
变化
20世纪80年代之后: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更为关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
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知识精英”移民现象,在跨国公司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结
果
第一优先EB-1:杰出人才(EB-1A)、杰出教授或研究人员(EB-1B)、跨国公司高级主管或经理(EB-1C)。每年约有40,000个名额,占职业移民名额总数的28.6%。
第二优先EB-2:包含NIW,拥有高等学历的专业人员,以及在艺术、科学或商业领域具特殊能力的人才。每年职有约40,000个名额,占职业移民名额总数的28.6%。
第三优先EB-3:不具有高等学历的技术工人、专业人员、非技术工人。每年职有约40,000个名额,占职业移民名额总数的28.6%。
第四优先EB-4:一些特殊移民,包括宗教工作者。每年约有9940个名额,占职业移民名额总数的7.1%。值得注意,牧师没有数量限制,非牧师工作人员每年仅5000名额。
第五优先EB-5:投资移民。每年约有9940个名额,占职业移民名额总数的7.1%。
美国移民标准
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材p43)
(1)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移民到发达国家的难度越来越大。
(2)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较高的移民呈现增长趋势。
(3)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知识精英”移民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硅谷”鸟瞰图
“硅谷”工作的亚裔科技人员图
对移民的永久居留许可
为了管理移民,部分国家允许一些外籍人士在本国长期民留,并享有其他准国民待遇。最初,这种居留许可在护照上体现,后来各国多颁发单独的永久居留许可证明。各国颁发的许可证根据其历史传统和证件特色,有各种各样的俗称,如美国的为“绿卡”,加拿大的为“枫叶卡”,等等。2004年8月,中国开始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历史纵横
历史上很早就出现难民,他们因各种原因被迫离开祖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但该问题日益突出,成全球性的问题是从20世纪开始的。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难民问题己经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难民的困境:
战争或地区冲突
宗教或部落矛盾
自然灾害
经济恶化
被迫离开原籍,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
(1)形成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际难民问题成因中的政治因素主要指政治迫害、人权问题与武装战争冲突等。
②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造成的贫富两极化、粮食短缺与金融危机等。
③社会因素:人口爆炸、社会动荡、民族冲突矛盾等
(2)难民来源的变化及其遭遇
二战前难民问题 ——欧洲
二战后难民问题 ——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承载的是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向另外一个同样需要帮助的民族伸出援手的历史。
犹太难民生命签证
历史纵横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1997年9月28日),字久经,男,汉族,湖南益阳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外交官。著有回忆录《外交生涯四十年》。
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1999年,由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和犹太人大屠杀问题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上海犹太人研究中心协办的一个名为“犹太人在上海”的系列活动中,何凤山的义举被公诸于世。
1997年9月28日,何凤山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6岁。
2001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称号;2005年,联合国誉何凤山为“中国的辛德勒”;2007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荣誉公民”的称号。
2018年3月15日,以中国前外交官何凤山命名的何凤山广场在米兰正式揭牌。
2、难民的救助
1950年
1951年
1966年
2000年12月4日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联合国难民署
“世界难民日”
(1)背景: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艰难。
(2)措施:
世界难民总数6850万
——整理自联合国难民署2018年6月19日报告
当今难民问题的现状
比前一年增近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
叙利亚、阿富汗
南苏丹
缅甸
110:1
(3)结果:
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真正解决难民问题任然任重道远。
特朗普再逼国会砸50亿美元“建墙”阻隔难民
面对难民是“建墙”阻隔还是“建桥”沟通呢?请你提出解决难民问题的建议和方案。
解决难民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制止国际上的侵略扩张活动,消除地区间的纷争,消除贫困和不公平等现象。
认同
迁移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形成
经济全球化
移民文化
移民社会
出现
促进
不同文化
不同文化
交汇、借鉴、认同
促进
发展
2、典型代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美国
新加坡
背景
特点
影响
世界各地移民来到北美,公共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新加坡成为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并成为独立国家。
多元文化并存、相互交融,以欧洲文化为代表
人口构成复杂;文化多元
①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为美国发展带来活力。
②多元文化传统使美国社会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①官方语言多样;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9.5%,德意志人占8.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瑞典人占0.7%,西班牙人占0.8%。
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来自亚洲的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4%。
1961-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
1981-199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
——摘编自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思之窗
问题探究:
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
民族“大熔炉”强调的是承认和允许不同族群保持具有族群特色的文化传统,但是又致力于构建统一的国家民族身份;民族“大拼盘”强调以民族为单位建立联盟性质的国家,比较突出民族性,把民族问题政治化。无论是“大熔炉”还是“大拼盘”,其强调的都是美国在接受世界各地移民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构建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47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2016年新课标全国2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实战高考
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材料二
???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