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8 07: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和美洲)的多元面貌。
01
古代非洲文明
02
古代美洲文明
CONTENTS
目 录
古代非洲文明
2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非洲分成三部分: 非洲本土、欧洲的非洲、亚洲的非洲 。
“非洲本土”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的非洲”指被视为“欧洲的延伸”的大陆北缘;
“亚洲的非洲”指尼罗河流域。
东非
西非
南非
北非
中非
古代非洲文明
3
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称“黑非洲”,泛指撒哈拉中部以南的非洲。……公平地讲,非洲黑人文明是世界文明极富特点的一部分,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却是发展比较缓慢的一部分。在物质文明方面,长期停滞在锄耕农业,甚至没有发展犁耕农业,在精神文明方面,非洲黑人传统文明没有留下众多的思辨性的哲学和论文著作。非洲黑人传统文明发展滞后的原因,用种族主义理论来解释是站不住脚,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条件,黑人社会的内部机制和外界交往不发达共同作用所使然。
——摘编自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古代非洲文明
4
一、古代非洲文明

中国、罗马、波斯、阿克苏姆、是3世纪时世界四大强国。
——基督教作家马尼
十五世纪末非洲文明在桑海帝国……得到了最大的发展 , 仅次于古代埃及的文明 。 ——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
大津巴布韦的建筑风格丝毫也没有古代欧洲任何时期的痕迹,因此它只能是出自非洲原居民之手。
——英国考古学家戴维·兰道尔-麦基弗
01
古代非洲文明
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古代东非文明
古代西非文明
古代南非文明
北 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古代非洲文明
5
1.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班图人是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约22个国家的主要居民。是当前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班图文化的发祥地在东非大湖及刚果河下游地区,后向东和向南扩散。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公元前2世纪到5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公元初班图人开始向赤道及其以南地区迁徙。迁徙对非洲文明影响巨大,他们先后建立过30多个大小不等的国家,从而涌现了不少闻名于世的班图文明。东非、西非、南部非洲的古典黑人文明基础可以说就奠基于班图人的大迁徙运动。大迁徙加快了中、南非洲各民族的的社会
发展进程,随着班图
人的迁移,农业、畜
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
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班图人的大迁徙
班图人
古代非洲文明
6
2.古代东非文明
公元前后,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亚北部兴起的一个奴隶制强国,首都为阿克苏姆城。4世纪时,达到全盛时期,版图包括红海两岸的大片地区。阿克苏姆国家信仰基督教,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每年从红海的国际贸易获得巨额收人。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北非,控制了红海的国际贸易,阿克苏姆国家趋于衰落。
阿克苏姆王国
(1)阿克苏姆王国
古代非洲文明
7
2.古代东非文明
①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斯兰教的传入。
②表现: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
◎古代非洲的国家
蒙巴萨
桑给巴尔
(2)东非文明的发展
伊斯兰教影响最明显的是体现于生活的外表——姓名、服饰、家庭摆设、建筑风格、节日,等等。另外,他也表现在农业的进步和技术进步上,例如,在东非,阿拉伯人从印度引入了水稻和甘蔗。伊斯兰教还将非洲经济同由穆斯林商人控制的欧亚大陆广泛的商路网联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贸易。
古代非洲文明
8
③特征: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
非 洲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黄金、象牙和奴隶
阿拉伯商人
10-15世纪,斯瓦西里出现了30多个国家,著名者有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这些国家规模都不大,人口在数千到数万人之间,对外贸易发达,与阿拉伯、波斯、印度甚至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从外部输入的有纺织品、珍珠和瓷器,从非洲内陆输出的则有奴隶、黄金和象牙等。
(2)东非文明的发展
古代非洲文明
9
3.古代西非文明
●时间:8—15世纪。
●代表:加纳、马里、桑海
●经济:
①丰富的黄金资源,
②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③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1)西非文明概况
西非国家的发展道路与东非有所不同,先后崛起了加纳、马里和桑海几个大国。西非很早就与北非保持着贸易关系。约公元前7世纪,骆驼传入北非,骆驼使商队可以穿过撒哈拉沙漠,并成为当地主要的运输工具。
古代非洲文明
10
3.古代西非文明
加纳本身并非黄金产地,但国王们设法从尼日尔河和赞比亚河等地获得黄金,从而控制了黄金贸易,加纳也因此成为西非最重要的黄金贸易中心。阿拉伯商人骑着骆驼穿过沙漠来到加纳,用马匹和手工业品换取加纳的黄金、象牙和奴隶。随着阿拉伯人活动的增多,伊斯兰教的影响扩大。
13世纪,因受到撒哈拉沙漠游牧民的侵扰,加纳逐渐衰落,马里开始兴起。
(2)西非王国更替——加纳
古代非洲文明
11
马里原来是加纳南部地区的一个小国。11 世纪以前,曾隶属于加纳。1240年,马里灭掉加纳,不断扩张,国家日益强大。
曼萨·穆萨统治时期,马里国势达于极盛。版图西起大西洋,东至加奥,向北深入撒哈拉,占领著名的陶德尼产盐区,向南直至赤道热带森林的边缘,占领了加纳未曾占有的产金区。马里同北非各国进行频繁的贸易,从北方输入高级纺织品、服装和马匹;输出食盐、黄金和奴隶。
(2)西非王国更替——马里
马里国王曼萨·穆萨
古代非洲文明
12
(2)西非王国更替——马里
1324年,廷巴克图贵族以商贸特许权为代价归附了马里帝国。这一年,马里历史最著名的国王曼萨·穆萨开始了前往麦加的朝圣之行。“从廷巴克图来的马里国王”让马里世界闻名,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穆萨还在廷巴克图建造了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桑科尔大学。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14 世纪末以后,马里统治阶级开始了争夺王位的长期混战,内部受压迫的部落人民乘机自立,外族频频入侵,国势日趋衰落。
古代非洲文明
13
(2)西非王国更替——桑海
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国家面积超过了昔日的加纳和马里。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桑海盛行奴隶制,由于奴隶处境困苦,经常反抗。十六世纪末,桑海在奴隶起义和北非摩洛哥侵略的打击下瓦解。
廷巴克图有十几所大学和120座图书馆,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有历史、天文甚至逻辑学。 “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的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图学术之盛。
桑海帝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备、文化学术的繁荣,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古代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可以说,桑海帝国代表着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后的辉煌。
古代非洲文明
14
撒哈拉商道贸易曾给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带来大宗收入,但就交易的产品来看,只有极少一部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大宗贸易都是矿产品和采集品,经营的是用土产品换取进口产品的买卖而不是地方产品的交易,因而并没有使社会结构或手工技术发生根本变革。葡萄牙进入非洲后,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兴起,撒哈拉商道逐渐萎缩,马里、桑海一度繁荣的经济也随之衰落了。
(2)西非王国更替
古代非洲文明
15
(2)西非王国更替——大津巴布韦
大津巴布韦文化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得名于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该建筑群大约始于公元4世纪至5世纪,以此为中心曾先后间建立过一些班图人的王国。后经多次重建或扩建,于14、15世纪达到鼎盛。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这些遗址中最大、最壮观的。它是一个围墙围成的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顶部砌着大石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围墙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在公元16世纪初,古津巴布韦国家突然瓦解,大津巴布韦文化也随之走向衰落。
古代非洲文明
16
非洲传统文明是丰富多彩、斑驳陆离的。对于非洲传统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如下两点认识:
观点1: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第140页
观点2: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005年版)第313页
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二者观点并加以说明?
古代非洲文明
17
非洲东、西、北三面都有相当强劲的自然屏障。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上游的巨大沼泽地,以及西非和东非平直的海岸线,使得对非洲的殖民变得异常困难。从北非入侵非洲内陆基本不可能,西非的大河和东非的山脉也不利于当时尚未掌握先进技术的欧洲人深入非洲内陆。因此,直到欧洲人完成工业革命,在武力和技术上都拥有更大优势而且足以克服自然造成的阻碍时,才最终完成殖民。
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非洲,影响非洲历史文化发展;10-15世纪东非国家发展环印度洋对外贸易,8-15世纪西非诸帝国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1324年,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圣。
观点1(非洲文明是封闭的、与世隔绝的):
观点2(非洲文明是开放的、与外界有联系):
古代非洲文明
【拓展提升】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汉武帝
明朝
1971年
新时代
唐朝
元朝
曾遣使前往黎靬(亚历山大城)
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岛夷志略》
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经历写成《经行记》
郑和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重返联合国,非洲“黑人兄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帮助多个非洲国家走出贫困
古代非洲文明
【课堂小结】(一)古代非洲文明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
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石头城
02
古代美洲文明
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美洲土著居民古代印第安人中,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的玛雅人,在墨西哥人数最多的阿兹特克人,以及生活在安第斯山脉的印加人,创造出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加文明,并称为古代美洲三大文明,为世人所瞩目。
古代美洲文明
二、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1.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作物,……当今世界广泛生产的玉米、马铃薯、番茄、可可、咖啡、向日葵、辣椒、花生、烟草、橡胶等几十种农作物,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创造性的劳动。……美洲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了养蜂和驯化野生动物。他们培育出了火鸡、鸭、鸽和鹅等家禽。此外还培育出了像愈疮木那样可以健身治病的药草和植物1200多种,丰富了人类医药宝库。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印第安人
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
马雅人分布的地区很广,包括今日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一部分。大约在公元前1000纪,马雅人就开始进人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从野生植物中培植了玉米、番茄、甘薯等作物;同时还从事狩猎和捕鱼。手工业和交换也有发展。
大约在公元前后,马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南部贝登湖周围建立起一些城市国家。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相当发达,最著名的建筑是金字塔。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不同,玛雅人的金字塔不是坟墓,而是神庙。玛雅人使用象形文字,他们有4种历法,知道“零”的概念,使用独特的20进制……
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开始走向衰落。16世纪上半期,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占领尤卡坦半岛,玛雅文明灭亡。
古代美洲文明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玛雅人发展了农业。公元前后更出现了城市。他们培植了多种农作物。其中以玉米的培植最为重要,成为玛雅人(也是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主要粮食。此外,玛雅人还知道饲养火鸡、狗和蜜蜂。手工业和商业也很发达。他们用陶土制成器皿,用棉花织成布匹。他们知道用金银、铜和锡等元素制成合金,再把这些合金制成各种器皿和装饰品。每个村落和城市都辟有广场,作为相互交易之所,并有客栈,可供带货商人住宿,交易在一定日期进行。
经 济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并出现建筑精美的城市
古玛雅城市遗址
古代美洲文明
政 治
玛雅人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城邦);在玛雅人国家中,氏族首领、祭司和贵族等构成统治阶级,最高首领兼掌政治和军事大权,以祭司为顾问。广大氏族成员、奴隶等为被统治阶级,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他们需要为贵族服役,并向城市缴纳租税。
建立众多城市国家(城邦),阶级关系明显
传说中的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的城市遗址
古代美洲文明
建筑和艺术
他们用石料建立许多非常富丽堂皇的庙宇、陵墓和雄伟的纪念碑。至今,在玛雅族古城的遗址上,还保存了卓越的建筑古迹。他们在庙宇上为我们留下了各种颜色的图画和美丽生动的雕刻。在波南帕克神庙遗留下来的壁画,画出了古代战争的场面。画中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成为世界壁画艺术的著名宝藏之一。
城市建筑精美,规模宏大;建造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壁画、雕刻艺术高超
波南帕克神庙壁画
玛雅太阳金字塔
古代美洲文明
文化
文字:发明独特的表意文字;天文:用复杂的历法纪年;数学:采用20进位制,可能知道0的概念。
数 学
玛雅文字
玛雅文字是美洲玛雅民族在公元前后用800多个符号和图形组成的象形文字,词汇量多达3万个,盛行于5世纪中叶。玛雅人是美洲惟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玛雅文字是少数迄今为
止尚未被全部
破译的古代文
字之一。
天文历法
他们的计数法是根据手和脚的二十个指(趾)头而产生的二十进位制;他们在时间的计算方面创造了一种数学体系,结果发现了“0”,在表示数目上,他们用了三个符号:“点”表示一,“横”表示五,画一“贝壳”表示零。玛雅人发明并使用了“0”的概念,比欧洲人早了800余年。
玛雅人把一年分为18个月,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就是说5000年误差仅一天。
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
◎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玛雅人的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这种农业在两、三年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代美洲文明
归纳总结:玛雅文明的贡献
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制作出精美的陶器。
发明的独特的文字。
用复杂的历法纪年。
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玛雅人塑像
古代美洲文明
3.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继玛雅人之后,活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的阿兹特克人在继承其他印第安人文明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阿兹特克文明。形成于14世纪初,16世纪,国家进入鼎盛时期,人口有600余万。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古代美洲文明
政 治
阿兹特克人的势力建立在持久备战的基础上。所有男人都要携带武器;国家军火库始终备有武器,供需要时使用。凭借有效的军事机器,阿兹特克人从其臣民那里榨取到数量惊人的贡物。……但在整个帝国范围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行政管理制度,也不在被征服地区驻防军队,而由他们自己管理地方事务并负责征收贡赋。
——林被甸 董经胜《拉丁美洲史》
以擅长军事武功著称,结构松散的王国
阿兹特克文明太阳金字塔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设想图
古代美洲文明
经 济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
“浮动园地”即在用芦苇编成的芦筏上堆积泥土,浮在水面,然后在这新造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果树,利用树根来巩固这些人造浮动园圃。每次播种之前,农民们都要挖些新的湖土,铺在“浮动园地”上,因此其表面随着一次次耕种而不断增高。“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口和财富不断剧增。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代美洲文明
都 城
阿兹特克人的手工业和贸易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城市
生活相当发达。都城特诺奇蒂特兰面积约10平方千米,
有房子60000幢,人口有20万—30万,有防波堤保护城
市,有引水渠将淡水引到城市。城内有广场,有定期的集市,市场上物品齐全。西班牙人第一次看到特诺奇蒂特兰时,对其建筑和贸易感到震惊:我们看到很多城市和村庄建在水上,看到很多大的城镇建在陆地上,看到通往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的笔直而平坦的堤道,我们感到震惊…因为巨大的塔楼、庙宇和建筑物都是从水上升起的,而且都是用石头建造的。我们的一些士兵甚至问,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一场梦境……
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岛上,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特诺奇蒂特兰城复原图
古代美洲文明
归纳总结:阿兹特克文明
◎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如粮食、服装、宝石和老鹰等。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古代美洲文明
4.印加文明
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住在安第斯山中部肥沃谷地库斯科地区。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的帝国,是当时美洲第一大国。
后由于内乱日趋衰落,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印加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他们的政府由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分成四个大行政区,每区叫做一个苏约(Suyo),每个苏约下分若干省,每省再分若干艾卢。在中央允许之下,各地方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地方长官每隔一定时期被召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被征服者的反抗,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交通网和要塞,并把他们的首领迁到库斯科,便于管理和控制。此外,印加人还对被征服各部族实行同化政策,规定他们必须学习克丘亚的官方语言。至西班牙人到来时,印加的各个村落,差不多都有一部分人能说克丘亚语。
(1)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2)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3)为征税和征兵,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4)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5)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反抗。
古代美洲文明
失落之城 ——马丘比丘
1983年印加文明的“得力之作”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
“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古城海拔2280米,两侧都有高约600米的悬崖,峭壁下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由于其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怀古圣地名单。
印加人称自己为“太阳的子孙”,他们将太阳视作“燃烧的火鹰”,渴望用“拴日石”将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永远留在天上。直到今天,对太阳的崇拜仍在印加民间流传。在这座古城关于太阳崇拜的建筑也随处可见。
课堂小练
1.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西非居民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的是( )
A.埃及人B.班图人C.加纳人D.马里人
B
2.中古时期,桑海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主要表现在( )
①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②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③兴建学校、 鼓励文化发展
④攻灭埃及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3.如图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大津巴布韦是( )
A.古代北非文明的代表
B.古代西非文明的代表
C.古代东非文明的代表
D.古代南非文明的代表
D
4.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是( )
A.玛雅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印加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
D
5.古代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发明的“浮动园地”有利于( )
A.发展畜牧业 B.扩大耕地面积
C.发展交通运输 D.城市建筑更精美
B
6.15世纪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政府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的目的是( )
A.为加强对奴隶的人身控制
B.为集中人力兴建巨石建筑群
C.为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D.为征税和征兵
D
古代非洲文明
32
东非:阿克苏姆王国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古代非洲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非洲、美洲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文明,同亚欧文明共同展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课堂小结
古代美洲文明
【课堂小结】(二)古代美洲文明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区域
文明
时间
成就
中美
玛雅文明
15世纪中期衰落
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
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
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
南美
印加文明
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
谢谢观看!
2021
3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