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有那样一个时代
扫厕所的是知识分子
领导文学工作的人是清洁工
活命的三轮是被取缔
人是愿意降格为“货”的……
姓名 谋生手段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认识老王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
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
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
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我回家问默存“你们怎么样?”当然,学部各所都是一致的,我们俩的遭遇也相仿佛。他的专职是扫院子,我的专职是扫女厕。
——杨绛《将饮茶》P160-16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
我和同伙冒雨出席棚,只愁淋成落汤鸡,不料从此成了“落水狗”,人人都可以欺凌戏侮,称为“揪牛”。有一天默存回家,头发给人剃掉纵横两道,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所谓“怪头”。幸好我向来是他的理发师,赶紧把他的“学士头”改为“和尚头”,抹掉了那个“十”字,听说他的一个同伙因为剃了“怪头”,饱受折磨。理发店不但不为他理发,还给他扣上字纸篓子,命他戴着回家。
--杨绛《将饮茶》P16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
杨绛如何对待老王的?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找出这样的态度上对比鲜明的事件。
(1)由于他的眼睛瞎,别人不愿坐他的车。
—我照顾他的生意,经常坐他的车。
(2)别人诽谤老王由于不老实害了恶病导致眼瞎。
—杨绛却认为这是“更深的不幸”。
你觉得杨绛是一个 的人?
不幸者唯一的抒情诗歌,就是
吁请“正义”与“善良” ,来否定他
的蒙受冤屈的裁判。
——巴尔扎克《上校沙倍尔》
如同在历次运动里,少不了有三类人:
或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假案”“错案”一味随大伙去糟蹋一些好人。
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的胆怯鬼,觉得这里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还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账(理不清的糊涂账),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
钱钟书——《干校六记*序言》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
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干校六记》小引
钱锺书
杨绛写完《干校六记》,把稿子给我看了一遍。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怍于心。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
注:《干校六记》六章为 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
“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
杨绛先生为自己铸就了一只愧怍炉,
为历史的天空补上了一块善良石……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