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C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C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1-04 16: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C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2.如图所示的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前两秒加速度为5m/s2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3.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所示,
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a的大小和方向都没有变化
D.a随时间逐渐减小
4.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5.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6.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 )
A.3 s B.4 s C.5 s D.6 s
7.一物体沿长为l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由斜面的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末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下滑的长度为( )
A.l/4 B.l/(-1) C.l/2 D.l/
8.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3 s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过6 s停下,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是小的光滑弧形槽(即从斜面到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1∶1 B.1∶2 C.1∶3 D.2∶1
9.甲车以速度20m/s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4m/s2作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一致,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
A.18m B.23.5m C.28m D.50m
二、填空题
10.下图中给出了汽车从A点出发到B点做直线运动的
v—t图线,根据图线填空:
(1)在0 s~40 s内汽车做__ ____运动;
加速度是 m/s2;
(2)在40 s~120 s内汽车做_ _运动;
加速度是__ m/s2;
(3)在120 s~200 s内汽车做 __运动;加速度是__ _ m/s2,发生的位移是 ____m;
(4)由图中得到汽车从A点开始到速度大小为10 m/s时所需的时间是_ ___s。
11.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 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是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连续的4个点,测得AB=1.2cm,BC=2.4cm,CD=3.6cm.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 ,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B=_____m/s。
12. 从某栋楼的楼顶由静止开始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20m/s,则该楼高__ __m,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等于__ __s。(g取10 m/s2)
13.质点在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5 m/s,经过3 s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14 m/s,再经过4 s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是__ _________m/s。
1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上的某人面前时速度为1 m/s,车尾经过此人面前时速度为7 m/s。若此人站着一直未动,则车身中部(中点)经过此人面前时的速度是___ ___ m/s。
15.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末到第2.5s末这一秒内的位移是8m,则它在第5秒末的速度是__ __m/s/,在第8s初到第9s末的位移是_ ______m。
16.一颗子弹垂直射向并排靠在一起且固定的三块木块,射穿最后一块时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子弹在这三块木板中穿行时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它通过这三块木板所用时间之比为1∶2∶3,则这三块木板厚度之比为 。
三、计算题
1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4.0 m/s,加速度a=0.2 m/s2。求:
(1)前3 s内的位移及平均速度。
(2)第3 s内通过的位移及平均速度。
18.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着,某时刻起,驾驶员关闭发动机让汽车匀减速滑行,已知汽车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求:
(1)关闭发动机后20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x1;
(2)汽车静止前1s内滑行过的距离x2。
19.质点由静止开始以1.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又经5 s,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20 s停止。求
(1)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整个过程中运动的位移大小。
20.一辆长20 m的货车和一辆长6 m的汽车正以20 m/s的速度一前一后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两车相距25 m。现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超车,汽车超过货车30 m后才从超车道进入行车道。求:
(1)汽车超车所用的时间和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2)汽车完成超车后的末速度。
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C(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 D  4.C 5.C 6.A 7.A 8.B 9.D
二、填空题
10.(1) 匀加速直线 0.5 (2) 匀速直线 加速度是 0
(3) 匀减速直线 -0.25 800 (4) 20s
11. 12.
13. 26 14. 5 15. 10 36 16. 11∶16∶9
三、计算题
17.解析:物体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1)初速度v0=4.0 m/s,加速度a=0.2 m/s2
前3 s内的位移为:
s=v0t+at2=4.0×2 m+×0.2×32 m=12 m+0.9 m=12.9 m。
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m/s=4.3 m/s。
(2)前2 s内的位移为
s1=v0t1+at12=4.0×2 m+×0.2×22 m=8 m+0.4 m=8.4 m
所以第3 s内的位移为s2=s-s1=12.9 m-8.4 m=4.5 m。
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为==4.5 m/s。
答案:(1)12.9 m 4.3 m/s (2)4.5 m 4.5 m/s
18.解:(1)设物体(汽车)从关闭发动机到停止所需时间为t.
则有:
因此汽车在20s内的位移等于10s内的位移
(2)
     ==0.5m
19.解析:该题分三个运动过程。不同的过程运动规律不同,所用的关系式不同,而联系不同过程的桥梁是速度。第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第二个过程的初速度。
(1)加速10 s运动的位移s1=a1t12=60 m。
10 s末的速度v1=a1t1=12 m/s
匀速运动的位移s2=v1t2=60 m
减速过程中0=v1+a2t3
所以a2=-0.6 m/s2。
s3=v1t3+a2t32=120 m。
(2)整个过程中运动的位移大小s=s1+s2+s3=240 m。
20.解析:(1)以货车为参考系则汽车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0.5 m/s2的匀加速度运动
由几何关系知:s0=20+6+25+30=×0.5t2,解得时间t=18 s
在此时间内汽车行驶距离的距离为:s=v0t+at2
代入数值有s=20×18+×0.5×182=441 m。
(2)由速度关系式有:vt=v0+at=20 m/s+0.5×18 m/s=29 m/s。
答案:(1)18 s 441 m (2)29 m/s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