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开学初自主测试答案32
积累与运用(25分)
1.C2.C3.D4.D5.B6.B
7.古诗(7分
(1)犹有竞时
(2)采菊东篱下
(3)征蓬出汉塞
(4)窈窕淑女
(5)无为在歧路
(6)白露未晞
(7)气蒸云梦泽
、阅读(45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9分)
8.(3分)门;考虑、想到;院子里
9.(4分,每题各2分)
(1)院子里的月光如同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0.(2分)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1分);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1分)
(或者答:此时的“闲”是苏轼政治处境,他是有职无权,由此而有了这种感慨,壮志难酬
内心的苦闷自我排遣,是他把这种苦闷化为一种去欣赏月去漫步完内心的闲适自得所化为审
美的一种机缘,也有在逆境当中能够自我排解内心的忧愁的自许之情。)
(二)说明文《马路上的"巨无霸
智轨列车》(10分)
(3分)应用、原理、优点
12.(2分)灵活。(解决了超长车身带来的转弯难题。同时,智轨列车采用类似高铁的双车
头设计,省却了掉头的麻烦)
13.(2分)举例子,列数字
4.(3分)它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将运行信息传送至列车大脑
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大脑"的指令,在保证列车实现牵引、制动、转向等正常动作的同时,
能够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实现智能运行。(只答研发了的"虚拟轨道跟随
控制"技术给1分)
(三)记叙文《地铁中的蝴蝶》(15分)
(3分)免去了堵车、停车、养车、修车的麻烦,省时、省力又省钱;搭地铁只要避开上
下班高峰期真是享受,干净、清爽、空气好、班次多;作者头发白了以后,还经常有人给让
座
6.(3分)早期搭地铁,乘客多半安安静静地看报纸、看书、,有时也跟邻座的人聊聊天
后来人手一份地铁报,都在看免费的报纸;现在,就连免费报纸也很少有人看了,乘客多半
埋头手机,只顾着聊天、看剧、玩游戏,连头都懒得抬,现实环境里的一切人、事、物仿佛
都跟他们无关
7.(3分)插叙;写岀了这种玉带凤蝶的美丽、优雅、自由自在、它的美不易被相机捕捉到
等特点;也为后文蝴蝶飞进了地铁,作者终于有杋会用相杋清晰地拍下它的情节做铺垫。(或
答“也与后文蝴蝶因贪念飞进地铁失去了自由作对比”也给分。)
18.(3分)“瞟”指“斜着眼看”“用余光看”;用“瞟”说明人们只是不经意地、随意地看
了一下蝴蝶,并不是有意地看;表现出人们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对现实世界中周围的
事物的淡然与漠视。
9.(3分)蝴蝶本来在山林间自由地飞舞,因为贪恋香味儿和繁花意外飞进了地铁车厢,误
闯进一个原本不属于它的世界;车厢里的低头族也因贪恋一时的短暂的快乐而沉迷于网络世
界不能自拔,从这一角度来看,作者认为低头族和这只蝴蝶是一样的,都因贪恋而迷失了自
己。(2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当前这一社会现象的忧虑。(1分)(意思理解对即可)
(四)议论文《看待事物的三个层次》(11分)
20.(3分)论点:我们看待事物应抓住主线、抓住核心,这样才能避免被显而易见的毛病遮
住眼睛。
21.(3分)第一层次——“哪里都好”;第二层次——“轻易否定”;第三层次——“抓住主
线”。
22.(2分)举例论证;在文中做事实论据证明我们一开始对一类事物并不了解,自己挑不出
毛病,就会觉得这类事物各方面都很好(或我们的学识、历练不足,并且对有些东西毫无了
解,会觉得这类事物各方面都很好)的观点
23.(3分)示例:看一个人,不要看到他身上有某种缺点或做错了一件事就急于否定他、认
为他是“坏人”’,要长时间地通过更多的事情去观察他的品质怎样、三观如何、修养如何,这
些因素才可能对他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答对一空给一分)
作文(50分)
24.略(8)在这个层次,我们一样能看到事物的很多问题。但我们能够理解,这些表
面上的问
姓
名
题并不能决定事物本身的好坏。我们需要深入地理解它,抓住它的主线、主要
趋势、主要观点、主要运行机理等。这些才是决定事物木身好坏的核心因素。
(9)看一篇文章,不要看到一个自己不同意的观点、论证就急匆匆地将整篇
文章否定。要搞清楚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说得有没有道理,是不是有什么
考号
可以借鉴的,这才是读一篇文章最应该抓住的东西。
⑩0看一家公司,不要看到有的管理者的一些做法失当、创始人言辞不妥
就武断地认定这家公司要完蛋。要考察分析这家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盈利
情况如何、人员结构和人才流失率如何,拥有了这些信息,才可能对这家公司
班
级
有更全面的判断。
)看一件竞品,不要看到它也许存在显而易见的毛病,就认为它真的没有
什么可以借鉴的。要思考一下这些毛病真的那么重要吗?它对客户的吸引力真
的不如你的产品吗?这些思考才是应对竞争时应该有的。急匆匆地否定竞品,
不过是知识上的偷懒。
①抓住主线,抓住核心,才能避免被显而易见的毛病遮住眼睛
20.(3分)本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3分)作者认为看待事物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22.(2分)第(3)段话横线语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3.(3分)文章第(9)0段,作者举了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观点。请你仿照文
中的句式,再补充一个例子。
看
不
要要
虹桥中学开学初测试题
第4
、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会让你感到无比温暖,也总有那么一些事,支
撑你度
过了不知多少个寒冬。阳光是温暖的,怀抱是温暖的,微笑也是温暖的,温暖
直弥漫在心间
请以“温暖的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材料作文
山腰有一个小村庄,多年来村民日常用水一直取自村口一眼古井,可近日
井水忽
然枯竭,村民只好下山取水。李老汉也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人一天轮流下山取
水。首日,大儿子早早起身,肩担两桶,直奔山下,不辞辛苦,往返四次,总
算在日落西山时注满了家中大缸。第二天,二儿子携四只空桶下山,先到朋友
家借马一匹,以马载桶,往返两次,日方过午,已将大缸注满。第三天,轮到
三儿子取水,他想起日前在山顶砍柴时所见清泉,于是上山循流观察地势,汽
思熟虑后召来村民,移石挖沟,山泉遂改道流经村中,村民再无缺水之苦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事不辞辛劳、埋头苦干,终会取
得成功;釆用好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任务;要善于观察和分
析,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页
初三(2021-3)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