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对称鱼形》教学设计
(湘美版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理念:
根据《美术新课标》精神,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构建一个开放、充满生机的课堂,凸显以下理念:
1、引入体验性学习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体验绘画的乐趣。
2、让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观察和表现能力。
3、倡导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方式。
4、对学生的创作活动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进行,既注重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观察出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用剪的方式创作出具有对称形鱼的作品。并且初步了解民间美术,并且使自己对鱼的了解从生活上升到艺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小组合作的态度和能力及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观察出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的物体。
四、教学过程:
1、贺卡导入: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出示的三张贺卡,并找出其共同的特征:都有一条中心折线,而且两侧的花纹、形状、大小、色彩都相同,从而引出对称图形。
2、欣赏了解:通过大屏幕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对称图形的图片:小昆虫、树叶、剪纸、建筑物、窗户······。观察其特征后,让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形状是对称的,并让学生谈谈对称图形带给人们怎样的感受,如:平衡、愉悦、完美······。
3、导入课题:老师贺卡上的图案就是根据对称的特点剪出来的,大家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剪的吗?
版书课题:《剪对称鱼形》。
4、欣赏激趣:课件演示民间有关于的剪纸作品,讲解作品中蕴含的连(莲)年有鱼、鲤鱼跃龙门等吉祥的意思。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观察剪纸作品,从而产生艺术表现的冲动。
5、观察总结:课件展示海底世界不同形状的鱼,学生观察总结鱼的不同形状,归纳出鱼有圆形、三角形、方形、椭圆形等形状。
6、老师示范:
(1).把纸对折。为什么要对折?
(2).沿折线画鱼的一半形。(师示范)
(3).剪鱼形。(出示剪好的鱼形)怎样让它更漂亮呢?
(4).剪花纹。
欣赏贺卡上的剪纸鱼,鱼的身上剪出了哪些花纹?(锯齿纹、月牙纹、水滴纹、波浪线、折线、不同形状的点。)
怎样剪花纹?(师示范对折剪,也可先用刀尖戳洞再剪。)
在大家的帮助下,一条对称鱼剪好了。先用铅笔画出鱼的外形及身上的花纹再剪。(课件出示步骤图)
7、学生制作,师巡视辅导并布置任务:
老师这儿有一个海底世界,但是里面没有一条鱼,谁能用自己的巧手帮助老师来打扮一下海底世界,请大家拿起剪刀剪一条美丽的对称鱼吧。
8、交流评价,展示作品:通过师评、自评、互评的方式来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老师觉得大家剪的鱼都很美,正因为有了它们,海底更有生命活力。
7、拓展思路:欣赏阜阳剪纸作品,了解阜阳剪纸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