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产品分配方式
所有制形式
生产经营方式
生产
关系
对内改革:
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主要由三要素构成。
改革的目的: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
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6年安徽凤阳的花鼓词
材料一:1977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说:“农民生活特别困难……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怎么能不犯愁啊?”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署包干到户生产契约。
材料三: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大食堂
大锅饭
不要钱
材料四:
人民公社化运动:
集中劳动,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分配上吃大锅饭,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材料五: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
安徽凤阳小岗村包干到户生产契约
人民公社化运动:
集中劳动,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分配上吃大锅饭,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生产经营方式:
由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变为分散经营,家庭承包经营。
分配方式:
由平均分配变为按劳分配等。
所有制形式:
仍是土地公有制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一
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家庭为单位
联系产量
长期承包经营
自负盈亏承担责任
内容:
分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包产到户:承包合同规定了生产费用限额和生产任务,达到合同指标受奖,达不到指标受罚。包工、包产、包费用。
包干到户:承包合同中不规定生产费用限额和产量指标,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公共提留以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
凤阳县粮食产量
年份
产量
1976年
0.77亿公
1980年
5.02亿公斤
1981年
6.70亿公斤
1982年
7.15亿公斤
作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材料六:
改革前的凤阳农村
改革后的凤阳农村
安徽凤阳
四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
汇源集团:
美的集团: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有过哪几次调整?
时间
事件名称
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1952年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
土地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
强化土地公有制
1958年开始
1978年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制
近几年的农业政策:
城市改革: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送喜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
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
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
国家
工人
企业
国有企业
没有劳动积极性分配上平均主义
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一:
改革前的湘潭钢铁厂(华菱集团的前身),“八点钟来报道,九点钟看看报,十点钟唠唠嗑,十一点吃饭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国有企业改革案例分析:
华菱集团:湖南最大的钢铁国有企业
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没有劳动积极性分配上平均主义
材料二:
改革前的湘钢,虽然是大型国企,也没有自主权,由国家机关直接经营,连盖一个厕所都要报批用。那时,高炉吃的是从数千里外的海南岛调运来的矿石,多次倒运杂质很多,经过洗选才能使用,成本很高,造成企业长期亏损。
——华菱集团退休职工
王建国
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
管得太多、政企不分
国家
工人
企业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改革案例分析:
华菱集团:湖南最大的钢铁国有企业
材料一:
2005年华菱钢铁转让36.67%国有股权给世界第一大钢铁集团安赛乐米塔尔,成为A股市场首次引入外资股东的钢铁公司。
——中国网
湖南新闻
转让前:华菱钢铁100%国有资产。转让后:华菱钢铁63.33%是国有资产,36.67%是外资控股。
国有企业改革案例分析:
华菱集团:湖南最大的钢铁国有企业
材料二:
改革前的湘钢,虽然是大型国企,也没有自主权,由国家机关直接经营,连盖一个厕所都要报批用。……现在好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不插手,咱们自己说了算,这就好办事了。
——华菱集团退休职工
王建国
国有企业改革案例分析:
材料三:
实行凭绩效论薪酬后,华菱涟钢钢材销售业务员余韵律的月收入在扣除应缴部分后,一度只拿到0.8元,被人戏称“余八毛”,他不气馁,最后成为集装箱板和高强汽车用钢销售业绩王,月收入最高超过3万元,被人称为“余三万”。
——中国网
湖南新闻
华菱集团:湖南最大的钢铁国有企业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所有制形式
——生产经营方式
——产品分配方式
增强企业活力
4.中心环节:
国有企业改革案例分析
:
华菱集团:湖南最大的钢铁国有企业
材料四:
目前,公司具备年产钢2200万吨生产能力,跻身中国前十大钢企之列。在岗职工4万人,资产总额近1200亿元,在湖南省属国企中居首。年实现销售收入近千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靠前。
2009年收购澳大利亚第3大矿业公司FMG17.34%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入选中国五大经典投资案例。
——华菱集团官网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所有制形式
——生产经营方式
——产品分配方式
5.意义: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国有企业改革案例分析
:
华菱集团:湖南最大的钢铁国有企业
材料五: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菱集团)是1997年底由湖南省三大钢铁企业——湘钢、涟钢、衡钢联合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下辖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112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华菱集团官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
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
2.发展: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课堂小结: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
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B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