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2同步课时作业(10)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不但跟电感、电容本身有关,还跟交流电的频率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B.电容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C.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D.电容是通交流、隔直流,通低频、阻高频
2.如图所示,为三个相同的灯泡,为与之串联的三个元件,为直流电源,为交流电源。当开关接“1”时,两灯均正常发光,灯不亮;当开关接“2”时,灯仍正常发光,灯变暗,灯发光。由此可以判断元件可能分别为( )
A.电容、电感、电阻 B.电感、电阻、电容
C.电阻、电感、电容 D.电阻、电容、电感
3.某同学在研究电容器、电感器对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的影响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已知把开关置于3、4时,电路与交流电源接通,稳定后的两个灯泡亮度相同,则该同学在如下操作过程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当开关置于1、2时,稳定后两个灯泡均发光,且亮度相同
B.当开关置于1、2时,稳定后两个灯泡均发光,但比亮
C.当开关置于3、4时,稳定后,若只增加交变电流的频率,则两个灯泡的亮度将同时变暗
D.在开关置于3、4瞬间,立即发光,而亮度慢慢增大
4.如图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而且耐压值足够大,电源内阻忽略不计.当S接A时,三个灯泡亮度相同,当S接B时,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灯泡亮度相同
B.甲灯最亮,丙灯不亮
C.甲灯和乙灯亮度相同,丙灯不亮
D.乙灯比甲灯亮,丙灯不亮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在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灯泡的亮度相同.断开开关S后,进行如下操作,下列对小灯泡发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关S闭合瞬间,两灯一样亮 B.开关S闭合后,灯一直比亮
C.若将电源换成交流电,两灯一样亮 D.断开开关S时,两灯都逐渐熄灭
6.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源的电压的有效值相同,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不计,则下列图中灯泡最亮的是( )
A. B.
C. D.
7.对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的正确理解是( )
A.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
B.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有电荷定向移动
C.当电容器接到交变电源上时,电容器交替进行充、放电,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
D.当电容器接到交变电源上时,因为有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所以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
8.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流信号常常既含有高频成分,又含有低频成分.为了在后面一级装置中得到高频成分或低频成分,我们可以在前面一级装置和后面一级装置之间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关于这种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高频信号,应该选择图甲所示电路
B.要使“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高频信号,应该选择图乙所示电路
C.要使“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低频信号,应该选择图甲所示电路
D.要使“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低频信号,应该选择图乙所示电路
9.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 )
A.电感的作用是通高频 B.电容的作用是通高频
C.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D.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
10.如图所示,在电路两端加上正弦交流电,保持电压有效值不变,使频率增大,发现各灯的亮暗情况是:灯1变亮,灯2变暗,灯3不变,则以下选项可能的是(???)
A. M为电容器,N为电感线圈,L为电阻
B. M为电感线圈,N为电容器,L为电阻
C. 若改接电压恒定的直流电源,灯1、灯3亮,灯2不亮
D. 若改接电压恒定的直流电源,灯2、灯3亮,灯1不亮
11.某同学在研究电容器、电感器对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的影响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L1、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当双刀双掷开关置于3、4时,电路与交流电源接通,稳定后的两个灯泡发光亮度相同。则该同学在如下操作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当开关置于1、2时,稳定后L1亮、L2不亮
B.当开关置于3、4时,交流电频率增加且稳定后,L1变亮、L2变暗
C.当开关从置于1、2的稳定状态下突然断开,L1将会立即熄灭
D.当开关从置于1、2的稳定状态下突然断开,L1不会立即熄灭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C,电感的特性: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故A错误,C正确;
B、D,电容器的特性: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故B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当开关接“1”直流电源时,两灯均正常发光,灯不亮;当接“2”交流电源时,灯仍正常发光,说明交流电和直流电对a的影响相同,则a为电阻,c为电容;灯变暗,说明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比直流电阻碍作用大,则b为电感;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C正确,ABD错误。
3.答案:D
解析:当开关置于1、2时,稳定后因电容器隔直流,故支路断开,不发光,选项A、B错误;在开关置于3、4的瞬间,电容器通交流,立即发光,由于电感线圈的自感作用,亮度慢慢增大,选项D正确;当开关置于3、4稳定后,增加交变电流的频率,容抗减小,感抗增大,变暗,变亮,选项C错误。
4.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S接A时,三个灯泡亮度相同,则线圈的感抗及电容器的容抗与电阻相同,当S接B时,线圈没有感抗,电容器具有隔直流的作用,而交流与直流对电阻作用相同,所以丙灯不亮,甲灯亮度不变,乙灯亮度增加,乙灯最亮,故D正确.
5.答案:D
解析:由于与电感线圈串联,开关S闭合瞬间,电感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所以的亮度比暗,故A错误;由题可知,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后,两灯一样亮,故B错误;若将电源换成交流电,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为直流电阻和感抗,所以灯较暗,故C错误;断开开关S时,由于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在电感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电感线圈与两灯、滑动变阻器组成回路,所以两灯中的电流变化相同,故D正确.
6.答案:D
解析:电容器C、电感线圈L都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故A、B两图中灯不是最亮的;C图中灯被短路,灯泡不亮;D图中电容器C有隔直流作用,所以D中灯泡最亮。
7.答案:BC
解析: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是通过电容器交替充、放电而进行的,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故C正确,D错误.因电容器交替进行充、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荷的定向移动,故B正确,A错误.
8.答案:BC
解析:甲电路中有一个电容器,它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所以“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低频信号,A错误,C正确;乙电路中有一个电感线圈,它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故“向后级输出”端得到的主要是高频信号,选项D错误,B正确.
9.答案:BD
解析:电感线圈有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因此A项错误;电容器有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因此B项正确;由此可以判断,扬声器甲主要用于输出低频成分,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
10.答案:AD
解析:AB交流电频率增大,灯1变亮,阻抗变小,说明M是电容器;灯2变暗,阻抗变大,说明N为电感线圈。灯3亮度不变,说明L为电阻,故A正确,B错误;
CD若改接电压恒定的直流电源,由于M为电容器,故灯1不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1.答案:AD
解析:当开关置于1、2时,接直流电,稳定后电流能通过电感器,而不能通过电容器.所以L1亮,L2不亮.A正确;当开关从置于1、2的稳定状态下突然断开,L1、L2、C、L能构成回路,由于电容器要放电,电感线圈产生的自惑电动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L1将慢慢熄灭,故D正确,C错误;当开关置于3、4 时,交流电频率增大且稳定后,感抗增大,容抗减小,所以L1变暗,L2变亮,故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