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章节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章节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8 15: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生物单元检测题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1.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和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 )
①糖类 ? ②蛋白质 ? ③脂肪 ? ④水分 ? ⑤维生素 ? ⑥无机盐
A. ①⑤ B. ②④ C. ②① D. ③⑥
2.饭堂配备的套餐中有米饭、烧鸡、豆腐、大白菜,其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有( )
A.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B.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C.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D.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
3.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了促进其伤口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 )
A.蔬菜 B.水果 C.粗粮 D.奶、蛋、鱼、肉
4.近几年在世界各国发生的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中,救援人员发现一些人长时间被深埋废墟但最终获救。你推测这些幸存者当时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水
5.小梅早餐吃了牛奶、面包、鸡蛋等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6.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B.夜盲症、坏血病
C.脚气病、佝偻病 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
7.小明不爱吃蔬菜,近期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他体内可能是缺少(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8.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用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鱼肝油中含有治疗佝偻病的( )
A. 氨基酸 B. 脂肪酸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9.莲藕是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用它为主做的炒藕片、藕夹、莲子银耳羹等是我们都爱吃的佳肴。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莲藕中的淀粉可作为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B.莲子是莲藕的种子,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C.莲藕的食用部分是茎,其中的孔道能为茎的呼吸提供氧气
D.藕夹中的肉馅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0.特色美食肉粽主要原料是糯米、猪肉等。关于肉粽在消化系统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猪肉中的脂肪从①处开始消化
B. 糯米中的淀粉从③处开始消化
C. 猪肉中的蛋白质在④处被消化为氨基酸
D. 肉粽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②处吸收
11.吃饭时,要充分咀嚼的主要好处是
A.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B.将食物彻底消化 C.减轻胃肠负担 D.增加食物营养
12.右图中甲、乙分别表示脂肪滴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状态.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脂肪滴会呈乙状态?需要参与的消化液有哪些?( )
A. 口腔、唾液 B. 胃、胃液
C. 小肠、肠液和胰液 D. 小肠、胆汁
13.某同学正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应该享受的食物是( )
A.番茄炒鸡蛋  B.虾米炒粉丝 C.白菜煮豆腐  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14.下列有关消化道各段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B.胃液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能进行完全分解
C.小肠的结构特点使它有巨大的表面积,所以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D.大肠的功能只是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15.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A、B试管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之后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发现A不变蓝、B变蓝,A试管内不变蓝的原因是( )
A.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16.下图表示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 ②和③只含一种消化酶,但酶的种类不同
C.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D. 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7.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氨基酸 D.脂肪酸
18.按合理膳食要求,每日三餐摄入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为( )
19.“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下生活中常见的做法,合理的是( )
A.土豆发芽后,掰掉芽就可放心食用 B.吃剩后异味不大的饭菜下顿直接食用
C.腌黄瓜容易腐烂,可以多加些防腐剂 D.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识别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0.“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关于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 )
①粗细粮合理搭配  ②主副食合理搭配  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  ④饮食要定量 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6、(10分)右图是消化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细嚼米饭一会,感觉有点甜,这是因为
[ ] 分泌的消化液,分解了米饭。
(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 ,
内有 ,分泌 ,并初步消化 。
(3)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 ] ,所分泌的消化液的作用是 。
(4)含有多种消化液的结构是[ ] ,它是
和 的主要场所。
27、(10分)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如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图,纵坐标是易被消化的食物百分比,请分析回答:
(1)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要多吃些图甲中 、
和 层食物;而老年人应少吃图甲中 层食物,马拉松运动员可随身携带甲中 层食物,及时补充能量。
(2)图甲中c层物质在图乙 部位开始消化。
(3)图甲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 曲线来表示。
(4)图乙中[ ]处有 等多种消化液,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28、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20分)
组别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① 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②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5滴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不蓝色的是_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要探究牙齿的磨碎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进行补充完善: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和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3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生物单元检测题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C A C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B C A A D A
二、非选择题(除提示小题外,每空1分,共40分)
26.(10分)
(1)A唾液腺
(2)[ G ]胃 胃腺 胃液 蛋白质
(3)[ E ]肝脏 促进脂肪的消化(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4)[ I ]小肠 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物质
27.(10分)
(1)B C D E A (2)h
(3)Z (4)i 胆汁、肠液、胰液(2分)
28.(20分,每空2分)
(1)有无唾液 1 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①唾液量太少;②搅拌不够充分;③水浴时间太短
(2)1 3
(3)适量馒头碎屑 2mL唾液
(4)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5)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准确性。
七年级生物单元试题第5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