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黄河颂》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黄河颂》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7 18: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黄河颂》课时练习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
摇lán(?
?
?
?
)?
?
宛转(?
?
?
?
)?
?
劈开(?
?
?
?

bǎng(?
?
?
?
)样?
?
山diān(?
?
?
?
)?
?
哺(?
?
?
?
)育?
2.
指出下面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
?

(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
?

(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
?
)?
3.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________________
(2)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发源:________________?
4.
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动词。
?________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________,________万丈狂澜;浊流________,________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________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________南北两面。
?
5.
文学知识填空。
(1)《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__,词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
(2)《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________作品,由________作词,________谱曲。作品由________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________、________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6.
阅读《黄河颂》,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谈谈。
(2)怎样理解黄河是“摇篮”“屏障”?
(3)“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和“屏障”能否换成“身躯”和“屏风”?为什么?
(4)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歌词“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诗中“铁的臂膀”是形容黄河的无数支流。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风格委婉含蓄。?
7.
观察如图的这幅名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漫画,然后按要求答题。
????????【注】李白曾写过一首名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作品。
(1)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2)假如你是李白,碰到这种情况,你会说什么呢?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朗诵词)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诗人从哪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
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3)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4)诗中说“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列举发生在黄河身边的英雄故事。举两例。
?
9.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民族的摇篮?
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更加生气,并且用更加严厉的方式教训我们。如果我们要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1)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说第②段第一处画线句中“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
(3)说说第②段第二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说说第②段画线的词语“主要”—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
怒从黄河来
???????
?蒋建伟
????????①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
????????②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③风,往风的漩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
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④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荡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了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⑤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
????????⑥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⑦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
????????⑧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⑨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⑩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
(1)通读全文,并联系标题和结尾短,说说作者写了哪两个方面的“怒”?
(2)阅读第⑤⑥⑧⑨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遗憾”和“收获”分别是什么?
(3)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词语锤炼)
②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修辞手法)
(4)第三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有什么作用?
(5)联系课文《黄河颂》,谈谈芦花骨子里蕴含着我们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
附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参考答案
1.
【答案】
篮,wǎn,pī,榜,巅,bǔ
2.
【答案】
(1)比喻
(2)拟人
(3)反复
3.
【答案】
(1)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
【答案】
望澎湃掀起宛转结成奔向劈成
5.
【答案】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张光年
合唱音乐,光未然,冼星海,《黄河船夫曲》《黄河颂》,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
6.
【答案】
(1)“啊!黄河!”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摇篮”,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3)不能。“身躯”仅仅指身体;“体魄”还指蕴含着精力、精神,用“体魄”更能表现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伟大力量。“屏风”太小,不足以形容黄河;“屏障”则显得高大,气势雄伟,用“屏障”比喻黄河,表达团结抗战、抵御外族入侵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形象、贴切。
(4)D
7.
【答案】
(1)示例:反映了某些不文明的人随便乱泼乱倒脏水的现象
(2)示例:请您遵守社会公德,您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我的利益,您必须向我道歉,并赔偿我的损失。
8.
【答案】
(1)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
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
历史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
(2)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励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3)黄河象征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坚强、一往无前、豪情万千、博大宽广、勇敢无畏的精神。
(4)①大禹治水
②李闯王渡黄河
9.
【答案】
(1)直接原因: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
根本原因:人类乱砍滥伐,使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
(2)旧的问题:黄河周围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成为悬河。
新的问题:黄河水已被严重污染。
(3)列数字、举例子,说明了排入黄河的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数量之多。
(4)不能去掉,因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还有其他排放渠道,黄河是其中最主要的,去掉后,就变成黄河是唯一的排放渠道了,与事实不符。
10.
【答案】
(1)芦花之怒、黄河之怒。
(2)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关键词“壮观”);看到芦花怒放、黄河怒吼的壮烈场面(关键词“怒放”“怒吼”“壮烈”,答到一个关键词即可)。
(3)①示例:通过“裹挟”“奔腾”“冲向”“发泄”“挣扎”等动词,生动具体地表现出黄河水的野性力量,抒发了作者对黄河水的赞美之情。
②示例: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芦花怒放之美,抒发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突出风之大,为下文写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做铺垫。
(5)围绕“不惧生死、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团结奋进”等关键词作答,分析到其中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