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瞬时速度
考点1概念理解
1.(2019·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高一周测)(多选)下列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5
m/s
2.(2019·湖北新洲一中高一月考)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3-2-1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图1-3-2-1
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
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
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
考点2瞬时速度的测量原理
3.(2019·湖北新洲四中高一周测)(多选)一个小球沿实验室带有刻度的操作平台做直线运动,用一架照相机对着小球连拍,时间间隔为Δt=0.1
s,得到的照片如图1-3-2-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2-2
A.小球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AD段的平均速度是0.1
m/s
C.BC段的平均速度是0.2
m/s
D.CD段的平均速度比BD段平均速度能更准确地反映D点的瞬时速度
4.(2019·安徽屯溪一中高一期中考试)用如图1-3-2-3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图1-3-2-3
A.0.10
m/s
B.100
m/s
C.4.0
m/s
D.0.40
m/s
5.(2019·山东邹平县一中月考)假如轨道车长度为22
cm,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1-3-2-4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 )。
图1-3-2-4
A.0.20
cm/s
B.2.0
cm/s
C.22
cm/s
D.220
cm/s
6.(2019·山东实验中学高一月考)如图1-3-2-5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则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图1-3-2-5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考点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
7.(多选)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
km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
D.经过路标时的速率是150
km/h
8.(2019·河北正定一中高一期中)(多选)如图1-3-2-6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2-6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9.(2018·天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谐号”高铁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某时刻显示的信息如图1-3-2-7所示,其中( )。
图1-3-2-7
A.“9:03”表示的是时间,“180
km/h”表示的是平均速度
B.“9:03”表示的是时间,“180
km/h”表示的是瞬时速度
C.“9:03”表示的是时刻,“180
km/h”表示的是瞬时速度
D.“9:03”表示的是时刻,“180
km/h”表示的是平均速度
10.(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500
m决赛中以101
s的成绩获得金牌。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大速度一定为4.95
m/s
B.平均速度约为4.95
m/s
C.冲刺速度一定为4.95
m/s
D.起动速度约为4.95
m/s
11.(多选)如图1-3-2-8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像和速度(v)-时间(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2-8
A.乙车做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最后静止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课时2 瞬时速度
考点1概念理解
1.(2019·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高一周测)(多选)下列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5
m/s
答案:ACD
解析:瞬时速度是与某时刻或某位置相对应,平均速度与某一段位移或某一段时间相对应,故A、C、D正确,B错误。
2.(2019·湖北新洲一中高一月考)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3-2-1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图1-3-2-1
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
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
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
答案:B
解析:限速标志上标出的速度是该路段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故“80”表示瞬时速度,而路线指示标志上标出的数值是表示此处到青岛的路程还有150
km,故B正确。
考点2瞬时速度的测量原理
3.(2019·湖北新洲四中高一周测)(多选)一个小球沿实验室带有刻度的操作平台做直线运动,用一架照相机对着小球连拍,时间间隔为Δt=0.1
s,得到的照片如图1-3-2-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2-2
A.小球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AD段的平均速度是0.1
m/s
C.BC段的平均速度是0.2
m/s
D.CD段的平均速度比BD段平均速度能更准确地反映D点的瞬时速度
答案:CD
解析:由v=知,当Δx越小,此段平均速度越能较准确地反映瞬时速度,D正确。
4.(2019·安徽屯溪一中高一期中考试)用如图1-3-2-3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图1-3-2-3
A.0.10
m/s
B.100
m/s
C.4.0
m/s
D.0.40
m/s
答案:A
解析:由速度定义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v==
m/s=0.10
m/s,选项A正确。
5.(2019·山东邹平县一中月考)假如轨道车长度为22
cm,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1-3-2-4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 )。
图1-3-2-4
A.0.20
cm/s
B.2.0
cm/s
C.22
cm/s
D.220
cm/s
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轨道车通过监测点用时1.0
s,由v=知,v=22
cm/s,C项正确。
6.(2019·山东实验中学高一月考)如图1-3-2-5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则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图1-3-2-5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答案:B
解析:根据v=可知,曝光时间等于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除以子弹速度,所以,必须知道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和子弹的速度。子弹长度一般为2.0
cm左右,所以弹头长度约为2×10-2
m;根据“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可得,“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大约是4×10-4
m,而弹头速度约为500
m/s,所以曝光时间约为8×10-7
s,最接近10-7
s。
考点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
7.(多选)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
km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
D.经过路标时的速率是150
km/h
答案:AD
解析:利用地图计算出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里程表显示的是路程,平均速度v==108
km/h,A正确,B、C错误;车内速度计示数为对应位置的速率,故D正确。
8.(2019·河北正定一中高一期中)(多选)如图1-3-2-6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2-6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BC
解析:由v=可得:vAB=
m/s=1
m/s,vAC=
m/s,故A、B均正确;所选取的过程离A点越近,其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由A经B到C的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故B点虽为中间时刻,但其速度不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9.(2018·天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谐号”高铁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某时刻显示的信息如图1-3-2-7所示,其中( )。
图1-3-2-7
A.“9:03”表示的是时间,“180
km/h”表示的是平均速度
B.“9:03”表示的是时间,“180
km/h”表示的是瞬时速度
C.“9:03”表示的是时刻,“180
km/h”表示的是瞬时速度
D.“9:03”表示的是时刻,“180
km/h”表示的是平均速度
答案:C
解析:所有计时工具显示的都是时刻,速度计显示的都是瞬时速度,故C正确。
10.(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500
m决赛中以101
s的成绩获得金牌。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大速度一定为4.95
m/s
B.平均速度约为4.95
m/s
C.冲刺速度一定为4.95
m/s
D.起动速度约为4.95
m/s
答案:B
解析:500
m是位移,101
s是通过500
m所花的时间,故v=
m/s=4.95
m/s,表示的是平均速度,B正确。
11.(多选)如图1-3-2-8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像和速度(v)-时间(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2-8
A.乙车做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最后静止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AC
解析: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A项正确;在x-t图像中图线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B项错误;在v-t图像中,0~t2时间内,t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t2时刻两者相距最远,C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