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欧姆定律-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课时作业(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2 欧姆定律-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课时作业(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08 12:3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课时作业(人教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1. 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欧姆定律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C. 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过程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D.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可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2. 将一只标有“10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与一只标有“20 Ω 0.5 A”的电路元件串联起来接入某一电路,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及最大电源电压为(   )
A. 0.5 A 210 V B. 0.5 A 60 V C. 2 A 210 V D. 2 A 60 V
3. 关于如图所示的I—U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 R1=R2 B. R1R2
4. 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B. 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5 Ω
D.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6 A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4 Ω,R2=8 Ω,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 V,则电源电压为(   )
A. 4 V B. 6 V C. 8 V D. 12 V
6. 甲、乙两地相距40 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所用的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 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R0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
A. 7.5 km B. 15 km C. 25 km D. 30 km
7. 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 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2 A,则其阻值为   Ω,若电压为0,则它的阻值为   Ω。?
8. 两个电阻甲和乙,电阻值分别为20 Ω、40 Ω,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甲、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
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0.3 A,断开S2后,电流表示数为0.2 A,则电源电压为   V,R2的阻值为   Ω。?
10. 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30 Ω,R2=60 Ω,当开关S3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则电源电压是   V;当开关S3断开,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A。?
11. 电阻R1与R2的I-U图像如图所示。当R2上的电压为1.5 V时,R2的阻值是   Ω;若将它们并联连接到电压为2.5 V的电源上,则干路的电流是   A。?
12.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 Ω,电阻R2的阻值为18 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求:
(1)电流表的示数I;
(2)电源两端的电压U。
13.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为9 V并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I为1.2 A。求:
(1)电流表A1的示数I1;
(2)电阻R2的阻值。
14. 如图甲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 Ω 2 A”的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1)求电源电压U;
(2)若将一只电压表并联接入该电路(A和B)、(B和C)或(A和C)中的某一部分电路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请指出电压表所有可能连接的位置,并求出滑动变阻器R2对应的电阻值。
甲 乙
参 考 答 案
1. D 2. B 3. B 4. C 5. B 6. B
7. 5 5
8. 1∶2 2∶1
9. 6 10
10. 9 0.45
11. 10 0.7
12. 解:(1)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则电路中的电流I=I1===0.5 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2两端的电压U2=IR2=0.5 A×18 Ω=9 V,电源电压U=U1+U2=3 V+9 V=12 V。
13. 解:(1)由题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则电流表A1的示数I1===0.9 A;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I1=1.2 A-0.9 A=0.3 A,根据I=可得,R2===30 Ω。
14. 解:(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R1,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3 A,即通过R1的电流I1=0.3 A,由欧姆定律可得,R1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U=I1R1=0.3 A×20 Ω=6 V;
(2)由题图乙可知,若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其示数为10 V,而电源电压为6 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不可能大于电源电压,所以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电压表只能选用小量程,其示数应为2 V,则电压表不能接在电源两端,即不能接在AC两端。当电压表并联在AB两端时,此时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即U1=2 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1=6 V-2 V=4 V,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得=,即=,解得R滑=40 Ω;当电压表并联在BC两端时,此时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即U'滑=2 V,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U-U'滑=6 V-2 V=4 V,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得=,即=,解得R'滑=10 Ω。综上可知,电压表可接在AB间,对应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40 Ω;电压表也可接在BC间,对应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0 Ω。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