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二学期《科学》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十三)
第四章 综合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但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方向会表现出差异,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四组图中,全部正确的是( )
3.“一场春雨后,云雾遍山香;多少品茶客,开怀话武阳。”武义县的“武阳春雨”茶享誉全国,它的开采时间一般是3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过赤道。那么“武阳春雨”开采时间在哪个节气前后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不同 B.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和季节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不同 D.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
5.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全面爆发,二氧化硫气体和火山灰等直冲云霄,炽热的熔岩流将冰川熔化,形成洪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冰川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喷出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增多
6.我班同学都感觉近段时间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白天也一天比一天更长了……,那么这段时间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中的(图中涂黑部分表示黑夜)( )
A.a→b B.b→c
C.c→d D.d→a
7.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中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北纬30° B.北纬70° C.南纬23° D.南纬40°
8.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 )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
9.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极圈
10.有关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 )
A.凡是在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的地方是热带 B.北极熊是温带地区的动物
C.温带地区有极夜现象 D.寒带地区没有极昼现象
11.下列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 B.各板块都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海洋和裂谷 D.板块碰撞地区,都形成高山
12.电影《2012》和《阿凡达》都深刻地说明了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重要性。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
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内力作用因素
13.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
B.火山对人类没有好处
C.火山喷发可引起地震,污染环境
D.火山活动也可给人类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及硫磺等有用矿物
14.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南方冬季温暖湿润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
15.在一次野外考察中,一位同学在一峭壁前发现峭壁上的岩石层次分布很明显(如右图),这是由于该地方的岩石在什么作用下形成的( )
A.内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沙作用 D.海浪作用
16.下列地形中不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是( )
A.喜玛拉雅山 B.东非大裂谷 C.长江三角洲 D.马里亚纳海沟
17.“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是( )
A.大陆漂移 B.板块张裂 C.外星人所为 D.陨星撞地形成
18.2010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19.下列地形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是( )
A.珠穆朗玛峰的尖锐顶峰 B.长江下游的平原
C.新疆北部的城堡状地形 D.以上都不正确
20.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风力流水运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跌宕起伏
D.外力对地形的影响缓慢而持久,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21.下列一组等高线判读正确的是( )
A.山脊 B.山地 C.山峰 D.山谷
22.假如地转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大于66.5°小于90°时,那么( )
A.地球上的五带与原来一样 B.热带范围将缩小
C.温带范围将缩小 D.热带范围将扩大
23.下列4幅北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夏至日情况的是( )
24.观察右侧的等高线地形图,其中E点表示的地形部分是( )
A.山顶 B.山脊
C.峭壁 D.鞍部
25.人类活动对地表有益的影响有( )
①荷兰的围海造田;②亚马孙平原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
③建三峡水库大坝;④撒哈拉的沙漠南部草原开垦成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13分)
26. 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中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填“地壳”、“地幔”或“地核”);炽热的熔岩流喷出后将逐渐冷却,形 成岩石,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7.你们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一天中最短的时刻是__________;在一年中,旗杆影子最短的日是__________日。(填节气名称)
28.五带反映了年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少的规律,根据五带的划分,南纬72°属于,每年有较长时间的现象。
29.桐庐的瑶琳仙境,金华的双龙洞是由____________(填“外力作用”或“内力作用”)形成的;黑龙江有火山湖,名叫五大莲池,是由____________(填“外力作用”或“内力作用”)形成的。
30.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第四十一届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世博会”历时六个月,期间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办地上海平均海拔4米左右,属__________地形。
(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右图)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茵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瑞士的地形与上海不同,它以__________为主,瑞士与中国都处于__________板块。
三、我会连(每线1分,共11分)
31.将下列地形与其形态的描述对应连线。
A.丘陵 ①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B.高原 ②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C.山地 ③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D.盆地 ④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E.平原 ⑤周围高,中间低,四周山岭环绕
32.将下列节气与其相应的日期连线。
A.秋分 ①5月5日或6日
B.清明 ②4月4日或5日
C.立夏 ③3月20日或21日
D.夏至 ④12月21日或22日
E.春分 ⑤9月23日或24日
F.冬至 ⑥6月21日或22日
三、我会读图与填图(每空1分,共26分)
33.根据右图,回答:
(1)该图是以地球____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____________。
(2)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于白昼的是__________,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__,处于晨线上的是__________,处于昏线上的是__________。
(3)如D地是正午12时,则A地是__________时,C地是__________时。
34. 如图所示,根据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村所在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甲村所在的地属于__________。(填“山脊”或“山谷”)
(2)标出本地最高的山峰,海拔__________米。
(3)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公路,经过
A处还是B处施工容易?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经济发展需要,在该地修建一
水库,请画出大坝的位置,并说明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台湾地区多地震,它位于世界地震火山分布图中的__________地震带。
(2)在台湾地形图中,A~D四点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按照地球五带的划分,B点属于__________带。
(3)②处于__________板块,这里由于板块的__________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
(2)金华此时的太阳高度角和B点相比,哪一个大?
__________。
37.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图甲、乙所示)。甲图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乙图为不同季节杆影的长度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北方向。因此,他处于_____半球。
(4)据甲图,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________,太阳高度角最_______。
(5)据乙图,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_____日的楼影来计算。
参考答案
(十三)
一、1-5 BBACB 6-10 DBDCA 11-15 CCBDA 16-20 CBABD 21-25 CBDAD
二、26.地幔 凝固 27.正午12:00 夏至 28.太阳辐射能量 南寒带 极昼和极夜 29.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30.(1)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 (2)平原 (3)山地 亚欧
三、31.A—③ B—④ C—② D—⑤ E—① 32.A—⑤ B—② C—① D—⑥ E—③ F—④
四、33.(1)北 从北极上空看,地轴是逆时针旋转 (2)D B C A (3)18 6 34.(1)盆地 山谷 (2)图略 600 (3)B处容易 两条平行等高线之间穿过,坡度缓,施工容易 (4)修在丙村东南方向两山脊相对最窄处(图略) 地形狭窄,修坝工程最小,库容大 35.(1)环太平洋 (2)A地 北温 (3)亚欧 碰撞 36.(1)冬至 (2)B点大 37.(1)同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改变 (3)北 (4)短 大 (5)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