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8张PPT)
专题十七 地理与生活
1
热点
2
专题检测
本课结束
解析
答案专题十七 地理与生活
热点1 地理与服饰
广西新闻网南宁2020年6月2日讯 挖掘展示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多样性,促进民族服饰文化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新时代广西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形象,助力少数民族同胞脱贫攻坚奔小康,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做贡献。这是拟定于2020年10月在南宁市举行的“首届壮美广西民族服饰设计征集与展演活动”要实现的目标愿景。
活动组委会要求作品必须围绕“壮美广西·服饰风华”,体现“民族性、时尚性、艺术性、实用性”的结合,既要继承传统经典,又要富于创新突破,并充分体现广西民族元素特点,在融合时尚的基础上体现艺术美感,展现出实用价值和产品开发前景。
1.服饰的原材料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丝、麻、棉是人类利用最早的纤维材料。我们的祖先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化、气候变得干燥,蚕丝的生产逐渐向南方移动。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人们穿着的棉、毛与皮制衣物,原料主要源于我国的棉花产区和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是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以及南疆地区。四大牧区是新疆、内蒙古、西藏和青海。
2.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饰的式样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在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冬季,人们喜欢深色的皮制品服装;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1~2题。
1.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气候全年湿润
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答案 A
解析 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气候全年湿润,木鞋不怕潮湿,A项正确;荷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红壤为亚热带气候区土壤,B项错误;高原地形,地势高峻,穿木鞋不适宜山地行走,C项错误;河阔水深,水流湍急,说明地势高差大,无法穿木鞋劳作,D项错误。
2.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 )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答案 C
解析 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C项正确。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植被,A项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B项错误;针叶林是亚寒带针叶林区植被,D项错误。
热点2 地理与饮食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受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其中,川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享称为“八大菜系”。
川菜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南北菜肴之长及官、商家宴菜品的优点,形成了北菜川烹、南菜川味的特点,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川菜代表着中国菜的最高水平闻名于世界,享誉海内外!
辣椒引进四川进行种植并广泛运用于川菜烹调中,是古代川菜与近代川菜划分的一个分水岭。辣椒原产南美秘鲁,明代后期从海上传入中国。从清代开始,我国的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等地均大量种植辣椒供烹饪食用。从此,辣椒广泛运用到川菜烹调中。四川“麻辣火锅”“麻辣烫”闻名全国(见下图)。
近代以来,川菜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鲜醇浓,麻辣香甜”为最大特点。
1.八大菜系形成因素
(1)习俗。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以海产品做菜。
(2)气候。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
(3)烹饪方法。各地烹饪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菜肴特色。
2.川菜特色
(1)口味分类。川菜的味相当丰富,号称百菜百味。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
(2)味型特点。川菜有麻、辣、甜、咸、酸、苦六种。在六种基本味型的基础上,又可调配变化为多种复合味型。川菜特点是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
3.川菜“辣”特色与地理环境关系
爱吃辣的地方,如四川、湖南、贵州和江西有一个共同点:气候潮湿,多雨天、阴天,冬季气候湿冷。川菜的特点与当地多雨、多阴天、少阳光的湿冷气候有一定的联系。
《舌尖上的中国2》第5集中描述到“辣椒与花椒的相逢,成就了重庆火锅的热辣”。花椒,是重庆火锅必不可少的配料。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读图,完成1~2题。
1.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较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武都位于四川盆地西北方向山区,纬度较四川盆地高,海拔也较高,虽热量条件不如四川盆地,但花椒具有耐寒的特点,所以武都种植花椒的气候条件优于四川盆地。故A项正确。
2.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 B
解析 花椒果实需要人工采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目前花椒生产的人力成本也不断攀升。故B项正确。
热点3 地理与野外考察
2020年5月20日,由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震区特大泥石流综合防控技术与示范应用”进行了强震区汛前典型特大泥石流摸底调查。课题研究骨干组成的考察团队一行16人,对“5·12地震”后经过多次工程治理,难以取得良好防灾效果的13条典型泥石流沟进行实地考察。项目组在汛前资料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计划汛期期间和汛期后再行对上述泥石流沟进行调查,为强震区特大泥石流防治勘查设计规范的编制打下坚实基础,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震区特大泥石流综合防控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一)野外考察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搜集或查阅与考察区域或地点有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或图片。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考察底图。
2.装备准备
(1)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如望远镜、罗盘仪、地质锤、气压计、放大镜、照相机和样本袋等。
(2)生活用品:根据季节的变化准备帽子、雨衣、防晒霜等。
3.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观察点的选择: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
(2)观察线路选择的基本原则
①能穿过考察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②能观察到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
③能穿过典型的地质剖面、植被类型等;
④能到达考察区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山顶、谷底等;
⑤注意沿地貌走向进行观察线路的选择;
⑥进行观察线路调查,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⑦野外情况复杂,选择观察线路要注意安全。
(二)野外考察的方法
1.实地观察
(1)概念:是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工具,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进行考察的研究方法。
(2)要求:腿勤、眼勤、手勤、脑勤、口勤。
2.综合分析: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具有综合性特点。
3.野外方向的识别
(1)利用罗盘仪定方向:打开罗盘仪盒盖,使磁针自由摆动,然后水平放置,最后转动刻度盘,使磁针黑色一端与“北”字中心重合。中心点与目标物的连线同黑色磁针的夹角,便是目标物所在的方位角。
(2)利用太阳定方向
①一年中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北半球):
要素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日出方位
正东
东北
正东
东南
日落方位
正西
西北
正西
西南
②正午太阳的方位: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总是在正南方天空。此时面对太阳,左东右西,背后是北,或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北。
③白天其他时间可根据太阳和手表来定方向。方法为:将手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正对太阳,则时针(手表时间为当地地方时)与表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
(三)野外考察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1.野外工作笔记
(1)记录的内容:包括沿途观察和观察点观察,主要包括观察时间、观察点编号、位置、天气状况、观察点描述、剖面描述和剖面图绘制等。
(2)记录要求:反映客观实际,力求全面、详细、重点突出,整齐、清晰和图文并茂。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1)绘制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2)常见地图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3)野外地图填图:在地理底图上填绘专题内容。
(四)野外考察报告的撰写
野外考察报告主要包括:名称、类型、目的、仪器、观察线路和观察点、考察内容、方法和手段、考察成果。
(2020·江苏盐城模拟)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在郊外从N地出发沿N→P→M→N线路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考察队员对考察线路各路段的描述,可信的是( )
A.N→P段,沿山脊向东北前行
B.P→M段,可能会遇到泥石流威胁
C.N→P段一直上坡,P→M段一直下坡
D.M→N段,沿阴凉的山间溪流边前行
答案 B
解析 N→P段,南段附近等高线凸向较高处,应为山谷,北段沿山脊向正北和西北前行,A项错误;P→M段,靠近M的一段沿坡度较陡的山谷行走,有可能会遇到泥石流威胁,B项正确;读图可知,N→P段的出发端为下坡,其余大部分为上坡,不是一直上坡,C项错误;读图可知,M→N段没有经过明显的山谷地区,主要在山坡上行走,不是沿阴凉的山间溪流边前行,D项错误。
2.下列地点中,在营地P处不易观察到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D
解析 解答此题时,可把P处与图中a、b、c、d四地用线段连接起来,然后观察线段上经过地区是否有阻挡视线的山脊、山岭、凸坡。P、a之间为凹坡,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A项不符合题意;P、b之间为鞍部,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B项不符合题意;P、c之间为山谷,不会阻挡视线,能够观察到,C项不符合题意;P、d之间为凸坡,会阻挡视线,不能观察到,D项符合题意。
热点4 地理信息技术与生活
2020年7月6日,《中国自然资源报》报道:日前,由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的“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影像地理国情信息快速提取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专家组认为,项目在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影像地理国情信息提取方面总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基于影像尺度集的跨尺度影像分类和异源遥感影像自动配准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示法理解地理信息技术
(2020·江苏高考改编)研究人员在调查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上一千多个湖泊面积的年际变化数据。下图为青藏高原色林错地区1984年和2015年同期卫星影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中,地势较低平的两地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对比1984年和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可知,2015年湖面变大,1984年中的①②两地在2015年被淹没变成水域,说明两地地势地平,易被淹没,A项正确;③④两地水域面积变化很小,湖面上升没有淹没两地,说明两地海拔高,B、C、D三项错误。
2.青藏高原环境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有( )
①遥感光学成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②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 ③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 ④可以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遥感技术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天气变化会影响遥感成像效果,天气多变导致遥感成像具有不确定性,①错误;遥感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②正确;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遥感能及时获取大范围的最新影像信息资料,③正确;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很有限,仅是其中的几个波段范围,已经被利用的电磁波谱段对许多地物的某些特征还不能准确反映,还需要发展高光谱分辨率遥感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尚不可缺少,④错误。
专题检测十七 地理与生活
一、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惠安女是指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衣着特殊的劳动妇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解放初流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衣服以短袖为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据此完成1~2题。
1.地方服饰是地理环境特征的体现,有关惠安女衣着特点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封建头——防风沙
B.民主肚——沿海地区,文化开放
C.浪费裤——当地纺织业发达,布料便宜
D.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
答案 D
解析 地处沿海地区,风沙小,A项错误;民主肚,因纬度低,气温高,短衫凉爽,且便于劳作,B项错误;浪费裤,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C项错误;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D项正确。
2.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来越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传统服饰土气十足
B.西方流行服饰的冲击
C.新一代年轻女性传承意识不足
D.惠安女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答案 D
解析 惠安女服饰本是为了方便惠安女劳作而创,如今,原来从事渔耕的惠安女,现在更多的是走工厂进企业。没有了风吹日晒,黄斗笠和花头巾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了大波大浪,短衫长裤也就显得不合时宜。D项正确。
山西人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山西有3
000年的酿醋史,山西老陈醋更是以“酸、香、甜、绵、醇”享誉国内外。它除了作为调味品之外,还具有抗菌、美容护肤、除煤气、平衡体内酸碱度、助消化等作用。山西陈醋选用优质原料经“蒸、酵、熏、淋、陈”五步酿制,但只有经历“夏伏晒,冬捞冰”过程才能叫做老陈醋。该酿造过程需历经9~12个月的陈酿期。目前山西陈醋为扩大市场份额在不断探求新方法。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山西人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推断错误的是( )
A.当地煤炭工业发达,空气中煤气含量大
B.当地水土较“硬”,含碱性大
C.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易滋生细菌
D.当地多以杂粮面食为主,较不易消化
答案 C
解析 当地降水少,并不具备“湿润”的特征,C项符合题意。
4.可采用“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是因为山西( )
A.光照时间长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气温年较差大
D.气温日较差大
答案 C
解析 “夏伏晒,冬捞冰”说明区域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C项正确。
5.山西为扩大市场份额,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扩大知名度
B.完善交通设施
C.提升产品质量
D.改良酿造工艺
答案 D
解析 山西陈醋声名远播,质量好,但按传统工艺,酿造过程需历经9~12个月,时间长,很难满足市场变化需求,因此山西为扩大市场份额,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改良酿造工艺。
下图是“某野外实习队员搜集到的观察点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队员获取的这幅地形图属于( )
A.实习装备
B.实习资料
C.实习成果
D.实习报告
答案 B
解析 这幅地形图属于提前搜集得到的文献资料类,B项正确;实习装备是野外实习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如罗盘仪、地质锤等,实习成果、实习报告是实习后撰写的论文、绘制的图表等,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得。
7.野外实习活动中利用这幅地形图可以( )
A.确定观察点的土壤性质
B.规划野外实习路线
C.替代绘制土地利用剖面图
D.区分不同观察点的植被类型
答案 B
解析 规划野外实习的观察点和观察路线选址,需要借助等高线地形图,B项正确。
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2018年暑假组织甘孜州研学活动。对此行的交通经历,小明同学在游记中描述如下:“全程都是清一色的沥青路面,进入甘孜州后我们的大巴车多数时间都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在公路接近山顶处多建有隧道……北京时间12时02分,我们到达稻城—亚丁景区”。下图示意此次研学活动的行程安排。据此完成8~9题。
8.推测行程安排上,行进方向变化最频繁的路段是( )
A.宜宾—康定
B.康定—雅江
C.雅江—理塘
D.理塘—景区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进入甘孜州后我们的大巴车多数时间都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可知,最崎岖的路段在甘孜州;甘孜州境内行驶的三个路段,从行驶速度看,康定—雅江段行驶最为缓慢,该路段应最为崎岖,盘山公路最为弯曲,前进方向变化最为频繁,B项正确。
9.兴趣小组一到稻城—亚丁景区就集体留影,为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 )
A.西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答案 B
解析 为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太阳的方位。据材料信息“北京时间12时02分,我们到达稻城—亚丁景区”和图示信息“该地经度约为100°E”计算可知,此时该景区地方时约为10时42分,太阳位于东南方位,故应尽量避开面向东南方,B项正确。
(2020·河北衡水高三临考模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养老产业亟需发展。居家养老是世界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结合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智慧养老体系的居家养老服务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读智慧居家养老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实现智慧居家养老的必要技术是( )
A.遥感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 D
解析 智慧居家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GIS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要实现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必要技术是GIS,D项正确;遥感的主要功能是拍摄图像,获取信息,A项错误;GP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B项错误;数字地球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项错误。
11.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是( )
A.内蒙古某牧区
B.上海某小区
C.黑龙江某林区
D.福建某渔村
答案 B
解析 四个选项中,上海经济最发达,人口老龄化最严重,最适合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模式。
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
12.(2020·河北唐山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19年国庆节假期,某考察队到位于腾格里沙漠中的月亮湖考察。期间,队员乘船在湖中的10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到湖中沙岛上近距离观察了芦苇长势,并看到天鹅等一些候鸟在此停留觅食。考察队查阅资料了解到,月亮湖主要靠湖内流量稳定的泉水补给。下图为队员绘制的月亮湖及周边自然环境简图,下表为各采样点测定的湖水盐度(1千克咸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单位千分比)。
采样点编号
盐度(‰)
1
8.4
2
8.3
3
8.2
4
8.5
5
7.9
6
7.8
7
6.1
8
7.9
9
8.2
10
8.1
(1)据图指出考察队在月亮湖中设置采样点的主要特点,并解释其合理之处。(6分)
(2)判断最接近月亮湖内泉眼的采样点,并说明原因。(6分)
(3)推测考察队看到的天鹅等候鸟的来源地,并简述理由。(6分)
(4)有考察队员断言,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请为该观点提供论据。(6分)
答案 (1)设置多个采样点;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因湖水矿化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多个采样点均匀设置获取的月亮湖湖水矿化度数据更全面。
(2)7号采样点;附近湖水盐度最低;且周围有芦苇和草甸生长。
(3)来源地:更高纬度地区(如西伯利亚、蒙古等地)。
理由:此时段,北半球更高纬度地区气温低,食物缺乏,候鸟陆续南迁(月亮湖纬度相对较低,此时段气温较高,湖区食物来源丰富)。
(4)淡水泉补给流量稳定,不断为湖水提供盐分;区域气温上升,湖水蒸发加剧。
解析 第(1)题,根据图可知,采样点分布由北往南,数量较多,空间分布比较均匀。考察队员采样的目的是了解湖水不同点的盐度,采样点分布均匀,采样的数据才全面准确。第(2)题,从表中的数据可知,7采样点的盐度最低,是最接近泉眼的采样点。由于采样点接近湖内泉眼,泉水补给多,盐度低,且周围有芦苇和草甸生长。第(3)题,根据材料推断,天鹅等候鸟由西伯利亚(蒙古)迁徙到我国。原因是月亮湖纬度相对西伯利亚(蒙古)纬度较低,此时段气温较高,湖区食物来源丰富。第(4)题,结合月亮湖的自然环境特征,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主要依据有:泉水补给稳定,不断补充湖水的盐分,使盐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湖水蒸发量增大,盐分积聚,盐度上升。
13.(2020·四川凉山高三二诊)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定位、授时与短报文通信(北斗独有,2020年可达1
000字)的一体式服务。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的重大国策也是国家战略,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2018年8月,为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应用拓展,促进成都北斗产业加快发展,将成都打造成为国家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成都制定了《成都市北斗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规划了“双核多点”布局,建设多个共性支撑服务平台,推广北斗导航产品应用等方面都做了实施方案。
材料二 2010年中国重点区域北斗导航产业规模图。
材料三 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和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状况。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三个北斗导航产业的主要应用领域。(8分)
(2)请分析成都市发展北斗导航产业的区位优势。(6分)
(3)指出成都市大力发展北斗导航产业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意义。(12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特点。(6分)
答案 (1)工程测量、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国防安全、工农业生产、电力通信等。
(2)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强;工业部门较多,产业基础好;政府的大力支持。
(3)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生态环境:北斗导航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4)北斗导航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增速不断加快;在卫星导航产业中的比重上升。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等服务,广泛应用到工程测量、交通运输、防灾减灾、国防安全、工农业生产、电力通信等有关的领域。第(2)题,北斗导航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战略性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成都是四川省省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强,工业部门较多,产业基础好,为了将成都打造成为国家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第(3)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以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北斗导航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第(4)题,读材料三图中数据可知,从2005年到2019年,“北斗”导航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在卫星导航产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