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件(18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7 11:5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习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回顾 & 思考
?
两条直线相交
一、形成的角
(一)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邻补角互补
二、特殊位置关系-----垂直
A
B
A
B


O
C
D
(二)邻补角
(1)表示:AB⊥CD,垂足为O,
或AB⊥CD于O
(2)垂直的定义具有双重性
因为AB⊥CD
(垂直的性质)
所以∠AOC=90°
因为∠AOC=90°
(垂直的判定)
所以AB⊥CD
A
B


O
5
1
7
8
5
4
1
3
2
6
2
6
7
3
8
4
F
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在第三条直线同侧
同位角
回顾 & 思考
?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7
8
5
4
1
3
2
6
5
3
4
6
Z
在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两侧(交错)
内错角
5
1
7
8
5
4
1
3
2
6
3
6
U
在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同侧
同旁内角
5
4
回顾 & 思考
?
5
1
7
8
5
4
1
3
2
6
2
6
7
3
8
4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同位角:
∠3与∠6
∠4与∠5
∠1与∠5
∠2与∠6
∠3与∠7
∠4与∠8
∠3与∠5
∠4与∠6
形如字母“U”
在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同侧
同旁内角
形如字母“Z”
(或反置)
在两条直线之间,在第三条直线两侧(交错)
 内错角
形如字母“F”
(或倒置)
在两条直线同一方,在第三条直线同侧
同位角
图形结构特征
位置特征
角的名称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1与∠ 4
∠1与∠ 5
∠2与∠ 5
∠3与∠ 4
∠1与∠ 2
∠1与∠ 3
∠2与∠3
∠4与∠5
练就慧眼,驾轻就熟
作图
一、垂线的画法
垂线的性质:
(1)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垂线段最短
二、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的传递性)
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注意: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
是一个数量,不是几何图形。
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几何图形。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线
两直线位置关系
角的数量关系
性质
判定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总结:
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常用方法:
(1)平行线的定义。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
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邻补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的性质
对顶角
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相等
垂线
垂线段最短
存在性和唯一性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相交线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两条直
线相交
平行线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平行线的判定
(相交成直角)
(一般情况)
知识结构图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2.如图(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其中∠AOC的
对顶角是_______,邻补角是_______,_______。
若∠AOC=40°,则∠AOD=_____,∠BOD=_____。
若OE是∠BOD的平分线,则∠BOE= ____,∠COE=_____
3.如图(2),直线EF与AB相交,CD⊥AB于D,
若∠EDB=150°则∠ADC=_____,则∠CDF=_____。
4. 如图(3),∠3与∠4是____和_____被____所截而
得到的_____角,若∠3=∠4,则____∥____,∠1+∠2=_____ 若AC∥BD,则∠1=____。
相交、平行
复习检测
∠BOC
∠BOD
∠AOD
90°
140°
40°
60°
20°
160°
CE
AB
CE
BD
内错
AB
180°
∠3
A
A
A
B
B
B
D
C
C
C
D
D
E
E
O
E
F
图1
图2
图3
3
2
1
4
判断下列条件中,
(1)对顶角的角平分线;
(2)邻补角的角平分线;
(3)平行线的一对内错角的角平分线;
(4)平行线的一对同位角的角平分线;
(5)平行线的一对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
能得到“互相垂直”的是__________,
能得到“互相平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
(1)
(3)
(4)
(5)
(5)
(2)
(3)
(4)
试一试 相信你能行!
已知:如图,AB∥CD,∠B=80°,
∠CDE=140°则∠BCD=————










40 °
F
M
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
勤归纳
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