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选修3,选修6.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有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质量 与恒星距离 温度、光照 空气、水 公转周期 中心恒星温度
地球 1 1.5亿km 适宜 可观 365天 6000K
比邻星b 1.3 700万km 适宜 可观 11.2天 小于3000K
1. 比邻星属于( )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
2. 下列关于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
A. 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
B. 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
C. 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D. 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
3. 关于比邻星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内部不断地进行核聚变反应 B. 最主要成分是氦
C. 是一颗体积较大的行星 D. 主体辐射波长比太阳短
下图示意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甲、乙、丙、丁四地中( )
①甲地位于北半球 ②乙地位于南半球 ③丙地位于南半球 ④丁地位于北半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丙、甲、乙
C. 乙、丙、甲、丁 D. 乙、甲、丙、丁
6. 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中( )
A. 甲地白昼最长 B. 乙地出现极昼现象
C. 丙地白昼最短 D. 丁地出现极昼现象
下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澳大利亚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内陆多,沿海少,呈放射状分布
②内陆和西部沿海较少
③沿海多,内陆少,呈环状分布
④东、北、南三面沿海较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8. 图中的盛行风( )
A. 盛行于1月 B. 盛行于7月
C. 寒冷干燥 D. 温和湿润
9. 图中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赤道低气压
C. 东北信风偏转而成 D. 副热带高气压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河流下游某水文站累计降水量和累计径流量年内变化过程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
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11. 5月份以后( )
A. 10~12月该地降水量最多 B. 径流量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
C. 径流量的增幅大于降水量 D. 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少
12. 下列因素中最可能造成径流量预测值与实测值产生明显差异的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降水 D. 调水工程
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构成桂林山水景观的主体要素所属的圈层是( )
A. 水圈和大气圈 B. 大气圈和岩石圈
C. 岩石圈和水圈 D. 水圈和生物圈
14. 桂林的奇山秀水是一种独特的( )
A. 冰川地貌 B. 海洋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火山地貌
15. 桂林山水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
①岩石条件 ②地形条件 ③气候条件 ④生物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下列两幅图为不同地区植被景观图,图①中植物为仙人掌,图②为雨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①中植被主要生长在( )
A. 草原地区 B. 荒漠地区 C. 热带森林区 D. 温带森林区
17. 图②中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
A. 少板根和茎花 B. 秋冬树叶凋落 C. 植物种类丰富 D. 树木稀少低矮
18. 两地区植被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人类活动
下图为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示山脉甲自然植被主要为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草原草甸 D. 冰川积雪
20. ①山脉比④山脉自然带谱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 C. 降水较多 D. 光照丰富
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较为严重。根据联合国2008年数据,我国拥有全世界21%的人口,但水资源只占总量的6%,人均水资源量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国658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缺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较为严重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基数庞大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 ③缺乏大江大河 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 下列缓解我国华北地区供水压力的有效措施包括( )
①毁林开荒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保护河口湿地 ④防治水污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中部地区
24. 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森林被破坏严重 B. 气象研究水平低
C. 季风降水不稳定 D. 人类不合理活动
25. 缓解干旱灾害的科学措施有( )
①深打机井,漫灌农田 ②开垦河岸滩地
③大面积植树造林 ④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称为撒哈拉“沙漠之门”的摩洛哥腹地城市瓦尔扎扎特,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聚热电站(光热电站)项目正在建设中。该工程由我国承建,通过65万块光伏镜面聚集太阳光,加热导热液体,与水混合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汽轮发电机发电。该项目不仅为摩洛哥提供近50%的电力供应,而且还可以把富余的电能出口到其他国家。下图为摩洛哥年等降水量示意图和太阳能聚热电站效果图。
(1)对比瓦尔扎扎特与沿海地区建设太阳能电站的区位差异。
(2)指出瓦尔扎扎特建设太阳能电站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瓦尔扎扎特太阳能电站建成后对摩洛哥经济发展的意义。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面积约为19.76万km2,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南北差异显著。该半岛几乎全部是由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的台地,北部地区海拔多低于150m,喀斯特地貌广泛,地表河湖缺乏。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势低洼,多沙,半荒芜。下图为尤卡坦半岛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尤卡坦半岛北部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成因。
(2)分析尤卡坦半岛北部地区地表河湖缺乏的主要原因。
(3)请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尤卡坦半岛洞穴的形成过程。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将全面贯彻“低碳”理念。从交通到照明,从建筑到餐饮,随处都会体现“低碳”的理念。下图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的相关图片及近150年气候变化的资料图。
(1)这些图片反映________环境问题,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
(2)简述该环境问题会导致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部分河流干涸的原因。
(3)上图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简述为减缓此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请考生在旅游地理,环境保护两模块中任选其一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组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模块的方框涂黑。
2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自明朝以来,我国中部某省X市有少数回民聚集,他们的民居迥异于中土风格,回民的清真食品在当地受到众多食客青睐。时至今日,为了加强城市管理与改造,当地政府把回民聚集区打造成“民族风情一条街”,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并通过文旅创作推向全省甚至全国。
指出当地市政府打造“民族风情一条街”的有利条件,并说明“民族风情一条街”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20年1月1日0时起,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江西段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期暂定为10年,涉及禁捕渔村、渔民众多,其中都阳湖区就有传统渔村300多个,渔民近2万户,超10万人。
简述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10年的目的及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答案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选修3,选修6.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有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质量 与恒星距离 温度、光照 空气、水 公转周期 中心恒星温度
地球 1 1.5亿km 适宜 可观 365天 6000K
比邻星b 1.3 700万km 适宜 可观 11.2天 小于3000K
1. 比邻星属于( )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
2. 下列关于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
A. 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
B. 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
C. 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D. 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
3. 关于比邻星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内部不断地进行核聚变反应 B. 最主要成分是氦
C. 是一颗体积较大的行星 D. 主体辐射波长比太阳短
【答案】1. D 2. C 3. A
下图示意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甲、乙、丙、丁四地中( )
①甲地位于北半球 ②乙地位于南半球 ③丙地位于南半球 ④丁地位于北半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丙、甲、乙
C. 乙、丙、甲、丁 D. 乙、甲、丙、丁
6. 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中( )
A. 甲地白昼最长 B. 乙地出现极昼现象
C. 丙地白昼最短 D. 丁地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4. A 5. C 6. C
下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澳大利亚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内陆多,沿海少,呈放射状分布
②内陆和西部沿海较少
③沿海多,内陆少,呈环状分布
④东、北、南三面沿海较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8. 图中的盛行风( )
A. 盛行于1月 B. 盛行于7月
C. 寒冷干燥 D. 温和湿润
9. 图中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赤道低气压
C. 东北信风偏转而成 D. 副热带高气压
【答案】7. B 8. A 9. C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河流下游某水文站累计降水量和累计径流量年内变化过程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
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11. 5月份以后( )
A. 10~12月该地降水量最多 B. 径流量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
C. 径流量的增幅大于降水量 D. 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少
12. 下列因素中最可能造成径流量预测值与实测值产生明显差异的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降水 D. 调水工程
【答案】10. B 11. B 12. D
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构成桂林山水景观的主体要素所属的圈层是( )
A. 水圈和大气圈 B. 大气圈和岩石圈
C. 岩石圈和水圈 D. 水圈和生物圈
14. 桂林的奇山秀水是一种独特的( )
A. 冰川地貌 B. 海洋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火山地貌
15. 桂林山水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
①岩石条件 ②地形条件 ③气候条件 ④生物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13. C 14. C 15. B
下列两幅图为不同地区植被景观图,图①中植物为仙人掌,图②为雨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①中植被主要生长在( )
A. 草原地区 B. 荒漠地区 C. 热带森林区 D. 温带森林区
17. 图②中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
A. 少板根和茎花 B. 秋冬树叶凋落 C. 植物种类丰富 D. 树木稀少低矮
18. 两地区植被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人类活动
【答案】16. B 17. C 18. A
下图为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示山脉甲自然植被主要为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草原草甸 D. 冰川积雪
20. ①山脉比④山脉自然带谱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 C. 降水较多 D. 光照丰富
【答案】19. A 20. B
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较为严重。根据联合国2008年数据,我国拥有全世界21%的人口,但水资源只占总量的6%,人均水资源量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国658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缺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较为严重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基数庞大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 ③缺乏大江大河 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2. 下列缓解我国华北地区供水压力的有效措施包括( )
①毁林开荒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保护河口湿地 ④防治水污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21. D 22. B
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中部地区
24. 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森林被破坏严重 B. 气象研究水平低
C. 季风降水不稳定 D. 人类不合理活动
25. 缓解干旱灾害的科学措施有( )
①深打机井,漫灌农田 ②开垦河岸滩地
③大面积植树造林 ④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23. D 24. C 25.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称为撒哈拉“沙漠之门”的摩洛哥腹地城市瓦尔扎扎特,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聚热电站(光热电站)项目正在建设中。该工程由我国承建,通过65万块光伏镜面聚集太阳光,加热导热液体,与水混合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汽轮发电机发电。该项目不仅为摩洛哥提供近50%的电力供应,而且还可以把富余的电能出口到其他国家。下图为摩洛哥年等降水量示意图和太阳能聚热电站效果图。
(1)对比瓦尔扎扎特与沿海地区建设太阳能电站的区位差异。
(2)指出瓦尔扎扎特建设太阳能电站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瓦尔扎扎特太阳能电站建成后对摩洛哥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位于内陆腹地,降水稀少,晴天多;荒漠面积广阔,有利于大面积铺设太阳能电板;距离大城市远,输电成本高。
(2)太阳能聚热塔反射的强光和热量可能灼伤途经发电站上空的飞鸟;工程建设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
(3)缓解能源不足,改善能源结构;将太阳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化水平提升。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面积约为19.76万km2,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南北差异显著。该半岛几乎全部是由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的台地,北部地区海拔多低于150m,喀斯特地貌广泛,地表河湖缺乏。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势低洼,多沙,半荒芜。下图为尤卡坦半岛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尤卡坦半岛北部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成因。
(2)分析尤卡坦半岛北部地区地表河湖缺乏的主要原因。
(3)请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尤卡坦半岛洞穴的形成过程。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2)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地下洞穴,渗漏严重;地势低,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弱,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3)地质历史时期地势较低,大量碳酸盐物质沉积、固结形成石灰岩;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抬升为陆地(台地),受流水溶蚀作用影响,形成大量的喀斯特洞穴。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将全面贯彻“低碳”理念。从交通到照明,从建筑到餐饮,随处都会体现“低碳”的理念。下图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的相关图片及近150年气候变化的资料图。
(1)这些图片反映________环境问题,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
(2)简述该环境问题会导致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部分河流干涸的原因。
(3)上图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简述为减缓此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波动上升。
(2)加快冰川融化,使冰川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使蒸发量增大,河水减少
(3)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森林,促进森林植被的再生,大量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请考生在旅游地理,环境保护两模块中任选其一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组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模块的方框涂黑。
2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自明朝以来,我国中部某省X市有少数回民聚集,他们的民居迥异于中土风格,回民的清真食品在当地受到众多食客青睐。时至今日,为了加强城市管理与改造,当地政府把回民聚集区打造成“民族风情一条街”,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并通过文旅创作推向全省甚至全国。
指出当地市政府打造“民族风情一条街”的有利条件,并说明“民族风情一条街”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有利条件:有回族的特色传统建筑;有独特悠久的饮食文化;有众多游客、食客的支持与宣传。影响:推动旧城改造,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有利于地方文化传播、传承;提高地区知名度;扩大旅游吸引力,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3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20年1月1日0时起,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江西段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期暂定为10年,涉及禁捕渔村、渔民众多,其中都阳湖区就有传统渔村300多个,渔民近2万户,超10万人。
简述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10年的目的及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答案】目的:10年的禁渔期能让鱼类种群数量得以恢复;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利于渔民的长远经济利益。保障措施:帮助渔民转产就业;给渔民一定的资金补贴,社保政策落实;加强禁捕水域执法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