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7 15:1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小石潭记》同步经典练
第一部分:基础经典
1.
填空。
(1)《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
,字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
”。柳宗元与
并称“韩柳”。《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
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抒发胸中愤郁的散文。
(2)《小石潭记》全文按照__________顺序,采用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依次描写了发现小石潭,__________,小石潭源流,__________,记同游者。小石潭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它给作者__________的感受。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俶尔(chù)
佁然(yǐ)
奉壹(yī)
幽邃(suì)
B.篁竹(huáng)清冽(liè)
翕忽(xī)
为屿(yǔ)
C.为坻(chí)
为嵁(kān)
寂寥(liáo)披拂(fú)
D.翠蔓(wàn)
龚古(gōng)差互(cī)
珮环(pèi)
3.下列句中“可”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随)
B.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久居(可以)
C.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凄清)
D.以其境过清(因为)
卷石底以出(来)
5.
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第一段中写小石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2)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小石潭凄清气氛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能力经典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小石潭记》按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作者在文中着力描写了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
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D.文章开头写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中
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
7.
精美文段赏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日光下澈
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以其境过清
(2)翻译下列句子。
A.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B.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选文第一段既写游鱼,也写潭水。写潭水时,作者突出了潭水的什么特点?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试做具体分析。
(4)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提高经典
8.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亚夫军细柳,以备胡。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①
[唐]李白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②,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③之壮观。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④。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
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⑤,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⑥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选自《李太白全集》)
【注】①从侄:堂侄。耑:即李耑,李白的堂侄。②《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③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④香炉:庐山香炉峰。⑤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⑥孤负:辜负。
(1)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览七泽之壮观
B.此宇宙之奇诡也
C.乃记之而去
D.春冬之时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
B.“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
C.“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
D.“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白一起去游访名山了。
(3)用“/”给第二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4)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李白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参考答案
1.(1)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代
柳河东
韩愈
柳宗元
(2)游览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潭中气氛
幽静
幽邃冷寂,孤凄悲凉
2.D【解析】D.翠蔓màn
故选D。
3.A【解析】试题分析:A项,“可”是“大约”的意思,其他三项的“可”是“可以”的意思。
4.D【解析】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找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项,“卷石底以出”的“以”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而。
5.(1)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4)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6.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能力。D“奠定了全文愉悦的感情基调”错。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1)穿透
像狗的牙齿
使……凄凉
凄清
(2)A.(鱼儿刚刚还呆呆地)静止不动,突然间向远处游去。
B.(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清澈(澄澈透明);主要运用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阳光能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以及鱼在水中的活动清晰可见,使人感受到水的清澈,正面在描写鱼,侧面在描写水。
(4)看到潭中的游鱼无所依托、活泼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作者将自己快乐的心情投射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和人一样感到快乐;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的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受“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D【解析】A.因为;B.认为;C.表目的,用来;D.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都是“用、凭借”之意;故选D。
9.(1)C【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A.助词,的;B.助词,的;C.代词,指小石潭这里的情景;D.助词,的;故选C。
(2)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D.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作者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和李白一起去游访名山。故选D。
(3)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4)希望李耑精神振奋地前往庐山游历。(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向往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