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我国北方的居民冬季能吃到当地产的新鲜西红柿,主要采用的科技是( )
A.
温室、大棚
B.
机械化收割
C.
杂交品种
D.
先进灌溉设施
2.有关我国北方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B.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黄海、东海
C.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D.
北方地区地跨我国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下列描述符合北方地区的是( )
A.
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
B.
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和热带作物产区
C.
本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D.
本区所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
4.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 )
A.
水田
B.
旱地
C.
草地
D.
梯田
5.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四川盆地
6.以下处于北方地区范围内的是( )
A.
东北地区
B.
黄河流域
C.
甘肃、宁夏的全部
D.
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7.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
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
位于黄河以北
D.
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8.关于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地形平坦
B.
水热条件优越,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
黑土地、黄土地,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D.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9.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水源不足
C.
劳动力不足
D.
气温日较差大
10.关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土壤都为黑土
B.
水资源都较缺乏
C.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和花生的主要产区
D.
黄土高原的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
11.下列几组地形区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
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D.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小兴安岭
12.下列关于北方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降水量多在800mm左右
B.
为半干旱、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C.
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D.
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13.解决华北平原春早期间用水紧张的合理措施是( )
A.
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
减少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
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D.
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4.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
A.
山地和盆地
B.
平原和高原
C.
丘陵和山地
D.
平原和盆地
15.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B.
典型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C.
1月平均气温0℃以上,河流有结冰期
D.
苹果是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
16.关于下图中a、c两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脉a东侧是东北平原
B.
山脉a
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C.
山脉c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
山脉c的西侧是青藏高原
17.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A.
紫土地
B.
黄土地
C.
黑土地
D.
红土地
18.我国北方各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
各地区都是我国棉花主要产区
B.
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
C.
都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D.
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9.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0.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
全年高温多雨
C.
河流径流量较少
D.
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某年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是( )
A.冬小麦
B.水稻
C.玉米
D.甘蔗
(2)如图,中等以上干旱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布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4)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___________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2.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下描述不属于A山脉以东地区的是__________。
A.北大仓
B.天府之国
C.黑土地
D.重工业摇篮
(2)河流C为__________。
(3)山脉B为__________。
(4)海域D为__________。
(5)G为我国第二大油田__________油田。
(6)E地区主要的地形是__________,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级阶梯。
23.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B、C之间的地形区是
_________,山脉D以东的地形区是
_________,以西的地形区是
_________。
(2)图中甲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_________,乙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_________。(3)北方地区与乙所在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一线,就温度带来说,该线的南侧属于_________,该线的北侧属于_________;就干湿状况来说,该线的南侧属于_________,该线的北侧属于_________。
24.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题目。
(1)山脉A是________。
(2)D处是________平原,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耕地类型是___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E处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是________,这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5.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1、图2,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__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______熟。
(3)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2)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________。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________。
(4)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________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河”。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冬季北方地区气温低,温室大棚可以弥补热量的不足,使冬季的北方也可以种植西红柿。
2.【答案】A
【解析】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地区。A正确。北方地区东临渤海、黄海,故B错误。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故C错误。北方地区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
3.【答案】C
【解析】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南方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和热带作物产区;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西北地区所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
4.【答案】B
【解析】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所以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5.【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位于该线以北,而四川盆地则位于该线以南。
6.【答案】A
【解析】北方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黄河流域范围广,既包括西北地区,又包括北方地区,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位于北方地区,江苏、安徽的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
7.【答案】C
【解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选项ABD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主要位于第三阶梯,地形平坦,平原广阔;北方地区水热条件比南方差,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北方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
9.【答案】B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10.【答案】A
【解析】两地土壤主要为黄土;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都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少;华北平原生产冬小麦、棉花、花生等农产品;黄土高原以生产谷子为主。
11.【答案】A
【解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12.【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降水在400—800mm之间;北方地区为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常出现春旱;北方夏季高温多雨,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13.【答案】D
【解析】华北地区的地下水长期超采,地面大范围下沉,已明显影响到了生态建设;压缩农田面积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可取;直接利用污水灌溉,会污染耕地,也不可取;针对本区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一条有效的措施。
14.【答案】B
【解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15.【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北方地区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苹果是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
16.【答案】A
【解析】a大兴安岭的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大致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而我国的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吻合,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a大兴安岭、c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c太行山的西侧是黄土高原。
17.【答案】C
【解析】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18.【答案】B
【解析】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B正确;华北平原是重要的棉花产区,A错误;黄土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C错误;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D错误。
19.【答案】A
【解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20.【答案】B
【解析】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21.【答案】(1)A
(2)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3)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4)南水北调
【解析】该题目主要考查了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等。由图可知,此次旱灾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春旱,影响小麦的生长,为此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22.【答案】(1)B;(2)黄河;(3)太行山;(4)渤海;(5)胜利;(6)黄土高原;二
【解析】(1)A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成了富饶的“北大仓”。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河流C为黄河。(3)山脉B为太行山。
(4)海域D为渤海。(5)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G胜利油田分别是国内第一、第二大油田,它们的石油产量要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6)E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3.【答案】(1)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2)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
(3)秦岭—淮河亚热带
暖温带
湿润区
半湿润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特征。由图可知,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南方地区,A、B为大、小兴安岭,C为长白山,围绕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D为太行山,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
24.【答案】(1)大兴安岭;(2)华北;旱地;小麦;(3)窑洞;水土流失
【解析】(1)山脉A是大兴安岭;(2)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3)E黄土高原的居民,挖窑洞居住,既可节省建筑材料,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
25.【答案】(1)东北
太行
陕西
(2)面食
一
(3)沟壑纵横
窑洞
(4)黄
地上
【解析】(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线路②经过的山脉为太行山,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面食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一熟。(3)黄土高原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