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共3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共3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7 21:26:34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2020-202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三大改造
1953年—1956年




农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制度
确立
本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
确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有益探索)
(1)背景:
(2)时间地点:
(3)结果:
(4)实质: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
1956
北京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①主要矛盾:
②主要任务:
刘少奇主席做政治报告
中共八大胜利闭幕,毛泽东步出会场,受到大会代表和工作人员们热烈欢迎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探索失误)
(1)时间:
(2)思想上:
(3)行动上:
1958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高指标、瞎指挥
①“大跃进”的表现:
A.工业上:全民大炼钢铁,以钢为纲。
小土群
大跃进:浮夸风
①“大跃进”的表现:
B.农业上:虚报浮夸
1958年早稻亩产报道
时间
地点
亩产(斤)
6月26日
江西贵溪
2340
7月22日
福建闽侯
7275
8月1日
湖北孝感
15000
8月22日
安徽繁昌
43076
9月10日
广西环江
130434
放卫星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风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一大(规模化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探索失误)
(1)时间:
(2)思想上:
(3)行动上:
1958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4)评价: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①积极:
②消极:
左倾错误
(5)结果:
(5)结果:
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探索中的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
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1958年总路线
天灾:三年的自然灾害
人祸: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三年困难时期我国非正常死亡的人民多达两千多万人,主要死因是饿死,刘少奇曾说这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问:天灾和人祸分别指的是什么?
思考探究
思考探索中失误原因及教训?
(1)原因:
①对国情分析不够
②缺乏建设经验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⑤左倾错误(根本原因)
(2)教训:
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3、国民经济调整(有益调整)
1961—1965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七千人大会
(1)时间:
(2)方针:
(3)结果: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②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严重;
③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
④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体利用。
2、时间:
1966-1976
3、口号: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以阶级斗争为纲”。
4、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5、文革表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打、砸、抢
①红卫兵动乱
②批斗“走资派”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砸校牌
改路名
忠字舞
毁文物
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九一三事件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
1976年1月8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
伟人千古,英名永存
二、“文化大革命”
6、性质:
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结束: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的标志)
二、“文化大革命”
8、影响:
(1)政治上: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
(2)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
1966年
2534亿
+17.3%
558.7亿
+24.4%
1967年
2104.5亿
-10%
419.4亿
-25%
1968年
2015.3亿
-4.2%
361.3亿
-13.9%
1966—1968的国民经济状况
(3)文化上:科技、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受巨大破坏。
9、反思: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个人崇拜;③健全民主与法制,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④树立公民意识,有独立思考。
三、建设成就(1956-1976)
1、十年建设时期成就:
2、模范人物:
3、十年文革时期成就:
1、十年建设时期成就:
(1)工业生产:两钢、三油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大庆油田
到1965年,实现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给。
1、十年建设时期成就:
(2)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1、十年建设时期成就:
(3)新兴工业:
电子、原子能、航天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第一枚导弹
1、十年建设时期成就:
(4)交通运输: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包兰铁路
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5)水利建设:
取得很大成绩
1958年5月,毛泽东来到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
1、十年建设时期成就:
(6)科技教育:
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7)国防尖端技术:巨大进展。
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结晶,在当时这一领域
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模范人物:
王进喜(铁人)
邓稼先(两弹元勋)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3、十年文革时期成就: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想一想:社会主义建设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原因: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模范人物。
②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许多干部坚持工作,纠正错误。
③面对出现的问题和失误,党和国家及时调整策略。
“总路线”
建设成就
“大跃进”、人民公社
国民经济调整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成绩令人瞩目。并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八大召开
反映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
探索之路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
大革命”
课后作业
1、本课作业:
第6课知识结构、选择题、思考与探究。
2、预习作业:
看书并完成第7课知识结构。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