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修订
课前小游戏
老师要请三位小朋友上讲台跟大家做一个小游戏,谁愿意上来呢?点名三位学生,每人抽一张数字卡片,老师说到哪个数字,拿这张卡片的同学就举起卡片,师根据卡片上的数字给出一组口算题,其他学生抢答。师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
师:讲台上站了几个小朋友?
生:3个
师:老师让他们三个回到座位上,讲台上还有几个小朋友?
生:一个也没有了
师:用几来表示?
生:用0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0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
情景导入
1、教学例1(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
课件演示教材48页的第一幅情景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定一人说图意。
师:你说的真好。谁还想来说说,并且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原来有三位小朋友在浇花,走了三位小朋友,还剩几位小朋友在浇花?
师及时表扬。
师:根据小朋友提的问题,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
和同桌小声说一说,板书3-3=0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等于多少/为什么等于0?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小结:"3-3=0"表示三个小朋友在浇花,浇完后全部离开了,一个人也没有了,就等于0.
2、教学例2(探索一个数加0的加法):
课件出示48页第二幅情景图.
师:同学们刚刚表现的真好!老师真高兴!看,老师把自己办公室的两盆花给带来了。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每个花瓶中各开了几朵花,分别用什么数表示?
提问: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点一名学生回答,师板书:5+0=5.
师:第一个“5”表示什么意思?“0”表示什么?第二个“5”呢?
生答。
师小结:“5+0”表示一盆开了5朵花,一盆没有开花, 两盆一共开了5朵花。
师在ppt上奖励一颗五角星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Com
3、教学“试一试”。
讲述: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卡片0+3和3-0),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提问:对比两道式子,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还是一样?
小结:因为0表示“一个都没有”,所以3添上0还是去掉0,3还是3,没有变。
师在ppt上奖励两颗五角星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小猴子出去找食物,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请同学们帮小猴算一算它总共找到几个桃?
小猴子实在是太饿了,一口气吃了好多,请同学们帮它算算它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师在ppt上奖励三颗五角星
3、“想想做做”第3题。
小猴子终于吃饱了,但是它想和小朋友玩就必须要闯过三关,你们能帮小猴子过关吗?
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生回答。
师:你们可真厉害呀,帮了小猴子过了第一关。那我们来看看第二关。分别观察第二三幅图。
4、“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小猴子在你们的帮助下已经闯过了三关,但是它现在跟小朋友中间隔了一个篱笆,篱笆说,你要想去找小朋友玩必须答对这些口算题,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小猴子答对吗?
师:开火车游戏。
师表扬学生。
师引导学生比较每一横行的算式,总结规律,并板书:
一个数+0=原来的数 0+一个数=原来的数
一个数-0=原来的数 一个数-原来的数=0
师在ppt上奖励四颗五角星
“想想做做”第5题
开放题,学生们相互交流,说说方框里可以填几,然后独立完成。
师点名回答,表扬学生。师把学生的答案整理列出来。
6、“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自己描一描,算一算。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五、课后作业
想想做做第6题
板书
设计
有关0的加法和减法
3 — 3 = 0
一共有三人 走了 三人 还剩 0人
5 + 0 = 5
左边一盆开 右边一盆一朵 两盆一共
的朵数 也没有 开的朵数
一个数-原来的数=0 一个数-0=原来的数
一个数+0=原来的数 0+一个数=原来的数
作业
设计
回家后就家里的物品、人用0的加法、减法和爸爸妈妈说话。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