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十二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2课时
眼)
本
节
内
容
温故知新
合作学习
归纳总结
学以致用
探究一: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探究二:视觉的形成
探究三:近视、远视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目录
contents
温故知新
Part
1
瞳孔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
温故
一、视觉的形成(教材P82)过程:
看物体时,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________等的折射作用,在_________上形成物象,视网膜大量的_____________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可以沿着_____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晶状体
视网膜
感光细胞
视神经
大脑皮层
知新
二、近视与远视及矫正方法(教材P82-83)
大
长
短
前
后
凹透镜
凸透镜
知新
合作学习
Part
2
探究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眼球的模型:准确找出对应的结构
微视频
探究二:视觉的形成
眼睛成像原理实验探究
眼是人体接收光线并在大脑形成影像的器官。
某失明者,经检查其眼球的结构是完好无损的,但是他却看不见周围的物体,请写出视觉形成的过程,并探究其发病部位可能是什么结构?
探究二: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
的光线
角膜
瞳孔
(折射)
(成像)
视网膜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晶状体
玻璃体
(传导冲动)
小结:视觉的形成
视神经
根据视觉形成路径分析,此人眼球结构无损但失明,表明其发病部位可能是视神经或者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探究三: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造就了低头族,导致人群近视率也相应增加。同学们的视力情况如何呢?
全年级:186人;近视:102人,远视:2人。
近视:55%
远视:1.1%
正常视力:43.9%
调查分析
近视与远视及矫正方法
大
长
短
前
后
凹透镜
凸透镜
Part
3
归纳总结
1.
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近视和远视
归纳总结
学以致用
Part
4
学以致用
1.
人们常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2.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象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角膜、视网膜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脉络膜
D.视网膜、大脑皮层
D
D
学以致用
3.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到达视网膜。
A.
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
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
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C
4.
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变色镜
C
学以致用
5.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长期做眼保健操
B.不持续长时间用眼,注意休息
C.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眼镜
D.看书写字时控制眼镜与书本的距离
C
学以致用
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感知美好事物的重要器官,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爱护眼睛,珍爱生命。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