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城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07 18:34:28

文档简介

高一寒假开学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单选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6
161
181

3Fe2+(2分
溶液(1分)


(2)不合理,用碱
比较金属性强弱
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H
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2)
(4)稀硫酸(1分);NaSi03溶液(1分);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2分)
(14分)
做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
碎瓷片(或沸石)(1分
体暴沸(1分

(2分
分)
(6)还原(1分

(2分)
D2+CO2+2H20=Al(OH)
CO3(2分
(3)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
其中先
液,无变化,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显红色,说明
分)蒸发浓缩
滤(1分)
(4)
(2分)晋城2020-
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试化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Na-23
Mg-24
Al-27
K-39
Fe-56
一、单选题(2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快车号”和“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分别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存在不但会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被成倍地放大,而且可能会在火星上也诱发温室效应。已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6
OC1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
16
OC18O
与16
OC16O
的密度相同
B.
16
OC18O
与16
OC16O
互为同位素
NaH2PO2为正盐,能将溶液中的
还原为Ag,可用于化学镀银。利用NaH2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H3PO4
H3PO2
是三元酸,与NaOH
反应可生成三种盐
NaH2PO2
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少量金属Na
加入水中:
B.用浓NaOH
溶液反萃取法提取碘:
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D.
16
OC18O
与16
OC16O
的化学性质不同
D.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下列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
Na2S
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后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A.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B.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B.向淀粉
KI
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后溶液变蓝色:
C.向FeCl3
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C.硫酸、烧碱、纯碱在水溶液中均能发生电离,所以它们均为离子化合物
D.向酸性KMnO4
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后紫红色消失:
D.二氧化硅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9.
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正确的是(
)
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2SO4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1
mol
KClO3
参加反应时有
5mol
电子转移
C.
KClO3
是氧化剂
D.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5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
Na
的结构示意图:
C.用电子式表示MgCl2
的形成过程:
D.
2+
核外有
a
个电子,核内有
b
个中子,M
原子符号:
ab2
a2
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液氯、氯水、硫酸钠、乙醇
C.空气、天然气、苛性钾、石灰石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④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⑤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只有②⑥
B.只有①⑥
C.只有⑥
D.只有①④⑥
11.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
(
NaBH4
中H
为-1
价)溶于水并和水反应:
NaBH4
2H2O
NaBO2
4H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5.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
杂质的
Na2CO3
样品的纯度,现将
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NaBH4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BH4
是氧化剂,
H
O
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
1:1
1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NH3
+H2O+CO2
+NaCl=NaHCO3
+NH4C1

2NaHCO3
Na2CO3
+H2O+CO2
16.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
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备Na2CO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
为稀硫酸,Y
为碳酸钙,则可用装置甲制取CO2
B.装置乙中会有白色沉淀析出
C.将装置丙中所得滤液蒸干可得到NH4C1
固体
D.用装置丁加热NaHCO3
固体可制得Na2CO3
13.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
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仪器a
中试剂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

装置B
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凝反应生成的水
样品分解不完全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
产生CO2
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
14.某同学对Na2O2
与CO2
反应后所得固体混合物进行研究,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得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
质量分数的是(
)
A.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
b
克固体
B.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
克固体
C.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Cl2
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
b
克固体
D.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加热,使气体完全逸出,冷却至室温后测得生成
b
克气体
A.Ⅰ图中:如果MnO2
过量,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B.Ⅱ图中:如果倒置的量筒充满了氯气,水槽内装满水经足够长的时间光照,量筒内最后剩余的气体为HCl
和氧气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
c
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
生成
17.已知:KClO3
6HCl(

)
KCl
3Cl2
3H2O
。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
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
KSCN
的FeCl2
溶液变红色
Cl2
具有还原性
B
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
Cl2
具有酸性
C
淀粉KI
溶液变蓝色
Cl2
具有氧化性
D
石蕊溶液先变为红色后褪色
Cl2
具有漂白性
18.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
NA
个CO2
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22.4L
23.现有A1Cl3
和MgSO4
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
NaOH
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
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原溶液中Cl
与S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
B.标准状况下,11.2
L
四氯化碳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1.06
g
Na
2CO3
含有的Na
数为
0.02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
L1
的MgCl
溶液中,含有Cl
数为
N
19.已知
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4mol?L-1,则
49%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A.等于
9.2mol/L
B.小于
9.2mol/L
C.大于
9.2
mol/L
D.无法确定
20.下列各组实验装置中能较长时间看到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
②④⑤
21.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整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两个要素,可表示为“价—类”二维图。铁元素的“价
—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1
B.
6:
1
C.
2:3
D.
1:3
24.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
的核外电子数与
X、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
的原子序数是
Z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由
W、X、Y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M
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熔点:Y
单质高于X
单质
B.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W>Y>Z
C.W
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Y
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低
D.W
分别与X、Y、Z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只有两种
25.一定温度下,将0.15
mol
Cl2
缓缓通入一定浓度的KOH
溶液中,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的离子,其中ClO
和ClO
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
n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液中n
Cl
0.09
mol
c
ClO
c
ClO
c
Cl
t1
~
t2
仅发生反应3Cl2
6KOH
KClO3
5KCl
3H2O
原KOH
溶液中,
n(KOH)
0.3
mol
二、非选择题
26.A、B、C、X
均为中学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A.工业上用CO
还原Fe2O3
炼铁,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Fe3O4
中铁元素为+4

C.维生素
C
能将Fe3+
转化为Fe2+
,该过程中维生素C
作还原剂
D.
FeOH
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由白色立即变为红褐色
22.向一定量的Fe、FeO

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
mLl
mol·L
盐酸,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并放出
22.4
mL(标准状况下)气体,所得溶液中加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则能得到金属铁(
)
A.2.8
g
B.5.6
g
C.11.2
g
D.无法计算
(1)若X
是氧气,则A
不可能
A.
C
B.
Si
C.
Na
D.
Mg
(2)若X
是金属单质,向C
的水溶液中滴入
AgNO3
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HNO3
的白色沉淀,则B
的化学式为
;C
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检验B
溶液中阳离子的常见试剂是

(3)若X
是氢氧化钠溶液,A、B、C
均为含铝元素的化合物,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
X
为盐酸,A、B、C
均不含铝元素,且反应②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27.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将钠、钾、镁、铝各
1mol
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
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
氢的金属氢化物。
NaAlH4
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NaAlH4
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NaOH
溶液与
NH4Cl
溶液混合生成
NH3·H2O,从而验证
NaOH
的碱性大于
NH3·H2O,继而可以验证
Na
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原子强的是
(填序号)。
①HCl
的溶解度比
H2S

②HCl
的酸性比H2S

③HCl
的稳定性比
H2S

④HCl
的还原性比
H2S

⑤HClO4
的酸性比
H2SO4

⑥Cl2
与铁反应生成
FeCl3,而
S
与铁反应生成
FeS
⑦Cl2
能与
H2S
反应生成
S
⑧在周期表中
Cl
处于
S
同周期的右侧
(4)利用上图装置证明非金属性:C>Si,则
A
中加
、B
中加
Na2CO3、C
中加

观察到
C
中溶液的现象为

28.常温下,Fe
与水并不反应,但在高温下,Fe
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栏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
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疏酸得溶液
B;
②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滴加
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4)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
(5)该同学马上另取少童溶液
B,使其与
NaOH
溶液反应。若按下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请写出与沉淀颜色变化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4)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
Fe2+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
验室中含
Fe2+的盐溶液需要现用现配,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29.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其余成分与酸碱都不反应)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实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下:
(1)滤渣B
中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试剂Z

(填化学式)
(2)写出生成沉淀C
的离子方程式

(3)如何检验滤液
D
中含有的阳离子(试剂自选):
,若要
从滤液D
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4)试剂Y

H2O2
溶液,写出生成硫酸铜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5)为测定绿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某同学取绿矾晶体
m1g
,在隔绝空气下加热,使绿矾
晶体失去
(2)硬质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圆底烧瓶中盛装水,且应事先放置

其作用是

结晶水,当质量不再变化称得固体质量装置为式表示)。
m2g
,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
x
(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