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人教A版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人教A版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7 20: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数人教A版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
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
中,


,则
(???

A.?????????????????????????????????????????B.?????????????????????????????????????????C.?3????????????????????????????????????????D.?
2.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且


,则
的面积为(???

A.????????????????????????????????B.????????????????????????????????C.?

???????????????????????????????D.?

3.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若

,则
(???
).
A.??????????????????????????????????????B.??????????????????????????????????????C.??????????????????????????????????????D.?
4.在
中,
的面积为S,

,且满足
,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R为(???

A.????????????????????????????????????????B.????????????????????????????????????????C.????????????????????????????????????????D.?2
5.一艘海轮从A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处,在C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南偏东70°,在B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C两点间的距离是(???

A.?10
海里??????????????????????B.?10
海里??????????????????????C.?20
海里??????????????????????D.?20
海里
6.在
中,若
,则
(???

A.?30°??????????????????????????????????????B.?45°??????????????????????????????????????C.?60°??????????????????????????????????????D.?120°
7.
内角


的对边分别是


,已知


,则
(???
)
A.???????????????????????????????????????????B.?2??????????????????????????????????????????C.?3??????????????????????????????????????????D.?
8.在
中,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A.???????????????????B.???????????????????C.???????????????????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在
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A.????????????????????????????????B.?
C.?????????????????????????????????????D.?
10.在
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C.?????????????????????????D.?
的面积为6
11.在
中,角


的对边分别是


.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

,则
的外接圆半径是4?????B.?若
,则
C.?若
,则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若
,则
12.在
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是钝角三角形
C.?
的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2倍???????????????????D.?若
,则
外接圆半径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在
中,


,则
________.
14.在
中,已知

的平分线交

,且

,则
的面积为________.
15.在
中,角
的对边分别为
,且

的面积为
,则
的值为________.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则
的面积为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
是直角
斜边
上一点,

(1)若
,求角
的大小;
(2)若
,且

的长.
18.
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
(1)求角

(2)若
的周长为
,外接圆半径为
,求
的面积.
19.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无论是大山深处还是广袤平原,处处都能见到5G基站的身影.如图,某同学在一条水平公路上观测对面山项上的一座5G基站AB,已知基站高
,该同学眼高1.5m(眼睛到地面的距离),该同学在初始位置C处(眼睛所在位置)测得基站底部B的仰角为37°,测得基站顶端A的仰角为45°.
参考数据:



.
(1)求出山高BE(结果保留整数);
(2)如图,当该同学面向基站AB前行时(保持在同一铅垂面内),记该同学所在位置M处(眼睛所在位置)到基站AB所在直线的距离
,且记在M处观测基站底部B的仰角为
,观测基站顶端A的仰角为
.试问当
多大时,观测基站的视角
最大?
20.在锐角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已知
.
(Ⅰ)求证

(Ⅱ)求
的取值范围.
21.在
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判断
的形状.
(2)若
,求
的取值范围.
22.已知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是


,且

(1)求证:

(2)若

,点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
,当线段
的长度取得最小值时,求
的面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在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所以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已知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而求出三角形
的面积

3.【答案】
C
【解析】【解答】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
B
【解析】【解答】由



利用余弦定理得:







由题意,因为

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
.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公式可求得角

结合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求得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出

再利用余玄定理可求得

进而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得R的值。
5.【答案】
A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易知,在△ABC中,AB=20,∠CAB=30°,∠ACB=45°,
根据正弦定理得


解得BC=10
(海里).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像确定、的值,进而可得到的值,根据正弦定理可得到BC的值。
6.【答案】
C
【解析】【解答】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又
为三角形内角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余弦定理变形,从而求出角A的值。
7.【答案】
B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
.
因为
,所以
.
所以
,即
.
整理得
,解得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可把原式化简为

进而得出

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的值。
8.【答案】
B
【解析】【解答】由题意,在
中,若

因为
,可得



时,可得
,则

可得

因为
,所以
,所以


时,可得
,则

可得

其中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又由


所以
,即

综上可得,
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在
中,若
,再利用三角形中角A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角A的值,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从而结合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结合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
为正弦型函数,再利用换元法将正弦型函数转化为正弦函数,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图像求出正弦型函数的值域,进而求出
的取值范围

二、多选题
9.【答案】
B,C
【解析】【解答】对于A中:由
,所以
,即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确定的值,故只有一解;
对于B中:因为
,且
,所以角
有两解;
对于C中:因为
,且
,所以角
有两解;
对于D中:因为
,且
,所以角
仅有一解.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和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定方法,逐项判定,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10.【答案】
A,B,D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

所以
,故A正确;
因为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因为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故B正确;
因为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故C错误;
,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余弦定理,结合题意,可求得
的值,根据
,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可求得
的值,利用正弦定理及面积公式,可求得b的值及
的面积,即可得答案.
11.【答案】
B,C
【解析】【解答】由正弦定理知
,所以外接圆半径是2,A不符合题意;
由正弦定理及
可得,
,即
,由
,知
,B符合题意;
因为
,所以C为钝角,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C符合题意;

,显然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由正弦定理即可求出外接圆的半径由此判断出选项A错误;由正弦定理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即可计算出角A的大小由此得出选项B正确;由余弦定理求出角的余弦值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C为钝角由此判断出选项C正确;由特殊值举例法即可判断出选项D错误;由此得到答案。
12.【答案】
A,C,D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可设:
(其中
),解得:
所以
,所以A符合题意;
由上可知:
边最大,所以三角形中
角最大,

,所以
角为锐角,所以B不符合题意;
由上可知:
边最小,所以三角形中
角最小,


所以
,所以
由三角形中C角最大且C角为锐角可得:

所以
,所以C符合题意;
由正弦定理得:
,又
所以
,解得:
,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由已知可设
,求得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A符合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三角形中的最大C角为锐角,可得B不符合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可得:
,即可判断C符合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即可判断D符合题意;问题得解.
三、填空题
13.【答案】
【解析】【解答】由题意,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所以

则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题意由余弦定理代入数值计算出AB的值,再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式代入数值计算出

再由正弦定理计算出结果即可。
14.【答案】
【解析】【解答】因为
平分
,所以


,则


因为
,设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即


中,
,所以

可得
,解得: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设
,则

,然后结合余弦定理列方程解之即可解得

由余弦定理可求得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15.【答案】
【解析】【解答】由正弦定理,原等式可化为
,进一步化为
,则
,即
.在三角形中
.由面积公式
,可知
,由余弦定理
,代入可得
.故本题应填

【分析】由正弦定理和三角函数公式化简已知式子可得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
16.【答案】
6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


中,

所以
,在
中,


,所以

所以
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6.
【分析】由可求得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利用正弦定理求得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答案。
四、解答题
17.【答案】
(1)解:在
中,由正弦定理得:

由题意得:






(2)解:
,∴在
中,



中,由余弦定理得:
【解析】【分析】(1)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求
?值,结合

?可求
,进而可求
角?的值;
(2)由题意可求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

?的值,然后在
?中,由余弦定理可求得值。
18.【答案】
(1)解:由
得,

所以



因为

所以
.
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
(2)解:因为
的外接圆半径为

所以

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所以
的面积
【解析】【分析】(1)由正弦定理和三角恒等变换求得
的值,即可得出A的值;
(2)根据正弦定理求得a的值,再利用周长公式和余弦定理求得bc的值,即可求出的面积。
19.【答案】
(1)解:由题知


中,由正弦定理得
,即

所以

中,
,即

所以

所以山高
m
(2)解:由题知

,则

中,

中,
由题知
,则
?
当且仅当

m时,
取得最大值,即视角最大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把条件抽象到三角形中,用正弦定理直接求出山高BE;
(2)由两角和差正切公式和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可得观测站视角
?最大值。
20.【答案】
解:(Ⅰ)由正弦定理可知:



由正弦定理可知:
,所以

(Ⅱ)由(Ⅰ)可知:
,所以有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
,因为
是锐角三角形,所以有:


因为
,所以
,因此

所以
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进行证明即可;
(2)根据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结合二倍角的余弦公式,配方法进行求解即可。
21.【答案】
(1)解:∵







,∴
,∴

为直角三角形
(2)解:∵






综上所述,
【解析】【分析】(1)首先由正弦定理结合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整理化简即可得出

进而求出角B的值由此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即可。
(2)首先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整理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再由正弦函数的性质以及IAO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

即。
22.【答案】
(1)证明:∵

,∴

由正弦定理得
,∵

代入得,
,即
,∵


为三角形的内角,


(2)解:因为
,所以

.由题意,得
,点
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

,∴




中点,连结

则当点

上时,
取得最小值,此时
.设
,则



中,

的面积

∴当
取得最小值
时,
的面积为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从而结合三角形中角的取值范围,从而证出

(2)
因为

结合(1)中

所以求出角A的值,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从而求出角C的值,再利用数量积为0两向量垂直,从而得出

再利用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90度,从而推出点
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
,∴

,设

中点,连结
,则当点

上时,
取得最小值,此时
,设
,则


,再利用诱导公式结合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的定义,再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从而求出当
取得最小值
时对应的三角形
的面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