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理综生物预测卷二(全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故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洋葱表皮细胞中一般以染色质状态存在
1.D 解析:二倍体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A项错;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也有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B项错;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的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如果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那是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C项错;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洋葱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以染色质状态存在,更有利于基因的表达,染色体状态是高度螺旋化的状态,不利于基因的表达,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都是以染色质形式存在,D项正确.
2.2010年7月,第18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维也纳举行。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
的是 ( )
A.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艾滋病疫苗研制困难的原因是其遗传物质DNA变异类型很多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
D.艾滋病的病原体HIV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原核生物
2.C 解析: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当然也不是原核生物,引起的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不是自身免疫病;Hl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DNA;由于HlV侵染人体的免疫细胞,使人丧失免疲能力,病人对各种疾病抵抗能力极低,所以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3.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开幕,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我国掀起了新的一轮全民运动热潮。下列体育运动中包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中血糖消耗.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加
B.血液中对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起到缓冲作用的物质是Na2CO3
C.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听到枪声立即冲出起点,该调节属于神经涠节
D.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时,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但血液中乳酸的含量也会增加
3.B 解析:运动中血糖消耗,人体升高血糖的机制被激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类物质,升高血糖;听到枪声起地是条件反射,属于神经调节;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但无氧呼吸也存在,血液中乳酸含量会有所增加,但血液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与乳酸反应的缓冲物质是NaHCO3等,而不是Na2 CO3.
4.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
4.B 解析:题图中上半部分表示突触小体,下半部分表示突触后膜。突触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由此排除A、C两项。该神经递质可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即该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的膜内电位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即起极化),就是说,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突触膜电位分布内负外正的状态加强,故B项正确。
5.2010年8月,第2l届世界抗癌大会在深圳召开,会议重点关注癌症的预防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等问题。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B.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C.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细胞核体积增大、水分减少、代谢旺盛等特点
D.由于癌细胞是无限增殖的细胞,每个细胞的核DNA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
5.B 解析: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在正常细胞中就存在这两类基因,并有一定正常功能,而不是正常基因突变而来,A项错;癌细胞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B项正确;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代谢旺盛、形态改变呈球形、表面变化容易转移扩散等特征,但细胞核体积变大、水分减少是衰老细胞的特征,C项错;癌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但仍是处于间期的细胞多,分裂间期的Gl期及末期的一些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
6.分子发动机,又名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如RNA聚合酶、肌球蛋白等,它能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从而使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分子马达”运动所需的能量由ATP提供
B.RNA聚合酶是沿RNA模板移动的“分子马达”
C.分子马达”的基本组成单位中可能含多个氨基
D.细胞内“分子马达”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6.B解析:“分子马达”是一种蛋白质,其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氨基,R基中也可以含有氨基,故一个氨基酸分子中有可能含有多个氨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故“分子马达”的运动消耗的能量由ATP提供;RNA聚合酶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新的RNA分子的,故RNA聚合酶是沿DNA模板移动的“分子马达”,B项错。
29.(9分)洋葱作为蔬菜已有5 000余年的历史,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欧美国家、古阿拉伯国家曾誉之为“蔬菜皇后”“圣物”等。瑞士甚至设立了“玉葱节”“洋葱艺术节”。中学生物学中,洋葱则是一种观察细胞分裂的良好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洋葱鳞茎和洋葱幼苗形成的根进行分裂指数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分裂指数=观察视野中分裂期细胞的平均数/总细胞平均数×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该研究拟定课题名称 。
(2)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该实验的记录和统计。
(3)通过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① ;
② 。
(4)将常温下培养洋葱的装置移到冰箱的恒温室(4℃)内再培养一段时间,后移回常温下培养,观察其根尖细胞,发现某些细胞染色体加倍,原因是 。
29.解析:(1)拟定该实验的研究课题,首先应分析实验材料确定实验变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取材时间、不同的生根材料(鳞茎生根、幼苗生根),因变量是分裂指数,确定课题时应能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合理即可。(2)设计实验记录要注意方便实用,要有不同时间、不同组别的记录空格,还要能体现数据的初步统计,如记录平均值、分裂指数的空格等。(3)分析曲线,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涵义,即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出实验结论。图1、图2的共同点:上午11时,分裂指数最高。不同点:l l时,幼苗根尖细胞分裂指数更高。(4)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共9分)(1)洋蒽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日周期性的研究(或不同取材时间对洋葱根尖分裂指数影响的研究、不同洋葱根尖材料对分裂指数影响的研究)(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分)
(2)(表格共3分,表格基本正确得1分,有重复次数得1分,有平均值得1分)
时间 分裂期的细胞数 分裂组织的细胞数 分裂指数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8
9
10
…
18
(3)①洋葱根尖取材的最佳时刻(分裂指数最高时刻)是上午11时(1分)
⑦在最佳时刻,洋葱幼苗根尖的分裂指效比鳞茎根尖高(1分)
(4)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2分)
30.(9分)2010年8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美国一项耗资数亿美元“人工光合 作用”的环保新能源研究今年启动。“人工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换为氢气、甲醇或乙醇等化学燃料直接用在汽车等燃烧液态燃料的机械中,有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以下是某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将8株各有20个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盆栽天竺葵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1)序号I、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课题是 ,其自变量是 。该实验课题下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的含义是 。
(2)2、4、6、8实验中,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
(3)若突然将第3组中的光照强度改为3组中的光照强度改为3000Lx(其他条件不变),则该植物叶绿体中ATP的含量变化是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 。
(4)该植物在30℃、l 000 lx情况下,光合作用每小时实际消耗的CO2量为 单位。
30.解析:(1)比较l、3、5、7实验组合,唯一不同的因素是温度,而引起变化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所以该实验组合下的实验课题是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此时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破的前后变化,说明在该时间段内植物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量,即净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2)2、4、6、8实验中,光照为0,只有呼吸作用产生ATP,故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拉体。(3)光照增强,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增多,五碳化合物来源增加,含量上升。(4)12小时内光合作用实际消耗的二氧化碳=净先合+呼吸释放,即:(5.0一1.9)+(5.9—5.0)=4单位,则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为:4÷12=1/3(0.33)单位。
答案:(共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的影响 温度 净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氯化碳量(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的差值)(2分)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不全不给分)
(3)增多 增多
(4)1/3(或0.33)(2分)
31.(8分)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并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包括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通过 (填功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如果“百草园”中有动植物死亡,其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是否会在园中堆积 。请说明理由: 。
(3)请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交流的一个例子: 。
(4)下图为“百草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漉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则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 ,③的能来量值总是少于②的能量值,原因是 。
31.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注意不要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些仅 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把生态系统联系成一个整体的是其功能,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由于分解者的作用,动植物遗体不会在百草原内堆积。(3)百草园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例子很多,如 鸣蝉长吟、蟋蟀弹琴等向同种异性个体传递求偶信息等。(4)图中①代表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⑦代表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则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②/①)×100%,③表示三级消费者的同化量,③比②少,即能量流动逐渐递减特点的体现,②中的能量一部分被次级消费者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流向分解者,③仅占②的一部分。
答案:(共8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不完整不给分)(1分)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1分)
(2)否(1分) 分解者会分解枯枝落叶和动物尸体(答案合理即可)(1分)
(3)鸣蝉长吟、蟋蟀弹琴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
(4)(②/①)×100%(1分) ②中的能量一部分被次级消费者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流向分解者,③仅占②的一部分(2分)
32.(13分)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A、al、a2、a。A基因对a1-、a2、a为显性.al基因对a2,、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A、a1、a2、a分别决定家兔皮毛颜色为黑色、灰色、黄色、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
(2)若一只黑雄兔和一只黄色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黑色:灰色=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 。
(3)已知猩红眼和亮红眼为家兔眼色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长耳和短耳为家兔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雌雄家兔交配,得到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猩红长耳 亮红长耳 猩红短耳 亮红短耳
雄兔 3/l 6 l/16 3/16 l/l 6
雌兔 O O 6/16 2/l 6
如果让F1-中表现型为猩红短耳的雌雄家兔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亮红长耳家兔的概率是 ,F2中猩红眼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
(4)某公司欲把(3)中F1猩红眼家兔培养成宠物兔,如何从F1中选育出纯种猩红眼兔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培育过程,并简要说明。
32.解析:(1)每个个体只能具有复等位基因A、a1、a2、a中的两个,所以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AA、Aal、Aa2、Aa、a1 a1、a1 a2、al a、a2a2、a2 a、aa共10种。(2)黑兔基因型为A ,黄兔基因型为a2 ,子代黑色:灰色=1:1,灰色基因只能来自黑兔,即黑兔为Aal,而黄兔的基因在子代中没有表现,黄兔的基因型为a2a2或a2a。(3)统计F1的表现型,猩红:亮红=3:1,雌雄中表现机会相等,则该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且猩红为显性,雄性中长耳:短耳=1:1,雌性中只有短耳,在雌雄中表现机会不等,说明为伴X遗传,且短耳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中猩红短耳家兔的基因型为A XBX ,A XBY,计算子代亮红长耳家兔(aaXbY)的概率宜两对性状分别计算: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判断出。猩红F1家兔中1/3为AA,2/3为Aa,短耳雌性为1/2XBXB,1/2XBXb,则F2亮红眼的概率为2/3×2/3×1/4=1/9,F2长耳的概率为1/4×1/2=1/8,则F2中亮红眼长耳的概率为1/9×1/8=1/72。仅讨论眼色的遗传,F2中的基因为4/9AA,4/9Aa,1/9aa,则F2中猩红眼的概率为4/9+1/2×4/9=2/3。(4)因兔子可以生存很多年,所以培育纯种猩红眼兔只需要鉴定出Fl中的纯种兔即可;让Fl中猩红眼兔与异性亮红眼兔杂交,子代中若只有猩红眼兔,则说明F1中该猩红眼兔是纯合子。遗传图解见答案。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10
(2)Aal和a2a2或a2a
(3)1/72 2/3(66.7%)
(4)(共5分,遗传图解4分,说明1分)
取F1中猩红眼兔与异性亮红眼兔杂交,如子代都是猩红眼,则F1中的猩红眼兔为纯种,如果有分离现象说明是杂种。
39.【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自古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酿制葡萄酒的有关问题。
(1)葡萄可以用来制备葡萄酒和葡萄醋,用于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 ,酿制的过程应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用于酿制葡萄醋的微生物主要是 ,酿制葡萄醋的过程应将温度控制在 。
(2)传统葡萄洒发酵技术所使用的微生物的来源是 。其进行酒精发酵的化学反应式是 。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 。
(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 施是 ,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5)酿制葡萄醋的微生物是 (填“好氧”“厌氧”或“兼性厌氧”)细菌,在缺少糖源时.它将乙醇变为, ,进而再变为 。
39.解析:用于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酿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在18~25℃,酿制葡萄醋要用醋酸菌,温度控制在30~35℃,传统酿制葡萄酒所用的微生物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茵,其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C6 H12 062C2 H50H+2C02+能量。由于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得葡萄酒往往呈现红色,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醋酸菌是好氧茵,在糖源不足时会把发酵液中的乙醇变为乙醛进而再转变成醋酸。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5分)
(1)酵母菌18~25℃ 醋酸菌30~35℃ (2)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2分) C6 H12 062C2 H50H+2C02+能量 (3)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2分) (4)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2分) (5)好氧 乙醛 醋酸
40.【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正当中国各界激烈争论转基因水稻安全问题之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一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摘自20l0年4月<新世纪>周刊)
“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 ↓ GATCC一.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 GATC—)。
(1)图中a、b所示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请再写出一种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 。
(2)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 。图中c称作 ,它的构成除了复制原点、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等。
(3)据图分析,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 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 作为标记基因。
(4)过程d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5)过程e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和
。
(6)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 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
40.解析:(1)图中a、b表示从生物体内获取mRNA,经过反转录过程获取相应的目的基因,该过程称为反转录法,另外还有从基因文库中直接获取、人工化学合成等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2)基因工程四步曲是: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c称作基因表达载体或重组质粒,其构成必须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3)题中提供了两种限制酶,如果用酶I切割目的基因,不能在两端获得黏性末端,无法与质粒结合,而用酶Ⅱ切割可在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中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据题图看出,目的基因插入了质 粒的基因Ⅱ的中间,基因Ⅱ结构破坏,功能丧失,所以作为标记基因的只能是基因I。(4)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等。(5)把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关键步骤是在植物激素的诱导下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6)能够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基因进行重新设计的技术是蛋白质工程技术。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5分)(1)反转录法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或直接获取或依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DNA序列后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或重组质粒,重组DNA分子)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2分)
(3)限制酶Ⅱ 基因I
(4)花粉管通道法(或农杆菌转化法,或基因枪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