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理综生物预测卷七(全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高考理综生物预测卷七(全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1-05 15: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理综生物预测卷七(全解析)
一、选择题
l.人体内的某种有机化合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对该种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A.与细胞膜的组成无关
B.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不是构成核酸的成分
D.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
1.D解析:该化合物可能是糖类或脂肪,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含有糖类;糖类和脂肪都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能;五碳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脂肪可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2.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温度和pH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酶失去活性
C.不是所有的酶都是分泌蛋白
D.增加酶的浓度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加
2.C解析:因为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温度过低导致酶的活性受抑制而不是失活;增加酶的浓度会缩短反应时间,但生成物的量不会增加;有的酶是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有的酶不是分泌蛋白,如化学本质是RNA的酶,再如呼吸酶等。
3.如图为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
B.该图表示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C.基因B(或b)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非姐妹染色单体问的互换
D.若基因b是由B突变产生的.则产生的新性状当代就会表现出来
3.C解析:题图表示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不知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分布情况,所以该种生物的基因型有多种可能;若基因b是由B突变产生的,则产生的新性状当代不会表现,必须通过自交到下一代bb纯合后相关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下列有关育种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单倍体育种
B.应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
C.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F1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 后代
4.A解析:A项中,若要“改良”此品种使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需要水稻品种含有的抗性基因并通过重组加倍才能得到纯合子,而该“水稻品种”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因此本身是不含有抗病基因的,所以A项正确;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为DDddTTtt(四倍体),DDddTTtt(四倍体)和原品种(DdTt)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为不可育。所以D项错误。
5.2010年我国不少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是
A.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B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清除病毒
D.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
5.A解析: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抗体与该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被吞噬细胞清除;记忆细胞不会产生抗体,在相应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以B、C、D三项错误。
6.如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种群个体数量最大的点是d
B.图中b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2年后开始的
D.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个 体数量保持在d点以上
6.D解析: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保持在环境最大容纳量的一半以上(K/2),即b点以上。
29.(10分)某同学运用下图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
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l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 。
(2)装置1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x表示 ;
装置2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 。
(3)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装置2 中酵母菌l h时的呼吸类型为 ,3h后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为 。
(4)当实验进行到2 h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是无氧呼吸的 倍。
(5)实验结束后,向装有酵母菌的培养液中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
29.解析:因装置1中产生的CO2被NaOH吸收,装置内气压无变化,故该气体不会导致着色液的移动;又因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02,所以装置1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x表示酵母茵有氧呼吸消耗的02的体积。据表中数据分析,0~1 h这段时间内,装置2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02的量与释放的C02的量相等,着色液不移动;1.5~2.5 h这段时间内,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其呼吸产生的C02的量大于消耗的02的量,因此这段时间内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02与消耗的02的体积之差;3~4 h这段时间,酵母茵只进行无氧呼吸,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该段时间内无氧呼吸产生的C02的量。综上,装置2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酵母茵细胞呼吸产生的C02与消耗的02的体积之差。当实验进行到2 h时,酵母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的02的体积=产生的C02的体积=30,因而通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30÷6=5;无氧呼吸产生的C02的体积即为酵母菌产生 的C02与消耗的02的体积之差6,因而通过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6÷2=3;则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是无氧呼吸的5/3倍。
答案:(共10分)(1)吸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02(2分)
(2)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02的体积(1分) 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02与消耗的02的体积之差(1分)
(3)只进行有氧呼吸(1分) 只进行无氧呼吸(1分)
(4)5/3(2分)
(5)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2分)
30.(10分)下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请回答:
(1)控制酶2和酶3合成的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引起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导致白化病。但是,如果控制酶l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化,却不会引起白化病,原因是 。
(2)生物的一切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人的肤色这种性状就是一些基因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程的。
(3)已知编码酶1、酶2、酶3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出现白化病的概率为 。
(4)已知一个年轻女性的弟弟患有此病,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为了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医生建议该女性对胎儿作出产前诊断,方法是从母体的羊水中获得从胎儿身上脱落的细胞,并对胎儿的细胞进行检查,可判断出后代是否会患这种遗传病,可供选择的措施有 。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性别检测
C.基因检测 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5)从优生学的角度分析-为了预防白化病等隐性遗传病的发生,最有效的措施是 ,原因是 。
30.解析:因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而酪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因此酶1合成与否与白化病的产生无关。而酶2和酶3缺少任何一种,都会导致白化病的产生,编码酶2和酶3的基因分别是B、C,只有B、C同时存在,才不会得白化病。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中只有B C 的个体才正常,该种个体出现的概率为9/16,则子代出现白化病的概率为1—9/16=7/16。
答案:(共10分)(1)酪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还可从食物中直接获取(2分)
(2)酶的合成(2分)
(3)7/16(2分)
(4)C(2分)
(5)禁止近亲结婚(1分) 近亲结婚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概率大大增加(1分)
31.(9分)某些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一旦用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导致植物死亡。据此原理,有些植物的生长调节剂可当做除草剂使用。2,4一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它在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如果把浓度升高到500~1 000 mg/L,就可使一些双子叶植物叶片卷缩,茎部肿胀,叶片逐渐发黄,最后死亡。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常常把它作为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同时还可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如图是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其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 。
(2)图中X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农作物和杂草的作用结果分别是 (填“促进"或“抑制”)。因此在施用时应把浓衰控制在 范围内。最佳使用浓度对应上图中的 。
(3)近几年春未复初,媒体经常会出现报道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
①若某农民使用的是生长调节剂类除草剂且不是假货,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 。
②该生产厂家的技术员准备在一块实验田中通过实验证实该除草剂不是假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把某块实验刚分成甲、乙、丙三块。
b.在甲块实验团中喷洒清水(或不作处理)作为对照,乙块实验田喷洒按使用说明配制的除草剂,丙块实验田喷洒按该农民的方法配制(高浓度)的除草剂。
c.定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假如导致作物绝产不是该除草剂的问题,请把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甲 乙 丙
单子叶农作物 正常生长
双子叶杂草 正常生长
31.解析: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如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的敏感度高。据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上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双子叶植物杂草。当生长素的浓度大于C小于G时,对于双子叶杂草来说,已经起抑制作用,对单子叶农作物来说,仍在促进生长的范围内。而促进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F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农民在使用该种除草剂时,可能因知识的缺乏,看不懂使用说明,以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从而导致作物绝产。
答案:(每空1分,共9分)(1)乙
(2)促进、促进C~G F
(3)①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甲 乙 丙
单子叶农作物 正常生长 长势好于甲(或正常) 不正常(或死亡)
双子叶杂草 正常生长 死亡 死亡
32.(10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去掉图中的箭头①,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B与C的关系为 ,C占有的营养级是 。若因某种原因使物种C灭亡,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2)若该图表示碳循环.则B的作用是 ,表示呼吸作用的数字标号有 。在碳循环的过程中 ,会导致 。
(3)若用该图表示能量流动,则①表示的能量来源是 。
32.解析:本题通过模式图命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解题的关键是清楚图中字母在各种情况下的含义。(1)若去掉图中的箭头①,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A表示第一营养级,C表示最高营养级,因此具有4条食物链;(2)若该图表示碳循环的话,则图中的A代表生产者,B代表分解者,C代表大气中的C02库,D代表消费者。(3)若用该图表示能量流动,则①表示的能量输入,来自太阳光能,②⑥⑤表示能量的散失。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4 捕食和竞争 第二、三、四营养级降低
(2)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防止遗体和动物排泄物堆积而使生态系统崩溃(2分) ②⑤⑥(⑤也可不答)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温室效应
(3)太阳光能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列是用花粉培养植株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的种类及浓度配比。
(2)花粉植株的培养(如月季花药培养)包括材料的选取、材料的}肖毒、接种和培养等过程。材料的选取可先对花粉粒运用 进行染色,然后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3)花粉的形成经历了四分体时期、 和 等阶段。该“四分体”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不同,是指由一个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连在一起的4个 细胞。月季花药培养时的花粉粒最好是 。
(4)从小孢子母细胞到形成精子,经历的分裂方式是 ,若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的一个花粉粒中的一个营养核的基因型是AB,则同时产生的两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5)材料消毒主要有以下几步:
①将花蕾在酒精中浸泡约30 s ②放入氯化汞液中2~4min③无菌水清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干花蕾表面的水分 ④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正确的顺序是 。
(6)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MS培养基和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
(7)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花药的离体培养技术就是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该技术首先把花药培养成一个单倍体植株,即 植株,因其高度不育,所以再利用 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这样就获得了纯合的植株。
39.解析: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过程中的“四分体”是指由一个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连在一起的4个单倍体细胞(4个小孢子),而减数分裂中的“四分体”是指联会状态下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因为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所以叫做“四分体”。精子和营养细胞都是由单核期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因此两者的基因型是相同的。
答案:(每空1分,共15分)(1)胚状体 愈伤组织 激素
(2)醋酸洋红法或焙花青一铬矾法
(3)单核期 双核期 单倍体 单核靠边期
(4)先减数分裂后有丝分裂 AB、AB
(5)①③②④
(6)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
(7)花粉秋水仙素
40.【生物一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15分)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兔子 的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1)克隆大熊猫过程中应使用的技术手段有 。
(2)克隆大熊猫与克隆羊在受体细胞选择上的不同点是 。
(3)实验中选取的兔子的卵细胞实际是处于 期的卵母细胞。
(4)科学家们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核放入兔子的去核卵母细胞之中,成功发育成了囊胚,标志着异种核质相容的问题得到解决,异种克隆大熊猫迈过了第一道“坎"。但异种克隆选择一种合适的“代孕母体"至关重要.那么在选择“代孕母体"时应该考虑到的因
素有 (答两项即可得满分)。在胚胎移植前,还要用激素对“代孕母体”作 处理。
(5)假如有一天成功克隆出大熊猫的话,克隆出来的个体在性状表现上一定与供核大熊猫完全相同吗 ,为什么 。
(6)假如用胚胎分割移植的方式来克隆大熊猫的话,依据的原理是 ,胚胎分割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40.解析:克隆羊的过程中所用的供体细胞、受体去核卵细胞以及代孕母是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而克隆大熊猫所用的受体去核卵细胞是兔子的,为异种生物的细胞。因兔子是哺乳动物,进入输卵管内等待的是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生物的性状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克隆大熊猫时的重组细胞,其细胞的遗传物质来自兔子的卵细胞,因此克隆出来的个体在某些性状上不一定与供核大熊猫完全相同。
答案:(15分)(1)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2分)
(2)克隆大熊猫选取的是异种生物的细胞(或克隆羊选取的是同种生物的细胞)(2分)
(3)MⅡ(或MⅡ中)(1分)
(4)动物供、受体的生理变化相同;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供体胚胎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等(其他合理说法也可)(2分) 同期发情(2分)
(5)不完全相同(1分) 因为生物的有些性状还受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的控制(1分)
(6)细胞的全能性(2分) 切割囊胚阶段的胚胎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