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理综生物预测卷三(全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高考理综生物预测卷三(全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1-05 15: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理综生物预测卷三(全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1.B 解析:A项错误,人体不同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B项正确,由于唾液腺细胞与胰腺细胞都能合成分泌较多的分泌蛋白,与其功能相适应,它们所含的高尔基体较多;C项错误,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D项错误,光合作用在类囊体膜上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
2.某小组以新鲜的肝脏为材料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与未经处理的猪肝研磨液相比,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A.高温使酶结构破坏而失活 B.低温对酶的活性没有任何影响
C.高温处理升高反应的活化能 D.冷藏处理改变了酶的最适温度
2.A 解析:猪肝研磨液含大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从而使酶变性失活,而且这种变性是不可恢复的。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温度适宜时,酶的活性可恢复。
3.2010年8月中旬媒体报道南亚出现了一种“超级细菌”,能够合成一种特殊蛋白质,以水解抗生素,几乎使所有的抗生素对它都束手无策。推测这种“超级细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这类细菌细胞中
A.基因的碱基组成 B.基因的碱基序列
C.蛋白质的含量 D.mRNA的含量
3.B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如果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DNA的碱基序列。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C.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光合速率是45 mgC02/lOO cm2叶·小时
D.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固定的CO2量是15 mgCO2/100 cm2叶·小时
4.D 解析:A项正确,因为A植物在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低于B植物,A植物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低于B植物;B项正确,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C项正确,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0+ 15=45(mgC02/100 cm2叶·小时);D项错误,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总光合速率=11+5.5=16.5(mgC02/100 cm2叶·小时)。
5.下列据图所作出的说明错误的是
A.图1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
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C.图3说明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载体协助
5.D 解析:A项正确,图1所示物质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受载体数目的限制,有饱和现象;B项正确,细胞外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液浓度,随时间的推移,细胞内液的浓度还在逐步增加,故说明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进入高浓度一侧,所以此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项正确,图3中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D项错误,氧气浓度影响植物呼吸作用,从而影响ATP的产生,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受氧气浓度的影响,因而说明吸收钾离子需要耗能;氧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需要载体协助。
6.仅考虑男子的26对等位基因,在无交叉互换时.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223
B.某男子经减数分裂最多可以产生226种不同的精子
C.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细胞的全套染色体中有23条通过儿子传给孙女
6.C解析:A项错误,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精子,并且是两两相同的,所以产生2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是100%;B项错误,26对等位基因分布在23对同源染色体上,无交叉互换时最多可以产生223种不同的精子;C项正确,人属于二倍体,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精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父亲传给儿子的染色体为22+ Y,儿子传给孙女的常染色体条数为22条,来自父亲的O~22条,而Y染色体不传给孙女,故男性体内的全套染色体中有o~22条通过儿子传给孙女。
29.(10分)某种深海乌贼视觉仅能侦测紫外光,且其视神经受到光的激发后产生动作电 位。请回答问题。
(1)视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 ,此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 。
(2)若将这种乌贼的眼球及其视神经取出,将视神经细胞置于正常海水中,可测得静 息电位。给予适宜的光照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即动作电位。若将视神经细胞置于低Na+海水中,如前述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则与正常海水相比,静息电位值 ,动作电位峰值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 膜内。
(3)若将这种乌贼的眼球及其视神经取出,并于黑暗中,把少量放射性钾离子注入视神 经细胞内,然后置于正常海水中进行实验。照光后,发现正常海水出现放射性物质。其中主要原因是视神经兴奋后, 。
29.解析:(1)神经细胞受到刺激,膜通透性发生改变,Na十通透性增高,由于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Na+大量内流,膜两侧的静息电位急剧减小,直至形成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阻止Na+继续内流。(2)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电位的大小与细胞膜内外K+的浓度差有关;动作电位是由于Na十内流形成的,膜外Na+浓度越高,内流速度越快,动作电位的峰值越大。降低溶液中的Na十浓度,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峰值下降。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仍维持膜外Na十浓度高于膜内,正常海水和低Na+海水的区别在于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3)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离子基础。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增大(1分) 内正外负(1分)
(2)不变 降低 高于
(3)再形成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
30.(9分)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和发芽,促进茎和叶片生长,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等生理作用。请回答问题。
(1)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 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
①上述实验的结论是 。
②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 。为什么 。
(2)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 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和 。
(3)有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赤霉素能解除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现提供能产生红光和远红光的光源,足够的莴苣种子,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暗箱等材料用具。请设计实验验证赤霉素能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
实验步骤:
A.在暗箱中,应选择 光源照射莴苣种子。
B.将照射过的种子在暗箱中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一组不作处理,另一组用 进行处理。
C.继续置暗箱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若 ,说明赤霉素能解除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莴 苣种子的萌发率。
30.解析:(1)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的实验,没有证明植物能产生赤霉素,故本实验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只能说明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疯长,欲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还需补充实验。(2)因为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为验证赤霉素能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赤霉素是自变量,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为因变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用赤霉素处理,赤霉素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所以用赤霉素处理的实验组的萌发率应显著大于不处理的对照组。
答案:(每空1分,共9分)(1)①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疯长 ②不能 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物也能产生赤霉素
(2)分裂间 DNA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A.远红光 B.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的一组种子萌发率显著大于不处理的一组
3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 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常采用 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 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收集瓶中加入70%的酒精的用途是 。
(3)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下图: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期的原因可能是 。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 。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上图可推测,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 。
31.解析:(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调查土壤小动物时不宜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2)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 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收集瓶中,达到采集的目的。酒精能杀死并固定小动物。(3)联系生活中7月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小动物繁殖的条件回答。(4)土壤小动物大多以土壤中的碎屑为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从图上分析,植被4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明显低,说明这种植被的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低。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1)取样器取样
(2)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2分) 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3)降雨充足,气温较高,土壤中有机质较丰富,动物可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回答合理即可)(2分)
(4)分解者 植被4
32.(12分)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 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进行杂交实验:
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皆表现为黑鲤;
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约为15: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鲤鱼体色中的 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
② ;
③ 。
预期结果

(4)一条雌性鲤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该异型个体与双亲及其他个体的眼型均不 同,假如已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 。
(5)如果已确定该异型眼鲤鱼为杂合子,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获得该性状纯种品系的培育方案。(只有大致的设计思路即可) 。
32.解析:(1)黑鲤和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故黑色为显性。(2)F1 杂合子自交,F2的性状比为1 5:1,故由两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测交法是自由组合定律间接验证方法。(4)通过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5)已知雌鱼Ee及野生型雄鱼ee,杂交可获得雌、雄鱼(Ee),雌雄鱼再相交可得EE、Ee、ee,通过测交选取纯种EE即可。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黑色
(2)2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3)②F1与隐性亲本(红鲤)杂交(2分)
③观察后代性状表现,统计其性状分离比例
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3:1(2分)
(4)基因突变
(5)让该鱼与正常鱼杂交获得F1;让F1中的异型眼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通过测交选出F2中的纯合雌、雄个体保留为亲本。(3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5分)
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为许多学生将来就业奠定了知识基础 和能力基础。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中的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灭菌、干热灭菌和 灭菌。
(2)在果醋、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 ;在制作果醋过程中,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 。
(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 。如果红色区带 ,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4)进行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实验操作步骤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 、接种、培养、移栽、栽培。花药离体培养时,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花粉能提高诱导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5)橘皮精油的提取之所以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是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 和有效成分 等问题。
39.解析:(1)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有:灼烧灭菌(对象:接种环、接种针等;要求:酒精灯火焰充分燃烧层灼烧;结果:彻底灭菌);干热灭菌(适用对象:玻璃器皿(如吸管、培养皿等)和金属器皿;要求:160~170℃加热1~2 h,注意问题: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高压蒸汽灭菌(要求:压力在100 kPa,温度为121℃条件下,灭菌15~30 min。)。(2)果醋的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代谢,醋酸据是异养需氧型生物;泡菜的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茵的代谢,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纤维素和果胶是组成水果的重要物质。这两种物质的存在使制作果汁时存在的问题是榨取的 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而用果胶酶处理使细胞壁分解后,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3)取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其放入盛有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pH为7.0),透析的目的就是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 在蛋白质分离过程中,仔细观察红色区带在洗脱过程中的移动情况。如果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缓慢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4)在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实验操作的步骤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常用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一铬矾法)。分别将花粉细胞核柒成红色和蓝黑色;通过观察细胞核的数目及位置确定是否处于适宜发育期。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生长素浓度<细胞分裂素浓度时,有利于芽的形成;当生长素浓度>细胞分裂素浓度时,有利于根的形成。所以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5)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时,水中蒸馏的局限性是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5分)(1)灼烧 高压蒸汽
(2)果醋用果胶酶处理
(3)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
(2分) 均匀一致的移动
(4)外植体消毒 醋酸洋红法(2分) 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2分)
(5)焦糊 水解
40.【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就 可以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自蛋白。大致过程如下:
(1)要实现②超数排卵,应在性成熟雌牛发情周期的某一阶段用 处理.然后在恰当时期进行 收集卵子。通过①采集的精子不能直接使成熟的卵子受精,原因是 。
(2)过程④需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注入受精卵的雄原核内,在显微镜下判断是否完 成受精作用的标志是 。
(3)要使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在奶牛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要 包括目的基因、 、 、标记基因等部分。
(4)在⑤之前要检测早期胚胎细胞是否已经导入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宜采用 技术。⑤要选择“雌性奶牛胚胎”的原因是 。
(5)若要一次获得多只完全相同的转基因牛,⑤应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将 均等分割。胚胎分割移植后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 (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
40.解析:(1)考查人工受精的基础知识。(2)当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是判断精子和卵细胞是否受精的标志。
(3)考查基因工程技术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4)检测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真核生物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检测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先将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组提取出来,把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作标记做成探针,使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就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雌牛才能分泌乳汁。(5)胚胎分割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洪15分)(1)促性腺激素 冲卵 精子没有获能(2分)
(2)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2分)
(3)启动子 终止子
(4)DNA分子杂交(2分) 雌性转基因牛进入泌乳期后,可以从其乳汁中获得人的血清白蛋白(2分)
(5)内细胞团 相同 它们来自同一个受精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