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跳 绳-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跳 绳-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8 07:1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跳 绳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教材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正确理解“借一当十”,并会计算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瞧,这儿有3个同学在进行跳绳比赛呢!(出示教材第78页情境图课件)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小红跳了40下。
小亮跳了28下。
小东跳了32下。
小红跳得最多,小亮跳得最少。
……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跳绳中会碰到什么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课
1.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问题1:小红比小亮多跳了多少下?
(1)明确: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求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应该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0-28。
(2)计算40-28。
(方法一)用数的组成计算。
(方法二)利用计数器计算。
个位上0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拨去1个珠子,个位上拨上10个珠子,拨走8个珠子,个位上还剩2个珠子。十位上原来有4个珠子,被借走1个之后还剩3个,再拨走2个珠子之后,十位上还剩下1个珠子,与个位上的2个珠子合起来是12,所以40-28=12。(计数器示意图参考教材)
(方法三)列竖式计算。
像上一节课那样列竖式计算,个位上0减8不够减向十位借1,这样就成了10减8得2,十位上借走1再减2得1,所以是12,所以40-28=12。
问题2:小亮比小东少跳了多少下?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作答情况。
组织交流。
32-28=4(下)
答:小亮比小东少跳了4下。
问题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教材第78页习题课件)
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这三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练习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小结:被减数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然后再减。
2.三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问题:100-48=?(出示教材第78页“试一试”)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重点说一说十位不够减时向百位借1。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79~80页“练一练”第1~5题。
第1题:27 17 25 45(竖式略)
第2题:50-29=21(元)
第3题:47 82
第4题:得数是44的:4+40 50-6 72-28
得数是16的:34-18 63-47
得数是40的:69-29 23+17
得数是19的:56-37 74-55
第5题:74 50 8 63 15 64 44 55 61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跳 绳
(1)40-28=12(下)
答:小红比小亮多跳12下。
(2)32-28=4(下)
答:小亮比小东少跳4下。
(3)
教学反思
1.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2.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巧学易记
整数减法有规律,相同数位要对齐。
大减小时落下差,小减大时去借位。
借一来十加后减,加减结果落原位,
连续借位要心细,借走剩几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