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蝌蚪的成长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
322-198= 614-579=
400-67= 300-26=
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与三位数减法(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新课
1.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53页情景图及表格。
问题1: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东池塘原有蝌蚪412只,其中89只变成了青蛙。要求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就是求412比89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12-89。
(2)怎样计算412-89呢?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方法一)算的时候可以用画图法,先用412减去80得332,再减去9,最后还剩323,即412-89=323。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计算412-89,先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12,然后从个位上减去9,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十,这样十位上现在成了0;个位上的数相减得3,还有3个珠子;十位上的0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当十,这样百位上还剩3个珠子;十位上就是10减8得2,所以结果是323。
(方法三)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减。个位上2减9不够减,向十位借1,在本位上加十后再减,2+10=12,12-9=3,在差的个位上写3;十位上退1剩0,0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1,在本位上加10后再减,0+10=10,10-8=2,在差的十位上写2;百位上退1剩3,在差的百位上写3。
(3)总结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在本位上加10后再减,在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减去退位的“1”。
问题2: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说一说怎样列式,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用减法计算,列式为514-126。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514-126的方法,重点说清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个位上4减6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这样14-6=8;十位上的1被借走后是0,0减2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当10,这样10-2=8;百位上的5被借走1还剩4,再减1等于3,所以是388。
问题3:他们做得对吗?和同伴说一说。(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两题)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
第一道题错在没有把相同数位对齐,应该是先把个位上的6和1、十位上的2和4对齐后再减,正确的结果应该是485。
第二道题错在计算十位上的数时,忘记减去个位借走的“1”了,所以正确的结果应该是304。
2.被减数的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问题:开联欢会买了300个气球,吹好了76个,没有吹好的还有多少个?(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说一说怎样列式,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00个气球已经吹好了76个,求没吹好的气球个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00-76。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300-76,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个位上0减6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也是0,向百位借1。百位上的1退到了十位上就变成了10个十,从十位上再退1到个位,十位还剩下9个十,退的1到个位上变成了10个一。个位上10减去6得4,十位上9减去7得2,百位上退1后剩2,所以300-76=224。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54~55页“练一练”第2、3、6、8题。
第2题:215-78=137(页)
第3题:89 65 193 671 竖式略
第6题:200-178=22(元)
第8题:(1)剧场座位够坐。
(2)203+278=481(名)
(3)500-481=19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反思
1.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笔算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一次退位减法和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三位数的减法。
2.注重算理的讲解。学生尝试计算完后,让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并指定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竖式,说明自己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从前一位退“1”的过程,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之前退的“1”,又加又减,在计算上的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加减号的来历
运算符号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年前),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埃及、希腊和印度等文明古国一样,都没有加法符号,只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带分数写法中仍可以看到这种遗迹。
到公元3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但仍没有加法符号。公元6世纪,印度出现了用单词的缩写作运算符号。其中减法是在减数上画一点表示。
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表示减。
“+”“-”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分别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